李清洁
还得从我听过的一节公开课《安塞腰鼓》说起:课堂从视频欣赏开始,随着充满民族风情的鼓声停止,讲课的教师要求学生们用简洁的语言先表述了观后感。此后,课堂就围绕着教师的要求展开:找出最能体现安塞腰鼓特点的语句或语段,并加以品读。学生找、说、评、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朗读、品析贯穿了整节课。
评课时,大家对这节课提出了如下意见:
意见一: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除朗读外,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挖掘。比如:整散句的运用,层次结构的匠心……只局限于读与评,对初二学生来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够。
意见二: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读过之后,教师没有正面指导,也没有指出问题所在。
意见三:气氛调动不够。学生们之间缺乏激情洋溢的交流,似乎缺少了对文章的深层次探讨。
这次评课活动,引发我如下思考:
一、如何定位一节课的教学
一节课只是面向学生终身学习这一漫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点,一节课之所以那样教而不这样教,应有来自课前、课后的依据。一节课上得再精致,也只是体现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并不能说明授课的实际效果。长期以来,教师缺乏整体考虑,面面俱到,每课都做微而全的麻雀式解剖,结果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
新课程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师被赋予了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力,可以选内容,取舍教材,甚至自编教材。评价的标准也来自《课程标准》,而不再是课本。站在这个角度上,如果评课者只囿于一篇课文知识的落实,只盯住一篇文章教深教透的渴望,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课群”意识,就是将每一节课融入一个过程之中,服务于学生的最终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单节的公开课可能渐渐失去其作为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功能,而成为展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形式。
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集中表现在“以师定教”还是“以学定教”两种策略上。叶圣陶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教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那么评课者再给一节课定位时,最好把主要的目光投放在学生身上。
二、如何看待教师的课堂指导
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困惑: 七年级的课堂热火朝天,八年级的课堂就显得彬彬有礼,到了九年级就成了哑口无言了。许多童年期学习顺利的学生到了少年期却变得愚笨、无能和满不在乎了,学习反而成为一种苦恼和沉重的劳役。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头脑正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但是,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教师们不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而是使出浑身解数,在教学之初就尽可能地把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并且提前教给学生技巧与方法,使学生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了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教是为了不教。离开老师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总会觉得茫然、无所适从。
教师精当的点拨往往能啟迪智慧,达到拨开迷雾见青天之效。但指导贵在适时适地适人,贵在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否则就可能束缚学生。许多教师在课前就提出要求,讲方法,从而造成创造性的缺失。新课程重视学生经验,强调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经验的建构过程,学生经验的积累还包括拥有失误的机会,只给学生一条教师铺就的坦途,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学生终究被隔离于复杂的生活之外,造成对生活和社会的不适应。评课者的疑问完全是来自于“教课本”的想法,不是从学生的长远需求与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这并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的大脑是车间,对所接触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加工与再创造,如果让其变成仓库,那学生的思维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指导,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去做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体会到发现的快乐,增强自豪感。
三、如何看待课堂气氛
教师们上公开课,都不愿意讲第一课时。因为第一课时往往是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等常规内容的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容易拓展,课堂气氛会显得沉闷,而听课者也会觉得枯燥。评课栏里就会多一条: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实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求知兴趣和欲望浓厚,接受能力显著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是激活课堂气氛不是为了图表面的热闹,而是要激发学生之兴趣,激活其思维,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自己燃烧起来,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用自己饱满的情绪影响、带动整个课堂。其次,教师不要过于在乎讲了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表现、交流、合作。课堂上出现的不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饱满热情。
课堂需要热烈,需要激情澎湃,也需要冷静与睿智的思索。有时课堂并不热烈,甚至有被教师所忽略的角落,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安静的思维跟进者,他们用另一种形式实现着教师的设想。一节课也许并不完美,而一旦将它置于“课群”之中,就能建构一个完美的学习过程。面对新课改对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呼唤,教师更应当作冷静的思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不再是“技艺展示”,更多的是“风格追求”,是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充满成长的希望,让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