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萍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有其备课的特殊性,除了要备文本教案,还要准备随堂实验甚至演示课件,所以要提倡关涉小学科学备课的模式化,另外在科学习惯的养成和科学评价的方式上新教师也要及时吸纳老教师系统的模式化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水平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小学科学;模式化;资源共享
所谓“模式化”也就是按照事物的标准样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
小学科学教师的备课要比其他学科用时更长,因为它不仅备教材、备学生,还要课前准备实验材料、预做实验,遇有疑难自己和同伴都无法解释还要上网查询,为形象化教学或解释那些无法直接探究的内容还需要制作课件辅助教学,从这一角度说把外显的与科学相关的资料进行积累、梳理和保存就成了小学科学模式化教学的前提要求,这一要求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细致构思的教案精心保留
科学教案是科学教师教学思路的文本表现形式,它包括了科学教师在细致分析了教材后提炼出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课前准备以及实施教学的整个流程,辅以课后对实践教学的反思就会让后来的任教者更全面地借鉴经验、屏弃不足,若在此基础上能创生出超越第一版设计的新流程,那么原有教案的“跳板”价值就显现出来了。这样做的前提是第一版设计的教案是精心设计的详案,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是贴近本校学生实际、结合本校所能提供材料的最优组合。相反,敷衍塞责的教案起不到启迪他人的“跳板”作用,不能充作模式化教学中教案的样板来留存。
二、对自制的实验材料专心保管
从自然课过渡到科学课,实验活动内容也有了很大不同。现在更加生活化的实验使许多学校的仪器室没有相应的材料可供学生实验,这就需要在第一轮备课中科学骨干教师不要松懈,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中设置实验的意图,或组织学生或自己收集实验所需材料,在总结课前预做实验得失的基础上来组织课上的演示或分组实验。而从材料收集、组装到预做实验出现的得失教师都要做出详细的记录,课后再把实验材料收回专门橱柜留存。这样,一课的实验活动记录连同留存的材料就成了下一届学生学习本课时可以拿来即用的教具或学具,大大节省了教师课前考虑和准备实验材料的时间。平时我很注重实验材料的自制和整理回收,仪器室没有的教具就自己做,上课用完再放到专用自制教具橱柜中。
三、对随堂的课件用心保存
如果说实验材料是学生亲历科学过程所需的硬件,那随堂课件就是教师设计的配合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探究或在学生无法亲历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探究活动的软件。这些课件能通过形象的视频、图片和提示性的语言让孩子们形象地获取科学知识。由于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教学流程,而教学课件又必须顺应教学流程的发展,因此从教案设计到课件的制作应体现一体化,做到配合默契、相得益彰。那种到快上课时才到网上匆匆查找的做法并不可取,不足之处首先表现在查找上的费时,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使找到了有时并不顺应你的教学流程,还需依照流程调整出现顺序或增删相关内容。如此一来对课件的再加工也增加了备课用时。在小学科学模式化教学中随堂课件也要和教案设计一样,经过第一轮的设计、应用、反思和修改后妥善留存,只不过留存地点不同,课件要集中在电脑的一个特定文件夹中,如果能将教案设计文本整理成电子文档与相应课件打包保存则更便于科学教师的借鉴提高。
小学科学的模式化教学除了表现在科学教师将教案、材料和课件等资源共享之外,还应把这一便捷模式扩大到科学课的如下其它方面:
1、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模式化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科学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这些习惯包括: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参与积极;边观察边记录;一人发言众人倾听;统一用科学记录本记录发现、总结所学;维持课外继续探索的浓厚兴趣等等。这里的模式化表现为学生的科学学习习惯,是需要经过科学教师反复强化、引导才能达到的结果。一经形成课堂秩序井然、成效良好。
2、师生、生生科学评价的模式化
要全面了解每一名学生,教师自学期初就要建立一个评价模式,学期中学生的表现就按这个模式进行。我在评价表中常设以下几项内容:材料准备、问题回答、小组合作、纪律保持、科学记录本、作业本评价,此外还有科学小制作、科学小论文的加分。依照这个评价模式我鼓励并实施学生的自我评价,四人小组轮流担任小组长,依据评价表的前四项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和小组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通过检查材料准备、问题回答、纪律保持等情况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通过评价后四项内容结合学生自评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多侧面。这样模式化的评价不惟分数论,看到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更为客观公正。
实施小学科学模式化教学,单就一位科学教师个体而言,他所准备的教案、材料、课件、评价表和促进学生养成的科学教学常规等,在重复性的教学中肯定会帮助他减少很多重复性劳动,这样教师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优化教学,实现课前简洁、课上高效的意图。从科学教师的角度看,实施模式化教学的本意是充分挖掘科学教师个体教学的经验并及时总结留存,经过一轮的积累,通过学科内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课前减少重复劳动、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模式化不应被定义为科学教师单向的模式化,只有掌握了模式化资源的教师和形成模式化习惯的学生发生了课堂上的良性互动,科学教学才真正可以说走上了简洁、高效的正途。从辨证的角度分析也须懂得模式化不是固定化,不是技术冻结,随着科学教师在科学课模式化教学中对教与学认识的加深,常会在借鉴别人的经验时生发出自己新的经验,做出发展与创新。所以对模式化资源的删改、补充是完全必要的。每一次对成系统的模式化留存资料哪怕是最细枝末节的完善都是对科学教学一点一滴的积累,体现着科学教学一点一滴的进步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