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
【摘要】虚荣的资本主义社会造就虚荣的人物,也捉弄虚荣人物的命运,制造虚荣的悲剧。
【关键词】“虚荣”的法国社会;“虚荣”的玛蒂尔德;“虚荣”的路瓦栽先生;“虚荣”的佛来思节夫人;“虚荣”的拉晚儿破马车。
《项链》这篇佳作,以构思精巧,讽刺深刻,布局严密,心理描写细腻见长,引来许多文人赞赏分析。本人在阅读有关资料基础上,反复研读课文,揣摩主题,分析人物形象,认为全篇深刻渗透着“虚荣”二字,无论是当时的写作时代背景,还是文中出现的各个人物。现将自己的片面之见整理为五点,与大家商榷。
一、“虚荣”的法国社会
环境造就一切。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是一个金钱至上、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贵族阶层弥漫着奢侈、浮华、庸俗享乐的风气,正是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利用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想跻身于上流社会,获取自己需要的地位、权力和财产,过上纸醉金迷的豪华生活。作者把追求腐朽堕落、贪图享受的社会共性凝聚在玛蒂尔德身上,来揭露罪恶颓靡的社会,从而让人们认清,在私有制社会里,金钱是犯罪的渊薮,是一切悲剧的罪魁祸首,主人公的不幸,就是由当时肮脏虚荣的社会造成。
二、“虚荣”的玛蒂尔德
玛蒂尔德慕虚荣、贪富贵,梦想过安逸舒适的上层社会生活,但现实生活环境令她非常苦恼,没有嫁资,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只好嫁给银行小职员,整天闷闷不乐,想入非非。一次偶然机会使她的虚荣心得到最大满足,在舞会上大出风头,引人瞩目,结果乐极生悲,丢失了借来的项链,命运一下子发生急剧变化,她开始“一下子显出一种英雄本色。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过上了只有穷人才懂得的艰难生活,用十年青春做代价,偿还债务,最后得知为的是一串假项链时,令她吃惊不小,让读者唏嘘不已猝不及防,这正是对玛蒂尔德的虚荣进行了一次沉重打击和对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力嘲讽。但她的性格始终未变,独处时还津津有味地回忆舞会上光彩照人的情景。“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对自己的行为一点都不后悔,“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可见资产阶级的虚荣对她的侵蚀已经是根深蒂固无可挽回了。
三、“虚荣”的路瓦栽先生
路瓦栽先生在满足他夫人虚荣心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从他设法搞到一张请柬来看,他在极力巴结讨好上司,以便步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玛蒂尔德很不情愿去,他尽力解释“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弄到手,在舞会上能看见所有官员。”然后拿出自己积蓄给他妻子做了件长衣裙,妻子又恼怒没有首饰时他出主意向佛莱思节夫人去借,为以后失项链埋下祸根,如果他当时努力劝说妻子不要过分追求衣着打扮,更不要借项链,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再看,丢失项链后,如果向朋友及时说明情况,即使赔偿也不会太多,可路瓦栽夫妇怕以实情相告,遭人家责怪,碍于情面暗中筹款,买来了新项链,自己却跌进了苦难的深渊。“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帐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字谅一页的书稿。”同时,路瓦栽对他妻子的行为自始至终没有抱怨过一句,一直默默支持着自己的妻子。可见:她妻子的遭遇与他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他和他妻子的性格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不过作者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幕后绿叶式人物来写罢了。
四、“虚荣”的佛莱思节夫人
徳佛来思节夫人高贵富有,属于贵族阶层。当玛蒂尔没有首饰装饰时,她丈夫建议去向佛莱思节夫人借一挂项链,佛莱思节夫人爽快答应,把一挂精美钻石项链借给了玛蒂尔德,玛徳蒂尔在舞会上非常成功,可在回来的路上,把它弄丢了,无奈之下买了一挂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佛莱思节夫人。为了这挂徳项链,玛蒂尔债台高筑,用了十年时间才把这些高利贷还清。一次徳
偶然机会,玛蒂尔又见到了佛莱思节夫人。佛莱思节夫人高贵漂亮,而玛蒂尔德衰老得连她的朋友都认不出了。她向佛莱思节夫人说明自己衰老的原因,竟然是那挂项链。佛莱思节夫人告诉她那挂项链是假的,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像佛莱思节夫人这样有钱,怎么可能佩戴不值钱的假项链呢?再细细一想,假项链和真项链在颜色和做工上都极为相似,戴上它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照样可以珠光宝气,出入上流社会,没有人会来检验它的真假,只不过用它来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罢了。可见,虚荣心不只是平民阶层的人有,连高贵优雅的富人也有。不同的是假项链成了美化阔太太的身份象征,而成了穷人的灾难深渊。
五、“虚荣”的拉晚儿破马车
课文中的拉晚儿破马车,与玛蒂尔德性格一样有其共性。它自惭形秽,白天不敢出来,只有在晚上沿河边招徕生意,即使出来,与当时繁华兴盛的社会格格不入,王公贵族不会去乘坐,只有穷人偶尔光顾,所以有人说:破马车就是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就是破马车。它的出场,作者是做了精心安排的。玛蒂尔德离开舞会时,她丈夫怕她受凉给她披上一件家常衣服,她怕其她贵妇人看见自己的寒酸相就惊慌失措地赶快逃走,“她们在失望中顺着塞纳河走去,冷得发抖,终于在河岸上找着一辆拉晚儿的破马车。”破马车的登台亮相,更说明崇尚虚荣的社会风气已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更何况当玛蒂尔德发现项链丢失后,估计就落在这辆破马车上,回来再找永远都未找到,看来不会有“拾金不昧”者出现了。
由以上所见,“虚荣心”已经给当时社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腐蚀人们的灵魂,影响人们的言行,捉弄“虚荣”人的命运,自食者自食其果,是一切社会悲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