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9·7”地震中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及体会

2013-04-29 01:02梁秀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药械卫生防疫灾区

梁秀敏

[摘要]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9月11日,县城又下了暴雨,灾区卫生防疫形势严峻。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成立卫生防疫指挥部,组织专家制定地震灾区疾病防控工作方案,整合相关资源和力量,开展了较全面的现场卫生防疫工作,经过2个月的努力,灾后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积累了防疫工作经验。

[关键词] 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9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6-165-03

2012年9月7日11:19,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12:16又发生5.6级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地震震中在狭窄的峡谷地带洛泽河镇。两次地震叠加造成通讯时断时续,道路损毁严重,房屋、畜圈倒塌、损坏数万间。据民政部发布的灾情,截至9月9日10时统计,地震共造成81人死亡(其中彝良县79人、昭通市昭阳区2人)、821人受伤、70多万人受灾。9月11日凌晨,县城降下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点暴雨,平均降雨量153 mm,导致自来水中断,备用水源破坏,县人民医院和多个灾民集中安置点被淹,县城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中断。面对灾后复杂多变的形势,卫生防病工作成为灾后紧急救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四集团军防化团,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7个军、地单位488名防疫人员,9月7日先后赶赴县城,集结后马不停蹄前往角奎镇、洛泽河镇、海子乡、荞山乡4个重灾区,在云南省彝良县“9·7”地震卫生防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了较全面的现场卫生防疫工作。经过2个月的努力,灾后防病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显著: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灾后未发生传染病死人。现将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县情

彝良县属昭通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3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全县辖角奎、牛街、洛泽河3个镇和海子乡、荞山乡、龙安乡、两河乡、钟鸣乡、小草坝乡、龙海乡、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12个乡,下设137个村(居)委会,2939个村(居)民小组。

1.2 地震情况

本次地震震中洛泽河镇距昭通市33 km,距彝良县城15 km,距大关县城30 km。地震灾区人口密度205人/km2,是云南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倍[1]。其特点是:(1)地震灾情严重,受灾范围广,人员伤亡大,持续时间长(地震、洪灾、泥石流“四次叠加”)。(2)重灾区(洛泽河镇、角奎镇、荞山乡、海子乡)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交通设施、居住环境和卫生设施破坏严重。(3)地震当时虽是秋季,但气温高、湿度大、雨水多、蚊蝇多,病原微生物繁殖快,导致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风险较大。(4)4个重灾乡镇疫情报告网络和泠链系统破坏,灾区防病形势非常严峻。

2 灾后防病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整合资源,统一指挥,依法规范、有效有序开展灾后防病工作

迅速建立应急卫生防疫组织体系,是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功经验之一[2]。为整合资源、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现场灾后防病工作,9月9日成立了由国家及省、市、县联合组成的彝良“9.7”地震灾后防病指挥部。指挥部组织国家及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制定了《云南彝良“9·7”地震灾区疾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488名防疫队员按照网格化、驻点负责分别进驻角奎、洛泽河、海子、荞山4个重灾乡镇52个行政村,并在洛泽河镇设立了一个工作分站;确定工作重点在集中安置点,把政府的要求、灾区群众的需求作为自己的责任,变成自己的行动,着力强化责任、抓落实,把灾后防病措施落到实处,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开展灾后防病工作。

2.2 关口前移,加强监测[3-4],密切关注灾区疫情

按照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在灾区建立了97个监测点(23个医疗机构、52个行政村、22个安置点),形成疾病监测网络,开展传染病早期症状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截至11月7日,共监测就诊人数229 623人,其中符合症状监测定义的2835例,为发热伴呼吸系统症状(普通感冒)、腹泻(水泻)、犬伤人等,无发热伴皮疹、急性黄疸、脑炎或脑膜炎、其他发热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报告。经核实,报告病例均为散在分布,无聚集性,并逐渐减少。

2.3 及时启动灾区预防接种工作

经国家、省、市联合卫生防疫专家组反复论证,彝良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9月24日,灾区在角奎镇、洛泽河镇、荞山乡和海子乡等乡镇全面启动灾后疫苗接种工作,遵循“免费、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为8月龄到14岁的儿童进行麻腮风疫苗和灭活甲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截至10月26日,累计接种灭活甲肝疫苗50 763人次,累计接种麻腮风疫苗51 853人次,有效控制了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和甲肝等肠道传染病。

2.4 规范开展环境消毒杀虫工作

按照《云南彝良“9·7”地震灾区疾病防控工作方案》中的“灾区集中安置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方案”和“灾区集中安置点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方案”要求,规范开展环境消毒杀虫工作。截至11月7日,灾后卫生防疫队累计出动19 205人次,累计出动车辆2171车次,累计消毒厕所164 141座次,累计消毒垃圾34 469堆次,累计环境消毒7 124 479 m2,累计消毒水源点107 010个,累计消杀集中就餐点4198个,累计杀虫喷洒房间(帐篷)287 094个,累计消杀畜间144 049间。

2.5 确保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

严格按“灾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应急监测方案”和“灾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要求加强食品监管和饮用水消毒、检测,确保灾区无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1)水样检测:截至11月7日,实验室共检测水样525份,合格212份,合格率为40.4%。其中检测县城自来水厂覆盖区域内水样210份(合格123份,合格率为58.6%),检测安置点水样94份(合格23份,合格率为24.5%),检测学校水样183份(合格58份,合格率为31.7%),检测其他分散式供水水样38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21.1%)。(2)食品卫生监管: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贮存、运输和分发进行卫生监管;严禁发放和食用生霉、腐败、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胀、漏气与严重锈蚀的定型包装食品和“三无”食品;灾区集中安置点及学校就餐严禁食用凉菜,且就餐餐具必须进行消毒。

2.6 健康教育

通过电视、电台、板报、画上墙、入户、标语悬挂、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对灾区居民开展灾后防病知识宣传,发放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控知识等宣传材料306 251份。

2.7 关注灾后防病工作动态

密切关注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动态,监测工作进展,推进卫生防病工作,定期汇报工作动态,定期对需要改进的工作进行研讨。

3 灾后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

地震发生以来,彝良县传染病疫情态势平稳,角奎镇、洛泽河镇、海子乡、荞山乡4个重灾乡镇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012年9月7日~11月7日,彝良县疫情报告网共报告传染病288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288例传染病中肺结核114例、乙肝108例、梅毒34例、流腮7例、丙肝5例、乙脑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4例、甲肝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例、副伤寒2例、痢疾1例、戊肝1例、百日咳1例、淋病1例,较上年同期(296例)相比下降2.7%。随着灾区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病工作的不断深入,传染病早期症状监测网报告发热伴呼吸系统症状、腹泻等呈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

4 体会

历时2个月的卫生防疫工作,不仅实现了预期目标,还积累了防疫经验,体会如下。

4.1 良好的组织与协调,是依法、有序高效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保障

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任务较重,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地域广、环节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灾区的具体情况分析,成立由国家、省、市、县联合的彝良“9·7”地震灾后防病指挥部,确定灾后防病工作重点内容和重点区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将17个军、地防疫部门488名防疫人员按网格化、驻点负责分别进驻4个重灾乡镇52个行政村。驻点队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卫生院、村卫生所、村委及灾民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出色地完成了灾后防病工作任务。

4.2 建立灾后疾病监测系统,是灾后防病工作的关键

按照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驻点卫生防疫单位或人员与灾区卫生院、村卫生所及村委和灾区居民密切配合,建立灾后疾病监测系统,开展传染病早期症状监测,实行灾区疫情专报制度和零报制度,组织开展灾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饮用水、食品进行监测,对垃圾、粪便、死亡患者、畜禽尸体进行消毒处理,开展传染性疾病风险评估工作。9月19日~9月29日在有免疫空白的柳溪乡免费组织开展2月龄~14周岁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及8月龄~14周岁儿童麻腮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9月24日~10月26日在重灾区免费组织开展8月龄~14周岁儿童甲肝灭活疫苗及麻腮风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4.3 定时召开例会分析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是灾后防病工作的基石

在抗震救灾中,除按网格化、驻点负责分别进驻4个重灾乡镇52个行政村外,彝良“9·7”地震灾后防病指挥部还下设:综合信息组、监测防病组、免疫规划组、公共卫生组、实验检测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洛泽河卫生防疫工作站8个组,各组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并于每日18:00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情况。指挥部根据汇报情况、监测数据召开分析商议会,研判疫情态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分析报告,报送相关部门。

4.4 重视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卫生防疫人员发现有的志愿者、灾区居民被流浪犬咬伤,犬咬受伤不仅给他们带来身心疼痛与折磨,同时也使他们面临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不利于灾区社会稳定。我们的经验是:依据线索迅速开展人畜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犬只下落,迅速动员接送犬伤人员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费进行伤口处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注射。

4.5 重视卫生防病知识宣教,营造全社会参与的灾后防病氛围

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大家都参与。因此,我们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对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交给群众,增强了灾民的参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心身承受能力。使90%以上的灾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少懂得了:不乱吐痰,不乱丢垃圾,不随地拉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不吃变质食品、蔬菜,不吃病死动物;防止蚊虫叮咬,居住环境要通风、保暖;发现有人不舒服立即向医生或安置点负责人报告等。

4.6 加强卫生防疫药品的科管理与使用,是防止蚊蝇耐药和降低安全风险的保障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消、杀、灭药品品种多、使用广、用量大,有的消、杀、灭药品易燃易爆,遇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直接威胁着灾区居民和卫生防疫队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在消、杀、灭工作未开展前,组建公共卫生组,负责以下工作:(1)及时清理现有消杀药械的贮备情况,根据受灾情况估计所需消杀药械短缺量;(2)统一管理现有贮备的和救灾期间接收到的所有消杀药械;(3)对所有消杀药械进行分类、登记、造册;(4)对参加抗震救灾的所有卫生防疫队员、乡村干部及村民进行消杀药械的贮备、运输、分发、配制、使用范围及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5)在严格区分疫区和灾区的前提下,根据灾区房屋倒塌情况、安置点人数、厕所、垃圾、污水沟(坑)、挖掘及掩埋尸体现场以及蚊蝇、鼠密度等分发消杀药械;(6)每日将消杀药械贮备量、下发量、使用量及消杀面积汇总上报指挥部。通过以上措施,不仅降低了消、杀、灭药品在管理、使用中的安全风险,还为灾区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防疫队伍。

4.7 相关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足,制约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

在传染病控制和卫生应急中,以下几方面的物资装备非常重要:(1)卫生防病队员需要个人防护用品、野外生存装备及清理尸体的专用卫生防护装备[5];(2)需要大量适用的消、杀、灭药械;(3)需要饮用水、食物快速检测设备和饮用水净化消毒设备。就彝良“9·7”地震卫生应急而言,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人员外,几乎一无所有。如果没有国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十四集团军防化团提供装备和药械,灾后卫生防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协调政府安排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专项经费和紧急补助经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6],储备消杀灭药械、快速检测设备、试剂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保障卫生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董子凡.云南彝良:小震级为何大伤害[J].中国减灾,2012(10):36-37.

[2] 王丽芸,初建宇.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卫生防疫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469-4471.

[3] 高东旗.灾害医学救援中的传染病监控[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9):61-63.

[4] 颜丹,潘英,王永发.破坏性地震后震区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35(3):321-322.

[5] 王军浩,秦宏伟,张进宝.特大自然灾害后如何做好卫生防疫工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61-62.

[6] 肖俊华,马涛,侯云先.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10):69-71.

(收稿日期:2013-02-20)

猜你喜欢
药械卫生防疫灾区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坚韧前行路自宽——记烟台计生药械有限公司
坚韧前行路自宽——记烟台计生药械有限公司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药械采购的“浙江之路”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有关医院药械科规范管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