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3-04-29 22:15梁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药学教学改革

梁颖

[摘要] 针对我校药物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药物化学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在教法上以学生为主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药学;药物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9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6-136-02

药物化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学习世界医药发展历史上的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各种化学药品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临床用途、体内代谢、合成路线等方面的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医药这一特殊商品的起源、特性、功能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学生在掌握各种药物临床应用的同时,对这一特殊商品的发明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创造的热情,推动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1]。当代世界,医药业发展迅速,而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来自世界医药界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既有世界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带来的巨大压力,又有基础化学合成技术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缺失,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基础知识过硬,合成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能力的科技工作者。因此,医药高等院校药物化学课程的设置、教育目标的调整就显得尤其重要[2-3]。

1 以教材为基础,总结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1.1 建立药物化学完整的知识体系

药化教学内容繁杂、结构、化学名难于记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先对教材进行总体认识,在概括说明各种主要医药的临床作用基础上,适当介绍这种药物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让学生对这门教材有整体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各章的学习时,我们按照各类药物的发展史、结构、合成过程、化学名、理化性质、临床用途和构效关系的顺序逐一讲解,并适时总结这类药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关系,让学生多方位进行记忆[4]。比如,在学习磺胺类抗菌药物时,先介绍磺胺类药物是早于抗生素被发现的,但是,随着抗生素获得诺贝尔奖并被临床广泛应用,使人们一度觉得,只有抗生素是抗菌药,但当抗生素在临床上耐药性被发现后,人们重新认识到磺胺类抗菌药的重要并掀起磺胺类药物研发的热潮,先后合成了大量的磺胺类化合物,从中筛选出几十种药物,至今,磺胺异噁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琥磺噻唑等仍然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其结构特点是都有对氨基苯磺酰胺这个药效团,只是取代基不同,决定了其不同药效和化学性质。其作用机制是由于这类药和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代谢物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近,当磺胺类药物拮抗对氨基苯甲酸掺入到生物大分子中时,使得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而产生抗菌作用。经过老师系统的讲解,学生对磺胺类药物理解更全面,记忆也变得容易,学生经过分析、推理、比较、归纳的过程,必可巩固记忆,学以致用。

1.2 建立大药学知识体系

药物化学是以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为基础,以化学分析、波谱检测为手段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同时与药理学、药剂学的内容又密不可分[5]。在药物化学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各个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物制剂学、药物分析检测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掌握药学各个学科的内容。在讲药物临床应用内容时,就应该联系药理学内容。不仅把药理书做为参考书,还和教授药理的老师共同探讨每一个药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方面的问题,避免由于教材不同,讲授教师不同给学生带来知识体系的混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2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并用,抽象与形象记忆并举

2.1 药物结构的讲授方法

药物化学对药物结构的分析和讲解是授课的重点与难点,语言组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我们采用多媒体授课,课件播放速度快,学生的记忆、记录跟不上,这时就应该适当板书。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药物的结构,指出药效团和取代基,阐述不同的取代基对于药物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用途的影响,这样才会为后续讲授做好铺垫,使学生对药物结构的记忆变得容易。

2.2 药物构效关系的讲授方法

药物的构效关系是同类药物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是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涉及对药效基团和取代基团的生理活性的总结和记忆,单纯的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的反应往往跟不上。在老师对药物构效关系详细讲解之后,再加上适当提问,促使学生更深入思考,给学生回忆、记忆的时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3 药物临床用途的讲授方法

药物临床用途属于药理学重点讲授的内容,但讲授药物化学课必然对药物临床用途进行必要讲解。针对药理课着重讲授药物临床用途和作用机制的特点,药化课在讲解药物临床用途时,适当在课件中插入一些医疗画面,使授课内容更加形象和具体。比如,在讲解抗生素临床用途时,插入注射前试敏的画面,讲授抗生素耐药性时插入患者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后引起霉菌生长的画面,使学生对抗生素的应用以及禁忌,有明确的认识。

3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上好药化实验课

药化实验课是对药物化学所讲授概念、理论、合成方法进行验证的一门课程,也是锻炼学生手脑结合的过程。上好药化实验课,才能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药物合成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上好药化实验课为当今医药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须。

3.1 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与工作习惯的培养

刚开始药物化学实验课的大学生,觉得处处新奇,与课堂教学紧张有序的学习环境不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嬉笑、大声说话,20人的实验课,就容易变得嘈杂,也容易发生事故。上课伊始,强调药物化学实验课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药物合成过程的深入认识,同时,也是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过程,安静的实验,悄声的讨论是文明的习惯,是科研人员必备的品质。细心地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化药危险品正规操作,是大学生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事情。通过老师强调,学生的实验课堂变得安静,杜绝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在实验的同时,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更加细致,师生、学生之间对实验现象的探讨也更加深入。

3.2 根据教材内容,安排药物合成实验

药化实验课我们安排了苯佐卡因全合成实验,使学生对于氧化、酯化、还原反应有全面的理解,对于实验中的误操作也有了深刻体会。之后又安排了阿司匹林合成实验,这一次不仅对合成实验操作有明确要求,即得到目标化合物,还要通过测试熔点,对所合成化合物的质量进行评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安排,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合成的基本操作,还对药物合成操作的精细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的训练。

3.3 实验室废物废水的处理

学生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实验室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许多污染,对环境的损害会日益加深。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采用微型实验以减少废水的污染,循环冷却水采用小流量控制实验室污水的流量。对于实验室废渣,集中收集、处理,减少公害。对于可回收的溶剂,实行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得到很大减轻。在实验中还告诉学生,为了他们对于药物合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我们开展药物合成实验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造成威胁,希望他们珍惜实验机会,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验精髓,未来工作过程中,也应该尽量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3.4 安排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以药学系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利用假期休息时间,让学生参与老师药物研发工作中的部分工作,培养学生资料查找、归纳总结、行业动态分析、合成实践、结果分析等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4 适应国际化新形势,致力于学生创新思维养成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的科技事业被展示在国际舞台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国家医药科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乎国家社稷重中之重[6-7]。我们在课堂和科研实践中引导学生创造知识财富,为自己在科技领域,开辟新的天地,改变一切靠国家安排的传统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就业对学生的压力得以减轻,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曦亮,刘嵩,胡霞敏.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体系建构及教学创新性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92-1793.

[2] 韩建军,宁娜,张家俊.高职药剂专业《化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56-57.

[3] 刘列,杨汉武,刘金亮.依托科研优势搞好研究生特色实验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109-111.

[4] 郑云枫.《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74-76.

[5] 郭平,田联进.加强高校高教机构建设助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9):94-98.

[6] 杨文斌.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评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12(5):76-80.

[7]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65-70.

(收稿日期:2013-02-26)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药学教学改革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翻转课堂在大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