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

2013-04-29 21:58:25郭中然毕建平刘晓兰尤书才徐振兰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

郭中然 毕建平 刘晓兰 尤书才 徐振兰

【摘要】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幼教干部和农村幼儿园教师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存在职后培训不足,培训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要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应采取合适的培训形式,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应强调“四级两线”的紧密配合,发挥师范院校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教师应加强学习和反思。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6-0028-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与城市幼儿园教师相比,整体素质有较大差距。农村幼教师资队伍薄弱,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面临较多困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河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毕业生,这类人数不足三分之一;二是中小学转岗教师,这其中有很多教师仍沿用中小学的教学思路,对《教育规划纲要》的相关精神缺乏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三是临时聘用的教师,这部分人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毕业,未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可以说,河北省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幼教干部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与访谈,分析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国培”计划的实施以及为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收集数据及资料。

根据以往相关调查和前期访谈编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市、唐山市、保定市、张家口市、邯郸市等地部分农村幼儿园的600名教师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36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

1.最喜欢的培训方式

调查得知,31.69%的教师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参观考察”,其余依次是:教学案例研讨,占28.41%;专业技能示范练习,占18.72%;专家理论讲座,占17.41%;专题研究,占3.77%。

2.参与培训的主要内容

研究者调查了近五年来河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过的培训内容,结果显示:41.61%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其余依次是:教学观摩,占29.43%;教育理念学习,占14.26%;教育技术学习,占7.05%;教育科研,占4.20%;学历提升,占3.30%;高级研修,占0.15%。

3.参与培训后的主要收获

当问及“参与培训后的主要收获”是什么时,42%的教师选择了“教育理念更新了”,28.50%的教师选择了“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15.50%的教师选择了“学科知识水平有所提高”,14%的教师选择了“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4.近五年来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调查显示,45.10%的教师近五年来外出参观学习1~2次,10.80%的教师3~4次,6.23%的教师5次以上,还有37.87%的教师近五年来从来没有外出参观学习过。

5.培训的级别

当问及所参与培训的级别时,90.11%的教师参加过的是“县市级”培训,9.14%的教师参加过“省地级”培训,还有0.75%的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

6.培训的效果评价

进一步调查得知,48.13%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较好”,32.65%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很好”,17.72%的教师则认为“一般”,还有1.50%的教师觉得培训效果“较差”。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研

1.喜欢的教研形式

调查发现,43.10%的教师喜欢的教研形式是“有专家参与的教研”。喜欢“园本教研”的教师占40.49%,喜欢“县乡连片教研”的占16.41%。

2.教研活动后的主要收获

谈到教研活动带来的主要收获时,64.93%的教师选择的是“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其他依次是:丰富了专业知识,占22.75%;优化了职业道德,占6.81%;提高了科研能力,占5.51%。

3.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调查发现,49.56%的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37.70%的教师回答的是“课例研讨”,6.81%的教师回答的是“个别幼儿成长过程的研讨”,5.93%的教师回答的是“科研方面的学习与讨论”。

4.幼儿园组织教研活动的频率

对教师所在幼儿园组织教研活动频率进行的调查表明:51.12%的幼儿园是“每周一次”,23.51%的幼儿园是“每两周一次”,19.96%的幼儿园是“每月一次”,还有5.41%的幼儿园“没有”开展过教研活动。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

1.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

调查显示,58.77%的教师“经常会”利用网络学习,“偶尔会”“很少”“没有”的比率分别为33.02%、6.16%和2.05%。

2.每年个人购买幼教类图书的情况

调查显示,56.53%的教师每年花费100元以下购买幼教类图书,花费200~300元的占25.75%,花费300元以上的占2.79%,还有14.93%的教师从来不买幼教类图书。

3.每年教育教学类图书的阅读情况

当问及每年阅读的教育教学类图书的数量时,34.89%的教师回答为“5本以上”,32.09%的教师为“1~2本”,29.85%的教师为“3~4本”,3.17%的教师为“0本”。

4.近五年来脱产学习的情况

调查显示,66.19%的教师近五年来“从没有”参加过脱产学习,18.89%的教师参加过为期“1~2个月”的脱产学习,9.14%的教师参加过为期“3~5个月”的脱产学习,还有5.78%的教师参加过“6个月以上”的脱产学习。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采取合适的培训形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培训实效

研究者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喜欢“直观”的培训方式,更愿意参加能够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培训,希望培训“成果”能拿来就用。

有研究者指出,教育培训机构可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五种模式的培训:一是立体开放式的培训,强调培训时间全天候、培训地点全方位、培训形式多层次、培训内容多样化和培训方法多重化。二是自我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主线,以培训者为指导,学员自己学习培训内容。三是多向性案例分析培训。四是集中培训和跟踪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五是园本培训。〔1〕

2011年12月,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11年农村幼儿园教师转岗培训项目的有关要求,沧州师范学院和沧州市第二幼儿园采用“院园联合培训”的模式,对省内来自沧州、保定、秦皇岛、唐山等地的779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其中10天在沧州师范学院进行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5天在幼儿园跟岗实践。本次培训实现了由传统的“课程为本”向以“需求为本”的转变,〔2〕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参训教师的专业成长。

根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着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让培训贴近“实践”。

1.需求调研,使理论学习服务于实践

在开展培训之前,我们着重了解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归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选择和确定最具典型性、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培训内容,从而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直观展示,使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

本次转岗教师培训,大部分教师是首次接触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和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了大量课例,以帮助参训教师更好地把握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如针对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我们对每个领域都安排了教学录像观摩和研讨。

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安排了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观摩活动,直观展示了“如何利用农村教育资源”以及如何体现农村幼儿教育特色的思路。

3.教学演练,使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提供现场或创设模拟教学场景安排教师进行实际演练。现场操作、模仿练习、互动交流既加深了参训教师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实践能力。

如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培训,在参训教师初步了解了“认识—掌握—分析—运用—创造”活动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后,每个小组的参训教师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方案并进行了教学演练,其他教师则参与分析和讨论。这种即学即练的模式很受欢迎。

沧州市第二幼儿园的跟岗实践注重与理论学习的呼应,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如,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安排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学习内容,讲授了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的特点以及指导原则等,在跟岗实践阶段相应安排了“幼儿园一日活动观摩”。在理论学习阶段开设了“让环境和幼儿一起成长”的讲座,在跟岗实践阶段则安排了“幼儿园环境创设观摩及探讨”。

(二)“四级两线”紧密配合,师范院校鼎力相助,教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级”即市、县、学区、幼儿园,层层抓教研。“两线”中的“一线”为市直园—县直园—学区中心园—村幼儿园,各园建立健全教研组织,上一级园辅导下一级园,教研的重点是具体的教育活动和保教工作。另“一线”为市基础教育科—县普教(幼教)科—乡幼教干部(学区幼教研训员)—幼儿园园长,各级幼教干部或幼儿园管理人员明确教研管理责任,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制订区域内幼儿园教研计划、教研考核办法等。

在河北一些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无论是领导还是一线教师,用小学的思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一些幼教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亟待扭转和提升。庞丽娟等人早就提出,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和认同某一观念,使其成为教师个体的表层性教学观念;第二阶段是通过实践加以内化,成为教师个体缄默性教学观念;第三阶段是在实践中反思,成为教师外显性教学观念。〔3〕树立新的幼教理念,需要有专家引领,在这方面地方师范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加强学习和反思,有效提升自身素质

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脱产学习的机会较少。要提升自身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注重自主学习。农村地处偏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反思也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教学观念的转化至少需要教师经历学习和认同、在实践中内化、在实践中反思三个阶段。〔4〕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过程进行分析,通常要借助教师自己的教学档案材料,例如课程设计方案、教学录像、各种文字记录、教育笔记等。教师翻阅自己的教学档案材料,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一方面可以总结个人经验,或发现自己在专业方面存在的困惑、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如某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画意愿画“大家来画画”活动后反思到:以往小班幼儿绘画,尤其是第一次画画,教师对画面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总希望幼儿画出点什么,或者画得像什么一点,导致了一些幼儿的不愿意画,有的幼儿画完后会揉掉、扔掉,就是不给老师看。为此,这位教师从幼儿兴趣入手,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观念,以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重新组织了“大家来画画”的活动,虽然幼儿的画仍很稚拙,但这位教师发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且兴趣浓厚,不少幼儿画了一张还要一张,活动氛围轻松融洽,师幼互动较好。可见,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以提升教学实践的水平。

集体研讨也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好办法。教师们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是一种分享、合作学习。借助“旁人”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帮助自己对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体研讨可为教师带来多方面的收获:(1)获得“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总是一件好事。(2)获得“新想法”——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3)获得“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4)获得“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我们尝试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成长。因此,幼儿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同事、管理人员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广泛的、合作的学习共同体,以多渠道多层面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国平,夏宇虹.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培训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3):20-22.

〔2〕赵宇.“主题情境性”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4):42-43.

〔3〕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7):47-50.

〔4〕林静.从观念到行为:科学教师教学观念的调查与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A Survey and Thinking on the Status Quo of In-service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Taking Hebei

Province for Example

Guo Zhongran, Bi Jianping, Liu Xiaolan, You Shucai, Xu Zhenl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061199)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ie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is the key factor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i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nvestigation of some of kindergarten leaders and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shows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and low pertinence. To improve qualities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ppropriate training format should be adopted and training efficacy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All part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and teachers colleges should play leading role; individual teachers should keep on studying and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in-servi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6:15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8:12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3:44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9:28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18:26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57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