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和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几个方面,阐述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指导性、重要意义和理论内涵;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强化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把教育发展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来认识、来落实。
关键词:基本指向 理论内涵 民生 教育阶段 大众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探讨这一重要问题对于找准教育发展的定位,具有理论上的先导性,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理论内涵。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指向
历史的发展具有回溯性、继承性和预测性。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使命来认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论题的现实指导性,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教育服务理念的变迁。有专家从教育发展特征出发,将我国教育发展分为政治教育学阶段、经济教育学阶段、民生教育学阶段3个主要阶段,各阶段的教育服务对象、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1]从教育的阶段特征分析,每一阶段的教育发展都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立教育的方向。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进入民生教育阶段的战略选择,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水平,也体现了教育发展向人民性的转移。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目标,全党的重心聚焦在教育的发展上。2006 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2]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写入其中,并做了重要调整,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列入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文本分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了表述教育发展的文尾,是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落脚点和努力方向提出的,教育需求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直接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达到“人民满意”成为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文本上,十八大报告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引题,明确这是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重要任务,并成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发展从功能导向实现了价值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发展层面的要求,而且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念。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出发认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意义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使命。随着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是不同的,高等教育精英发展阶段,教育资源相对稀缺,教育权与发展权相互联系,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度也相对较低;教育越发达,群众性、民间性、普及性越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就越高。高等教育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大众化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就必须充分认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征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超过15%,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转变。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现阶段办学水平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在精英教育阶段,人们关心的是能否有学上;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们主要在思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这个变化来自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变化,社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投入社会建设,而当前办学的同质化、重复化、实用性不强等弊端一时还难以调整,人们在选择学校时其标准只关注或者主要关注大学的名气和地位,而在特色、专业需求、培养面向上选择余地很小。
2.认识高等教育与民生的关系
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形式。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且也是实现人力资本的途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接受优质教育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人们渴望接受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和需求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考虑。
3.找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着力点
教育发展不可跨越时代,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从基础、现实做起。从回应社会反映的层面,要改变“过独木桥”的观念,把人才的价值与社会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完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强化特色办学,为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领域输送合格人才,拓宽人才成长、人才培养的领域和口径;继续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完善政府责任,加大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关注农村、困难群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及大学就业问题,让高等教育惠及普通百姓,调动社会力量,完善科学发展的教育支持体系。
从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论内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理念,也是构建社会与教育和谐关系的基本逻辑,既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为社会、家庭、学校从各自角度关注教育铺就了渠道,又在理论上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实现新发展要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作为一个不断推进的实践过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要有清晰的理论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基础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政策导向,首先是从政府层面提出的,代表了主办教育的基本思想。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结合点,社会建设需要人才,人才的发展要有社会提供的平台。把教育作为民生之本,正是因为教育的需求已经成为民生的第一需求。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写入党的文件,不仅是党对教育的政治安排,也体现了一种民本思想、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必须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教育是人力资本建设的重要实践过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基础薄弱、穷国办大教育,教育公平问题、均衡发展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多样化问题等,都是影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因素。教育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保障权,如何办教育、如何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建设的基础;教育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办好教育,向人民负责,也是国家发展长治久安的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由国家提倡,这不仅仅是一个提法或者口号,而且有政策和战略的权威性。
2.“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社会基础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试图重塑教育和社会关系新格局的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其提出的深层基础不仅源于教育自身,而且更是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4]社会的发展变迁,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会反映到对教育需求的变化上。教育作为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并且教育关系的是民生、是社会的基础,站在社会和谐和满足人民需求这样的立场上,回应教育发展让“人民满意”的要求,这正是把对教育的评价权、收益权回归人民主体的地位。“每一个个体对其都有切身体认和评价,而各利益群体乃至不同个体对教育的评价与认同状况,既直接体现着教育内部及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和谐状况,也会直接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5]
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发展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也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教育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它的教育发展程度成正比的,这就是规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教育自身讲,找准了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讲,教育运行现状和人民个体的需求找到了趋同发展的目标;从教育的价值判断讲,包含宏观的感受,也有公正公平、广泛参与、以学生为本和人民为主体的重要因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观察教育,较之以往从教育本位和社会本位出发注重评判教育的功能、贡献、作用等要进步得多。“过去,我们习惯于以结构、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等术语所代表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教育的运行状况。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这类社会理念向教育领域的深入渗透,教育评价标准中开始引入了科学、民主、公平、人文这些新元素”。[6]
4.“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文化基础
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有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历来把接受良好教育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受社会发展的局限,中华民族历史上受教育是少数人的事,尽管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封建社会也实施了1,300多年的科举取仕制度,形成了重视教育的文化根源,但教育的普及是到了新中国才实现的大众梦想。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大众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政府的事,取决于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环境。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我应该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教育主体性的转移,教育的诉求正在变成教育发展的目标。全社会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意识的形成,为教育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成为竞争的核心。这也为教育发展、人才成长创造了机会。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搭建广阔的教育平台,这是社会、民众最大的期望,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难的事业,既要立足国情、重视基础,也要从机制体制上创造条件,调整供求关系,满足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人民满意的程度也历经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的变化,在这个进程中,将不断丰富人们重视教育的文化心态,形成高一层次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程斯辉,李中伟. 从政治教育学到民生教育学[J].复旦教育理论,2011,(4) .
[2]《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31日.
[3]党的十八大报告[R]. 2012.
[4][5][6]刘生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9,(2).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