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韶红 丁伟
摘要:通过对初中教材“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内容的听评课,分析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关注资源利用的阶段性、科学性、充分性、真实性、自主性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资源;资源利用;金属性质;听评课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6-003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研究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是课程的要素来源;人力、物力、财力、环境、设施、媒介等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教育通信和技术联合会(AECT)認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我国有些学者将课程资源按其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在新课程改革中人们越发認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它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还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既然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那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者,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在近年来参加的教研活动中,笔者深感一些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应用的缺失。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无锡市初中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的全过程,本次比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听课过程中感觉教师利用了很多教学资源,但是在课程资源利用的科学性、阶段性、充分性、自主性等方面值得探讨。本文将在点评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实录及点评
以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真实记录为基础,从教学资源利用的角度加以点评,具体如表1所不。
3.几点思考
3.1关注资源利用的阶段性
上述教学实录中“活动与探究一”部分,教师似乎引导学生得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但得出的结论明显是错误的。教材在本部分内容的编写中,先是通过回顾铁、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事实,结合铝在空气中易生成氧化物保护膜的生活实例以及和“真金不怕火炼”的俗语,最后归纳出金属活动性的三个层次: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刻意回避了银在空气中的反应,原因是金属银在空气中变黑是因为接触了硫化物,生成的黑色物质主要是硫化银,而绝不是单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的缘故,初中学生仅仅学了几个月的化学,这些知识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不具备的,随意增加“金属银”的内容对学生而言也是无法理解的。
化学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更准确地说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删减和加工处理,以尽量合理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認知结构的构建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案例中的教师在学生刚接触金属活动性顺序时给出了不合理的实验事实,导致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利于促进学生認知结构的构建的。
3.2关注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课程资源利用的最基本要求。科学性不仅要求资源的内容知识正确,逻辑严密,而且要求方法合理、操作可行、结论可靠。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选取课程资源时崇尚实证,反对在学科逻辑中“想当然”,以逻辑上的当然代替事实上的必然。
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了_一道实验题,要学生设计实验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教师提供的药品,学生提供的方案中出现了“将铝丝和铁丝分别放人稀硫酸中”及“将铝丝放人硫酸亚铁溶液中”。赛后笔者亲自做了这两个实验,发现将铝丝放入稀硫酸或硫酸亚铁溶液中都看不到明显现象,打磨铝丝效果也不好,而如果铝丝放入稀盐酸或氯化亚铁溶液中则可看到预期的现象。查阅资料,得知由于铝表面有致密氧化膜,氯离子能破坏氧化膜,而硫酸根离子却不具备这一能力,从而造成上述实验的差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点“想当然”,未动手实验,选择了不合理的药品,导致学生设计出不科学的实验方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选取或设计课程资源时,由于时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根据主观经验判断,而较少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求证,造成所采用的资源在内容的正确性、方法合理性、操作可行性、结论可靠性等方面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若是采用现成的素材,—定保证来源于正式、权威的渠道;若是自己设计素材,则必须多实证、多反思。
3.3关注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美国教育家加里·鲍里奇指出:多样化教学是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之他。一般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多样化的提问,提问是最有效的方法之_;二是表现在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利用方面。课程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有两重含义:一是各种课程资源要协调使用,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效益;二是对同一课程资源能多角度多样化提问,以充分发掘其教学功能。
上述案例中,教师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摄影机等)辅助教学,但唯独缺少了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步骤、方法的体现,而且是教与学思路的反映和师生间信息双向交流的桥梁。好的板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加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新时代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板书的丢弃。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录像再现学生实验过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若能注意通过重放、定格等手段,让学生再次进行仔细辨别或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信多角度的观察,定能激发学生多样化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如此则可使资源效益最大化!
3.4关注资源利用的真实性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学习情境越是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也就越可靠。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拉近学生在校学习与今后社会实践活动的距离。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则教师所利用的课程资源必须是真实的。
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黄色的‘硫酸亚铁溶液”以假乱真“进行”探究实验,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这也警示我们在化学课堂上,首先一定要避免使用变质的药品、使用“假”药品、描述“假”现象来忽悠学生,这不仅给实验结果造成干扰,还会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当药品已经变质时,是“将错就错”还是“有错必究”?师生可以共同反思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动画模拟镁、铁、铜在氧气中的反应。生动有趣的动画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却不能展现真实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现象的如实描述,并进行客观的分析,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盲目地使用动画来模拟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不利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于实验类课程资源的利用,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要多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真实的实验中探究化学新知、感悟科学方法、感受学科魅力;二是实验录像或照片要少用,已做过的实验、危险性实验、客观条件不具备的实验,可考虑用此类资源;三是实验模拟动画要慎用,如用也应选择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最贴近真实情况的动画。
3.5关注资源利用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理论認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已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同样,课程资源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呈现的素材,而是要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正如2011年版新课标所要求的那样:“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让学生做。”
上述案例中的教学是以图片“铝制马头”导入的,呈现的其实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资源。如果能在课前让学生自我观察并适当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金属物品,然后在课开始时展示和提问,学生就会在自主选择资源的过程中初步感受金属的变化并引发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兴趣盎然。在活动探究二中,四种金属与酸作用的实验是由学生分组完成的,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并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实验资源中深化思维、建构对金属活动性知识的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