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希霞 张兴斌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进入了学校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去。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 在实践探索中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误区”,出现了“医学化”“素质教育化”“狭义化”“心理教师责任化”“德育化”等倾向。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学会自我教育,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得到认同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关注人的发展。
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找到应对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误区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问题管理”。这种“亡羊补牢”的管理方式也同样出现在学校管理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并且落脚在“矫正心理问题”上,从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学校还片面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发现和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
对策: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就看病式地针对某个病人、某一种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明确心理健康的任务,二是要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教育—发展”的模式。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化”
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甚至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表明学生的素质差,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等同起来。
对策: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在理解心理健康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由此,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认识。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狭义化”
有些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把它狭义化了。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总把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捆在一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习服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的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境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因此,我们不能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误区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责任化”
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现在很多学校都设有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因而,当学生一出现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都会把责任推给心理教师。
对策: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和实施者。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类型的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班主任日常的工作之中。
误区五: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健康发展。而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通过社会交往与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内心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二者在学校工作中本应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界限不清,很容易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对策: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德育过程普遍遵循的是价值导向原则和公开原则相结合,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往往会作出立场鲜明的评述、教育及引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遵循的是中立以及保密的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澄清事实,认清价值体系中的各种矛盾,使学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
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学习心理培养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折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等。
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生群体中存在大量问题,而主要是心理障碍、心理冲突或心理失衡所造成的问题。
4.教师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理性地审视当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现状。
有关心理教育的种种认识与实践误区并不少见,远不止本文所述及的。笔者只是就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作出理性分析,从而防止心理教育的本质被曲解和“异化”,引导中小学心理教育走出误区,真正走向科学规范、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