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华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科学课在内容、目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运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说为辅”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动脑筋思考的时间很少,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很差,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把新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教学;教学模式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不应该单方面地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讲,应该结合双方面阐述。首先,作为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该从一节课堂上收获一定的东西,不管是获得学习方法,还是探索技能,或是情感体验。教师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关注学生是否能运用在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再去探究相关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只追求立竿见影的课堂效果。其次,教师平时都强调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最主要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平时就要多花时间在备课上,上课时多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兴趣程度,要让学生想学、乐学,这样一节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概括能力都会慢慢地提高,教学工作也会事半功倍。总之,笔者认为,有效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师只是引路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规律使每节课都能够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二、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从本质上讲,有效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把课教完或者上课的态度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在课堂上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学或者即使学了也一点收获都没有,那么教师上课再认真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得非常认真,但是一点收获也没有,也是无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指在課堂45分钟内,以较少的时间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积极体验、有效活动、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及创造新知识,促成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基础教育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学生得到了解放,他们变得喜欢学习,也相应地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尽量培养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想象、质疑以及创新的能力,让他们在这些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不同的课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概念课教学
在设计一节概念课时,教师在对目标进行定位时都应该以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要始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充分了解清楚学生己经掌握了的基础知识、发展水平以及能力水平,把“最近发展区”定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催化剂”这个概念的时候,必须对学生讲清楚,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本身质量都不会改变,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要不断地强调这“一变二不变”。另外,还有些概念教师可以从正反两面把它讲透,使学生不会混淆几个相近的概念。以“氧化物”这个概念为例,为了让学生区分氧化物和化合物这两个概念,当学生在了解了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必须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己经知道氧化物中肯定包含氧元素,那么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不是一定是氧化物呢?”这时学生开始思考,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你们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这时学生就会举出很多已经学过的氧化物和化合物,就能有效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了,以后也不会轻易地混淆氧化物和化合物这两个概念了。
2.实验课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其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操作性强。科学实验在培养初中学生的各项能力方面不容小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呢?
(1)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选择仪器。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实验,由学生自己去分组,自己进行小组讨论,在组内得出结论,然后选出组长总结发言。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之后,一般做同一个实验会有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接下来再由教师协助讨论出比较完善和切合实际的实验方案。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相关的实验仪器,组装好整套实验装置。教师经常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在科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实验,我们最后所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通过表现出来的实验现象获得的。通过实验,我们既可以对某一知识进行验证,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得出实验结论,他们往往会发现实验结论和书上所讲知识有些偏差,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学生就想去找出真相,这时他们就会去图书馆翻阅书籍、去网上查资料等,有些求知欲很强的学生甚至会把实验重做一遍。
3.习题课教学
习题课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疑纠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总结、探索等各种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注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剖析问题,运用设疑、讨论、启发、诱导等方式,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表现、体会和消化;教师要允许学生反驳质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高度评价并积极推广学生创造的优秀解法和好的思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自觉地参与。一节有效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时效性、反馈性、针对性、矫正性和激励性是试卷讲评课的主要特点,如果教师希望自己的试卷讲评变得更加有效,就要讲究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在批改好学生的试卷之后,教师要统计好学生这次的考试成绩,然后根据每道题目的得分情况开始归类,找出哪些题目错得比较典型,哪些题目的解题方法比较独特,全部统计好之后,就能掌握学生对不同题型的解答情况,还可以掌握试卷的难易程度以及试卷到底考哪些知识点。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把问题探讨教学模式放在试卷讲评中。这就改变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了在课堂中教师把问题抛出来,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寻求最后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这样课堂气氛会变得非常轻松活跃,不再像以前一样枯燥、乏味、沉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学生印象更加深刻,真正达到了纠正了一道错题就能解一类题的效果。这样的习题课教学过程相对于传统的习题课来说,会比较费时,但是不管怎样,还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参考文献:
[1]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
[2]龚宏燕.有效教学反思[J].科教论坛,2009,(25).
[3]姚利民.有效教学的六个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05).
[4]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