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仕荣
摘 要:实施新课标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与重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科学认识,还能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对如何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提出部分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综合素质
一、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身心都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总会格外地感兴趣。如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来创造一些奇妙的现象,必定能够非常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学生对实验现象充满好奇的时候,再告知他们这些奇妙的现象都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至于为什么为会出现这些现象,就要通过化学学习才能够知道。这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便能被激发出来。
(二)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会尽可能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寻找解答,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开发。此时,教师再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复制”“延展”现象,其创新能力便也能得到增强。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与细心观察,单凭脑海中的想象并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而在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化学实验、细心观察的过程当中,其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便会得到培养。
二、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被灌输者”,而应当是积极、主动的“探究者”。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在动手、动口,学生只是作为观众在看、在听,很少有实际参与到实验过程中的机会。所以,在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一改这一弊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难度与规模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自主实验。这样,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得到增强。但在实际的分组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好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实验难度是否适合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自主实验;第二,在分组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一致;第三,实验内容是否具有危险性;第四,还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条件等内容。
(二)诱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向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材料,验证化学定律,还能教会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其对基本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所以,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实验教学过程与课堂提问的设计,以诱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以诱发学生思维:第一,在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试管口应当略向下倾斜还是向上倾斜?为什么?第二,如何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才最合理?第三,在进行氧气收集的过程当中,又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为什么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第四,对于收集到的气体,该如何来验证其是否为氧气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中,他们的思维又会围绕着一系列问题活跃起来、运转起来,从而使知识内容在他们的记忆中变得更加深刻。
(三)突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比如:燃烧是现实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化学现象,尤其在做饭的时候必然会用到,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实验:第一,加热一个铜片,两边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红磷,观察现象;第二,在一烧杯中装满开水,放入几小块白磷,一边制取氧气,通过导气管对准白磷通入氧气。可看到白磷燃烧,水中出现火光。实验结束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第二,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第三,红磷能不能在水中燃烧?通过实验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三、结语
初中化学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化学、科学基础能力的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会使其各项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所以,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搞好初中化學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柳盛.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的教与学[J].课外阅读,2013,(01):268.
[2]梁明祥.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3,(01):109.
[3]陈明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J].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