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春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 导入 重要
一、知识型激趣导入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济南铁路局第二中学的魏风传老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学生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姻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荚: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借助游戏导入
游戏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游戏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参与性、逼真性的特点,把那些客观的、抽象的事物通过游戏变得主观、直接。采用游戏会增强导入的逼真性、趣味性,达到“潭影空人心”的效果。例如学习司马光的《孙权劝学》,过去教学是介绍背景、作者简介,再翻译,引导学生悟出道理。如果我们采用游戏方法导入,再用分角色游戏法对文章进行教学,两种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便老师没有翻译,学生就知道吕蒙说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就知道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就知道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三、用俗语、千古传诵的名句导入
用俗语、千古传诵的名句对新课进行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不断促进学生去汲取知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的拱桥》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听到有位老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吗——‘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这位老人在告诉我们,他过的桥多是不是?你知道有什么桥?那么今天我们就看几千年以前的中国石拱桥。”这样自然而然就和新课接轨,使学生听起来有联系,富有逻辑性。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世代被传诵的千古名句,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而且还具有艺术魅力,因而,教师应该把它运用到新课导入,让它展示雄姿,再现悠久的文明,引起学生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无限遐想。
四、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想或录像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业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上阕的磁带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
五、前后知识联系导入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再如教授《社戏》时可以这样导入课文:我们很多同学小时候,甚至现在,都愿意随妈妈到外婆家去,鲁迅也是如此。他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步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品格。那里的人、事和生活,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在他四十一岁时,写下了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一《社戏》。这段导语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使之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动人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得益匪浅。
巧妙的导入,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是导入毕竟是新授课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不宜费时。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就立即开始新课学习。新课导人方法及形式有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就是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者就会有不同的导入方法,不管是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方法,通过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使学生更鲜明地感知和理解教学所呈现的语言材料 ,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寓教于乐 ,让学生觉得上课是一种乐趣,而不枯燥乏味,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与老师达成一种默契 ,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封瑞林.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法浅议[J].教育创新,2011-10.
[2]杨宗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技巧[J].语文教研,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