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2013-04-29 16:15:59张同飞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合理评价合理分组小组合作

张同飞

【摘要】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即合作式学习。小学数学《程课标准(实验稿)》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并把“学习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目标之一。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理分组;合理分工;合理指导;合理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合作学习不等于简单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而是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逐渐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获得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闹哄哄,有的走来走去,有的相聚一团议论纷纷,看似学习讨论,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往往是轰轰烈烈而无所获;小组之间缺少合作和交流,使参与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与小组合作的学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本文试图探究出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认真设计与合理操作。笔者在农村小学任教的几年里,摸索出以下的几点操作方法。

1、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由组合。由老师定小组人数,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成学习小组;二是老师编排,一般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安排。采用自由分组的优势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内成员的关系融洽,合作愉快。但是在农村小学课堂上因为学生参差不齐,这样分组也有其明显的弊端:自由分组,基本上都是学习、性格差不多的同学分在一组,大多属于强强联手和弱弱联手,这样较弱的组由于没有优秀的学生带动,虽然合作了,但是组员之间没有智慧的碰撞,也没有思维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时间久了,还会降低较弱组的学习兴趣。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把全班同学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智能、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让每个组都有学习基础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同学之间形成互补,并使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视野基本保持一致,构成竞争态势。实践证明,这样分组的效果比较好。例如:我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自己确定董事长、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等,活动热火朝天且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组员同质,角色就难以搭配。

2、合理分工

分好组后,就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角色每两个星期轮换一次,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到各个角色的责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中体会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合作式学习时通过群体多边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分组分责时,我采取一个成绩较好及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分配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发言顺序,总结汇报等事宜,且应在平时对组员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既省时、又高效。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后取的优异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每个成员必须明确各自所担任的角色,明白该为小组做什么。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小组内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观察和推理是,其他的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实施相互评价之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提高了,不仅仅做好自己的职责,同时也关注同伴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学会了倾听同伴的发言,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比较有效的沟通。

3、合理指导

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妙。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各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的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一是要及时规范行为。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者个别小组不认真,教师要及时的加以引导,确保合作学习能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二是指导合作技巧。“授其鱼不如授其渔”,合作学习的技巧是小组成效的关键。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技巧既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在团体之中就会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三是排除思维障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使学生很快的排除思维障碍,从而他们能够顺利的与其他同学交流。

4、合理评价

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发挥评价的作用。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不管是学习纪律还是合作情况,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这样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是小团队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的表现都会对团队有影响,组内相互提醒、互相帮助的现象就越来越多了;二要关注合作过程。在学习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合作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三要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每节课上表扬最佳合作小组,一个月进行一次总评,看看哪组得到的奖励最多。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

分组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把学生置于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中,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间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这个过程,也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分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讨论中,他们的观点、看法被认同、被肯定、被补充完善,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每一次的成功体验,都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金祖斌.反思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1).

猜你喜欢
合理评价合理分组小组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考试周刊(2017年5期)2017-02-05 17:17:16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师生合作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1:28:32
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38期)2016-06-12 12:44:55
巧用分组教学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