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仙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作为新课改的弄潮儿,在语文教学中,我就注重学生朗读的训练。引领学生从朗读中感悟作为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意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那什么是朗读?朗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培养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说和写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训练最常用的方法。诗圣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朗读是我国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文字的美妙,关键是教学中要处处渗透朗读感悟。
一、以情激情,心理相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情感,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要善于通过自身丰富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其中有个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先出示有关北大荒的景色秀丽的图片,接着就激情导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引出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对于北大荒的秋天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教师范读课文,把那美丽的北大荒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语调表达的淋漓尽致,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接着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自学:围绕“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天空一碧如洗;绚丽的晚霞令人陶醉;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最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进一步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学生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所选入的文本都是一些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于人情味的好文章。作为语文老师,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让学生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心灵的碰撞,形成强烈的共鸣,这就是“心理相融”,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二、品词析句,思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将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推进。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某一段落,我们都可以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特别是文中有一些重点词语,这些词语就是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吃透了文本,才可能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最后一小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展开教学。在教学第一部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的时候:我先以图片激情,让学生感受槐乡的花洁白而美丽,继而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美美地读一读。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和同学分享。如: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所描写的香味程度不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让学生感悟到这三种不同的香味,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到入情处,配上音乐。学生通过朗读,然后感悟到:槐花的美和香,令人陶醉。在教学第二部分“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时,我又抓住了“飘”和“塞”这两个字,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感悟,学生在我的引领下,反复朗读感受到小姑娘和小小子的快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品读重点字、词,有助于他们自主感悟。教师以导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即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
三、句式训练,读中练写
语言训练要力求体现语句的情意美,就应该通过朗读感悟来悟出句式,巧妙设练,以求语言训练之浓浓情意。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文时,首先对于2、3两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让学生认识到:总——分的结构方式。继而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这样的写法是为了突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有所感悟,对于语言中的比喻和排比的用法也深有感触,这样的描写句式工整,有利于学生模仿。例如:第二小节把庐山的云雾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多美呀!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也学着用美美的语调朗读,有的还摇头晃脑,颇有情致。利用这个契机,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关键的句式练习:公园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接着让学生继续写下去,学生仿写的很具体。语言文字的咀嚼已经成为语文课的切入口,但是句式的训练又不可缺少,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语言,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
四、课后拓展, 读中延伸
在教学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啟发学生思考: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涌动着爱的暖流,有多少话想说出来,请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写下来。可以对文中母亲说,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也可以对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说;可以是一句话、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个问候、一首诗……(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在柔和的乐曲中写话)学生在音乐声中,笔尖的爱在轻轻地流淌。在交流中,很多学生都做到了声情并茂地朗诵那一份特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具有供人想象驰骋的知识空间。而小学生爱追根求源,课文阅读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上述心理,在课文阅读后,引导探究,启发想象,延伸课文,可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和课文的拓展中,加深对语文内涵和语言感情的感悟。因此我们不仅要想法把学生引向广泛的课内外阅读,引向广阔的知识天地,引向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要把握科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调动学生去积累,让它作为语文解读的原始材料。
朗读训练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