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刚
“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应以“读”为本,讲授、提问、谈话、讨论、练习、发现、暗示等诸多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以“读”为基础;阅读教学从感知、理解到分析的全过程均离不开“读”。几年以来,我努力实践以“读”文本的教学方法,得益匪浅。
语文教学的“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怎样才能做到以“读”为本呢?
一、读思结合
古人读书强调“心到”,就是要在读书时提倡认真思索,思索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剖、去粗取精、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在读中动脑子思考,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反之,如果只读不想,就必然造成死记硬背,这样的读,读的再多也是无益的,就像“三味书屋”里的读书声那样,始则人声鼎沸,不久就归于沉寂了。
二、把握最佳阅读方式
“整体——局部——整体”,这一简化公式清楚的展示了这种阅读的方式:
1、整体认识阶段,阅读教学开始,就要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着眼,初步形成一个完整而鲜明的总体印象——大略地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特点。为此应注意三点:(1)留心篇外文学的阅读思考,如本文的阅读要求、提示及课后思考题等。(2)要越过障碍,一气不停地读完全文,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再现上,力求形成整体印象。(3)要求熟悉课文内容,能概述情节或大意。
2、局部分析理解阶段。它包括:(1)篇章结构的分析,常常是从划分段落层次做起,通过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起承结合关系达到对内容的深度理解。(2)内容要素的整体分解。它打破篇章结构的框架,把认知的触角直接伸向带有实质性的内容,因而更有利于解决文章的重点问题。
3、整体综合升华阶段,阅读教学的综合,就是语言形成同内容思想、具体局部同整体框架、浅表形象同深层意蕴、作者本意同作品的全部意义等方面统统地合拢起来重归一體,让内在的中心统贯全篇,让文章通体透明星神兼备的完整体貌重视于学生眼前。这时,文章的思想意义因附丽于形象外衣而显得具体、亲切;文章的形象内容因受内在精神的辐射而变得更加鲜明可感。因此这一次综合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向着出发点所作的回归与升华。有了这一整体本质认识,便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语文成果,从外到内学会“因文悟道”从内到外学会“缘道释文”。
三、强化记忆
记忆是知识储存的重要手段。故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十分重要使他们牢记必要的语文知识,终生受用不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寻找记忆的支撑点,提高记忆力呢?
1、抓住记忆的支撑点、构成网络图。如要背诵一篇文章,须在脑子里构成一幅有许多支撑点彼此联系的网络图。图的全貌怎样,有哪些支撑点,点与点之间是怎样联系接通的。掌握这些要领,课文背起来就比较容易。
2、借助联想、想象,在新旧之间搭起联系的桥梁,对比分析,有助于加强记忆。
3、编写阅读提纲和卡片,帮助记忆。
4、运用口诀或有节奏有韵律的形象化语言,形成某种人为的联想结构,促进和巩固记忆。
5、重复。与遗忘作斗争,重复是一种重要方法:“书不厌百回读”,重复出现,间隔重复,能保持记忆的长久性。
四、提高效率
要训练学生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就必须速中求质。
1、加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或定向阅读或自由阅读,然后让其回答所提问题或谈其感受,以检查速度和理解的程度。
2、学会一些快速理解课文的方法。如解题法,抓住文题剖析,迅速触摸文章的核心,突破法,抓住集中体现文章要义,要旨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加快连接速度等。
五、读法灵活多变
学生阅读课文,习惯按部就班从头到尾一读到底,当然,这在初读文时是必要的,但随着对课文的理解,仅有一种方法是不够的,必须灵活多变,如,勾划重点词句时需要摘要读,从中心切入时需要跳跃读,对不同课文或不同写法进行比较时需要逆向读。多样化读法,是进行初读、精度、略读、速读的具体措施,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手段。
运用以“读”文本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不排斥听、说、读、写得训练与其它教学方法。应当以读为主线,组成一个读、想、问、答、说、议、讲、听、写等活动系列,变单线为综合,发挥整体结构功能。如,读前教师可定向指导;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读后的感想。这样,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读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全面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迁西县实验小学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