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历史是什么?历史和学生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要在学校学习这门课?这些问题对于那些第一次接触历史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无关紧要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时要正确认识它的特点,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反思,正视问题并努力寻求对策,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这么多年也经常去听其他优秀历史老师的示范课,也常关注网络上那些名师的心观点,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尝试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堂教学的定位
首先 要正确处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主导教师是引导。
我认真备好课,对教材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挖掘;再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精选资料;再写出教案,本着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提问,课件的辅助,启发学生思考,再回答问题,尽可能吸引学生参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作为青年教师,到了课堂之上我总是克制不了自己表达的欲望,洋洋洒洒一气讲下去,感觉自己讲的不错,重点难点都讲解清楚,但至于学生收获了什么?有没有消化?不知道。
我经常去听零班历史老师的课,因为零班学生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好自学能力也强。很多东西课前他们应经预习掌握了,那么老师更是要有取有舍,哪些事重难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不需要讲的,更多的是讲解史学的学习方法和史学思维,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1、导入,导入的成功,一下子就能让学生走进历史课堂,所以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或者当今的时事,拉近学生生活与历史教学的距离。也让学生认识了历史的趣味性。
2、具有针对性的提问。”例如犹太人家长最重视的是子女的提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当孩子放学回家,父母亲通常第一句话是:“你今天举手了吗?老师提问你了吗?”他们崇尚的是开启思考能力的启发式教育。家长们信奉“财富都在脑子里”(《基础教育》2007年10期第24页)。提问要以学生为本,提问学生,除了问题本身的正确性、启发性外,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是有其科学性的,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既要照顾学习好的学生,又要顾及中差生;既要考虑男同学,又要顾及女同学;既要考虑感兴趣者,又要顾及不感兴趣者。所以精彩的历史课怎么缺少精彩的提问呢。
在平时的教学中,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阅读教材、树立教材知识的提问。现在的文科生学习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做了各种各样的教辅练习,但却将最基本的教材弃置一旁。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事倍功半。因为机械的记忆与练习是根本学不好文科的。引导和要求他们读教材,梳理教材知识体系,这样最终有助于他们实现对教材通透性的理解。第二类问题材料分析的问题。历史课本上有很多文字、图片资料,同学们学习中往往注重知识点而忽视对这些材料的解读。在实际的考试中,文科几乎每道题都是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基础上的,我们需要在平常的课堂中培养他们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而教材本身为历史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板书清晰、重点突出。板书要清晰,最重要的不在于字迹的工整,而是教师思路的清晰。我备课前就会坚持提前设计板书,熟悉整课的知识体系,突出了重点知识,在课堂小结时再加以强调,这样很有助于学生厘清知识框架、把握知识重点。
4、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锤炼。对于历史班学生而言,记得了不意味着懂得了,懂得了不意味着说得出,说得出也不意味着就写得下来。因此,让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给予同学们更多的表达机会,不断锤炼其语言。师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将琐碎罗嗦模糊的语言修饰而成为简洁准确的学科语言,语言的锤炼背后其实是思维的锤炼,长此以往,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都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