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有效沟通的体会

2013-04-29 12:17黄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黄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使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方法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我院的400名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和有效的沟通。 结果 400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以及有效的沟通,了解老年患者心理需求,有利于临床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40-02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呈上升的趋势。因此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越发的强烈。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出现一些生理方面的变化,例如视力下降、失眠、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再加上健康和环境的变化,还会出现了悲观厌世、不愿与人沟通等些心理方面的问题[1]。因此,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显得格外的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入住的400名老年患者。其中男,256例,女,144例,年龄60~8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3例,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306例,文盲21例。生活能自理的376例,生活不能自理的24例。

1.2 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根据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经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心里上的满足,能够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 护理措施

2.1 老年人的心理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A 孤独寂寞

多数的老年人由于离退休、丧偶,人际交往减少,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等,因此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还会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的心理,进而感觉烦躁无聊。作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进行谈心交流,谈话时要认真聆听,语气和蔼。多与患者共同分享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快乐。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下棋、书法、绘画、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帮助并鼓励患者在活动中寻找一些生活中的乐趣,充实自己,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B 焦虑、恐惧

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再加上对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忧虑和不安,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心理。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C 健忘、多疑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普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出现健忘的症状。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十分关心,稍有不慎,就会对各种治疗和护理产生疑虑,担心治疗后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对出现这样问题的病人给予理解,多于病人沟通,聊聊家常,增进与患者的关系。

2.2 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方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够提高患者对生活和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A 加强护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知识的内涵,才能善于运用良好的讲话的方式和态度,充分了解老人心中的疑惑,从而使老人配合治疗,提高老人的主观能动性[2]。

B 耐心询问、仔细观察患者的需求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患者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灵活应用语言进行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C 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

尽量用询问、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到很亲切,排除老人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在平常的各项护理工作实际中,要做到言谈举止适度,面带微笑,注意吐词要清楚,尤其注意要在言语方面尊重老人。在指导患者如何配合的同时,转移其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操作后耐心詢问老人的感觉,为进一步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3]。

D 礼貌待人、尊重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的关键就是对老年患者的尊重、理解和爱护[4]。与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沟通时,可以适当多使用简单的医学术语;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特别是和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称呼患者时,须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亲切、恰当、易于接受的称呼,让患者能够心情愉悦接受治疗和护理,满足患者的自尊心。

3 结果

400例老年患者中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100%。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也发生了变革。因此,提高护理服务的优质化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5]。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断的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老年人,造成部分老年人性格孤辟、倔强,性格幼稚。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老年人致病的心理因素,密切护患关系,促进病人康复[6]。必须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7]。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个性特点,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传统习惯和文化,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方法和技巧,使老年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主动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对疾病有良好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增加对医疗和护理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作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把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把这些融合在平时的沟通中,才能更好的为老年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辉.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 (32):141-145.

[2]朱秀祯.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68.

[3]潘红梅.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现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4-825.

[4]苏金满.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10-711.

[5] 孙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622-623.

[6]逄海峰,王艳艳,任长虹.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18):1528-1529.

[7]姚荷娉.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甘肃中医,2008,21(8):60-61.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