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杰
新课程实施以后,教材的知识体系已经改变,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使我们做教师的必须转化思想,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对比新旧教材探索新的教法
高中数学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在内容上有删减、有新增。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新教材,通过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进一步把握新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内容是新增的,哪些内容被删去,哪些内容难度要求降低,哪些能力要求提高,哪些内容需做适当拓展,哪些内容虽被保留但导入方式和编排顺序与旧教材大不相同,哪些难点被分散,体现“螺旋式上升”特点等等。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严格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吃透教材,好好把关,尤其注意不要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加深教学的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例如:必修一中求函数定义域问题,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学生理解定义域的意义,能求出较常见函数的定义域即可,人为化的技巧训练没有必要,在运算技能的训练中,一些高难度的、繁琐的计算也失去了意义,这种训练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们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单纯是为了熟练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训练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体会数学的价值。再例如:立体几何中求线与面所成角、面与面所成角的问题,旧教材中完全通过几何方法解决,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新教材引入空间向量,通过代数运算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大部分学生容易接受,不再头疼,教师在讲解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介绍几何法,如果学生基础很扎实,多介绍一种方法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学生基础薄弱,介绍几何法只会加重学习负担。
二、注重目标教学,抓好落实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产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切不可成为摆设和空谈,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节课的目标不求多,但求实,真正落实最重要。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在观察、经历、参与、模仿、整理、分析、发现、探索等过程中一步步体会数学的思想与价值,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不断开阔数学视野,培养质疑、批判、孜孜以求的治学品质。
三、改变教法,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纯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已行不通,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犯困,教学任务还完成不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体现在“做”中学。教师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的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使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是必要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与学生磨合、与同事交流、探讨,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教材,教材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无论是知识编排顺序,还是新课引入、创设教学情境、例题设置、习题布置等等,无一例外都可进行再设计。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题,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又有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教材中的练习、习题较多,难易程度相差也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一题不落地演练、讲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可跳过几道基本题,反之则加强基础,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而是要开发其内涵的价值,根据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对于教材中个别习题配备不足的知识点,教师应及时地在其他资料中搜集质量较高的对应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新的理念和思想,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进行理论学习,不断积累、探索,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更好地驾驭新课程,将生本教育有效的渗透于教学之中,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