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淑凤
教材与学情分析:此篇小说人物、情节等不是特别复杂,对于学生来说不难把握,易于审美疲劳,但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并不一定准确把握,故采取学生乐于做,又能发掘其深刻内涵的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 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手法,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旧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1、认识沙皇卫道者的反动腐朽统治。
2、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品味语言的幽默讽刺性。
教学难点:1、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2、揣摩作品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1、读 结合背景,充分阅读课文,理解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为更深刻的探讨其时代意义做好准备。
2、析 分析当时社会中各类人的形象特点。
3、演 面对别里科夫的死,表演出其应有的状态。
4、研 联系实际扩展丰富的社会内涵,从而获得启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1、整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
2、具体分析别里科夫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套子,初步认识其性格。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别里科夫。
二、 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
三、背景介绍:
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
四、读课文并疏通字词: 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 安然无恙、周济、讥诮、六神。
五、默读课文并思考(需要可讨论):1、在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型、无形的套子?请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总结:
有型的套子
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等。
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等。
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等。
无形的套子
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
2、综上,可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讨论并发言)
封闭,怀旧,极力维护旧秩序,胆小多疑,乐于告密,行为僵化等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1、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品味语言的幽默讽刺性。
3、套子深层社会意义。
一、 回忆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这样一个人结局如何?明确:死去
二、一个人的逝去对于他周围的人来讲无论如何是一件大事,每个人的心中不能不有所触动,那么,面对别里科夫的死,他周围有哪些人,这些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根据这些人的性格特点,表演出来。
周围的人:科瓦连科
华连卡
促狭鬼
全城其他人。
把学生分为四大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每小组六个人。四大组分别表演科瓦连科、华连卡、促狭鬼、全城其他人(选择感兴趣的一类人)。两个小组对同一人物的表现独立构思,可体现创意的丰富性。强调:先总结性格,再合理创造。
组内总结-----组内编剧-----分组表演
可能有如下表现:
科瓦连科-----破除旧社会套子的先进代表和别里科夫正好相反
先是吃惊,然后大笑,不悲伤
华连卡-----活泼、开朗,不受束缚的新女性。
开始有点吃惊,有些黯然,但很快想通。
促狭鬼----敢于反抗,但又有所顾忌。
窃喜
全城其他人-----受辖制之人
庆祝,但也短暂,一切又恢复了就样子。 (美不胜收,全情投入)
三、同学们在表演时悲喜交加,喜什么?悲什么?
答:喜的是:他死了,这个人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
悲的是1、他死了,他套住了别人,也套死了自己,可叹!它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
2,他死了,在婚姻上,他试图挣开套子,这一行为却让他失去生命,可怜!
3、他死了,不久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既脆弱又顽固,也体现了沙皇制度的脆弱和变本加厉,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四、在同学们的表演中,或多或少体现除了讽刺和夸张,本文哪里体现了这一特色?
1、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
2、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
3、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
4、 含蓄的对比。
五、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同时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别里科夫走后,给世人留下一个“套子”的话题,这“套子”不仅过去有,现在也有,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
板书设计
科瓦连科
华连卡 别里科夫 促狭鬼
城里其他人
教学评价: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较为流畅;
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文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对课标起着拓展和深化的作用,使得学生的眼界开阔、思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