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语阅读既是运用外语的一种能力表现,又是学习外语的手段之一。现在的外语学习对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文章的理解深度要求高,这在外语过级考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信息的摄取过程中都有体现,传统的外语教学则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将语篇分析作为外语阅读教学方法的补充,主要论述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关键词:语篇;外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06-02
作者简介:张馨,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
语篇主要指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是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其中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由于各种语篇的交际功能不同,语篇的主题和内容也不同,文章的体裁有别,语篇的结构多种多样。但是,这并不是说语篇的结构是随意的组合,语篇的结构是有条理、上下连贯、前后一致的。
语篇的含义主要依赖于语境。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篇产生于语境,也是语境组成的部分。语境包括语言性语境与非语言性语境:前者通常指的是上下文;后者通常是指话段或句子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非语言性语境有时可以告诉我们,句子所陈述的内容是哪一种言外之力(说的过程中就实施了警告,这种言外之力可以说是允诺、也可以是预言,等等)。因此,要研究用来交际的一句话或动作,就必须考虑:这句话(动作)是谁,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发出的?交际双方的关系如何?说出这句话(做出这个动作)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交际的双方期待着什么?当时双方的心境如何?发话人说这句话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受话者的感受和反应如何?等等。
语篇分析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四点:①语篇分析使教师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一些分析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格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展示;②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由于教师给学生努力创造的各种表达自己想法以及提问、讨论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文章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把重点转移到了对于文章整体语言形式特点、总体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前后句、前后段落衔接方式的分析,使学生从整体感觉上了解了文章内容,并把握住文章的宏观结构,学会文章的阅读方法以及把握方式,从而提高了外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教师也提高了外语阅读教学课堂上的质量与效率;④使得外语阅读教学课堂的结构更加严谨、清晰。
在对语篇分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就应在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帮助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语言现象的特点,并从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推理能力。教师应积极锻炼学生对上下文及语境的敏感度,提高他们根据相应上下文推测词语意义和句子意义的能力,摆脱对外语语法分析的依赖,这样,他们才能有效把握整篇文章的意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尝试“篇章式”的授课模式。对相应语篇的语言风格及文体格式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层次大意,使学生明确各种语篇特点,引导他们考虑文章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语言因素。这样的分析,不仅能分析出语篇的交际目的,还能分析出作者在达到自己的目的时所使用的策略技巧,就会对语篇进行一个多层次的完整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在课堂和课外扩大学生的语用和文化背景知识,鼓励他们进行阅读,获得目的语文化信息,促进对相应语篇的理解:
首先,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应给予介绍。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目的都有帮助,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以及语言使用能力。在阅读篇章开始前,教师应先给学生讲解社交礼仪和风俗习惯方面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其次,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课前预热。教师应该针对文章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关于文章的概括性、总领性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对文章作者的观点有初步的了解。
第三、注重语言知识点的详解。教师在进行完以上两个步骤后,在这一步骤需要对文章的重点句型、语法结构、写作风格、修辞运用手法以及重点单词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练习,对文章衔接方法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应该着重分析在一篇文章中出现大量的代词,引导学生分清楚这些词的指代关系,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和结构。通过这个环节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言语运用能力。
最后,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学生对一篇文章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想给出的一个总结。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差异的体现,对各个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进行详细的了解,可以避免在阅读理解中出现困难和窘境。
总的来说,首先是对话题的关注,速读活动,通过速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含义,对整个篇章有个大致了解,能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识记性的问题。然后,是精读活动。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深层信息,了解各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
另外,学生在进行语篇分析的时候,通过对相应文章的逻辑关系、组织形式、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进行相应的了解之后,就会进行相应的思考,同时会和自己头脑当中原有的逻辑思维进行比较,养成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强调阅读中的语篇教学,并不是就可以说忽略外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语言基础知识(词汇、语法的学习)是语篇分析的基础与前提,离开了基础知识就无从谈及语篇教学了。因此,教师在外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学好文章的语言基础知识。语篇分析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并促进语言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变。因此,将词汇、语法学习与文章语篇分析相结合进行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
语篇分析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对象,认真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日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胡壮辟.语篇的衔接与建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唐青叶.语篇语言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5]谢尧臣.语篇分析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