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农村教师和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2013-04-29 21:21布依艾加尔·西依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幸福感

布依艾加尔·西依提

摘 要: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幸福问题。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因新课程改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及双语教学等新的改革,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挑战。有相当一部分师生特别是农村的教师由于无法排解自身较为严重的压力而导致他们出现厌教心理和职业倦怠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也在呼唤教育需要幸福。因此,当下提高农村教师和学生幸福感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紧迫性。

关键词:幸福感 教师幸福感 学生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230-01

幸福是什么?这个是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由于人们所处环境的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王海明认为:幸福,直接说来,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根本讲来,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说到底,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美的心理体验。[1]幸福是一个动态的仅仅存在于某一时刻的状态。幸福和幸福感是有区别的。幸福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意味着经验者幸福时的心理过程。每个人在从事幸福的活动时都能准确无误地活的幸福感。[2]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也是幸福的职业,幸福感是保证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也就意味着教育本身涵盖生活,因此,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生活、体验幸福的过程。近一段时间,教育上的一些改革给师生带来一些压力。新课程改革,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及双语教学给师生带来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和农村布局调整对老师要求越来越高,很有可能有的老师需要离开岗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因上学距离远和消费的增加有的学生不得不辍学。

1 提高农村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

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不发达,因此,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不高、环境压力过大等影响农村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虽然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与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两者之间很难实现平衡。农村教师的收入和城市教师相比,也就存在更大差距。由于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要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如果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就得投入很大的精力。教学任务重,社会期望高,工作压力大,这些因素都大大打压了农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留守学生”增多、新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教师评价体系的变更,更是加大了本已超负荷的农村教师压力。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复杂,个性明显,管理难度大。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也是幸福的职业,幸福感既是保证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后,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充分感受到教师这门特殊职业的乐趣,领略到人生的快乐。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享受到的幸福。因此,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培养学生幸福品质的重要保证,是教师生命意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教育幸福的必要前提。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带领学生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甚至是创造幸福,教师幸福与否,对学生幸福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内在的幸福体验会通过外在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行为影响学生。提高农村教师幸福感,要满足他们的幸福需要,就要社会、学校各方面携起手来。

2 提高学生幸福感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处于新一代的学生是幸福的。可是,在农村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厌学,甚至有的同学辍学,离家出走呢?家庭、社会、甚至健康等原因都会导致学生当下幸福感的滑落,这些现象的出现,即便是教育,也是束手无策的,如何在教育中找回更多的温暖?通过什么样的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幸福感呢?

学生是处在人一生中的发展时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苦与乐与他们的厌学程度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指数,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要让学生幸福健康的成长。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即乐学,而学生愿意学习的意识与厌学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们的学习动机更息息相关的。现在提倡双语教学,特别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汉语基础差,学习压力大,就产生厌学,甚至辍学,研究表明近几年少数民族从村地区辍学率反弹,开始剧增。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教育怎么能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当然,现在的学生自身也有很多不足。如大部分学生目标不明确,没有远大理想,怕吃苦,认为学习是痛苦的事。其次独生子女在小学初中因家庭环境的影响,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他们周围部分大学生无法就业,导致“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对他们产生了负面作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幸福感缺失。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幸福的美好体验。学生的幸福应该是健康成长的幸福。但在当下教育特别容易走上功利性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歧途,知识、考试、成绩、名次、才艺等不但成了学生生活的主题,也成了禁锢学生当下幸福的枷锁。同时,教师和家长更为关注、强调的是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当下的幸福指数。因此,提高农村学生的幸福感是非常必要的。

3 教师与学生幸福感的和谐统一

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既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学生和教师的幸福应该是达到外在幸福和内在幸福的统一的幸福。教师幸福感与学生幸福感的真正实现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成就的幸福生活,不是以一种幸福取代另一种幸福。教师与学生都是彼此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幸福的教育模式是師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教师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需要。而学生的幸福感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是学生个体生命追求幸福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幸福感的和谐统一,才是真正实现教育追求理想的目标,体现了幸福教育的完整意义。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幸福感和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基础。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建立师生幸福感的基石。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尊重他人、受他人尊重和自尊的稳定交往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从而让师生共同体会教育的幸福,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幸福中感受幸福。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2]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为了提升群众的“生态幸福感”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四大举措提升职工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