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蓬波
【摘要】网络时代下,校报正由“新闻纸”转型成“文化纸”,校报亟需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为高校现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报;文化传播功能;发挥
一、网络时代高校校报的生存危机
随着校园新闻网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校报的传统地位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校报退出新闻传播的主媒介地位,并不意味着它传播能力的丧失。我们看到,经过长期的办报实践,校报的功能除了新闻信息传播及与此相关的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功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文化传播建设。虽然面临着网络的压力,失去了传播新闻信息的主战场,但独特的传播形式和网络所不能顾及的“文化信息空间”使校报找到了新的生存市场。高校校报应当从报纸功能定位、编辑方针、内容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型,实现从“新闻纸”向“文化纸”的转变。
二、影响校报文化传播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
1、从校报传播模式分析。校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相对固定化和程式化,基本上是一种线性传播,缺乏互动。从校报的版面整体设计上来看,不少校报仍停留在非常业余的水平上。版面比较呆板、版式设计上变化少、缺乏对师生读者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从校报内容上看,校报刊登的会议新闻和领导讲话多,来自教师教学、学生生活一线的鲜活内容非常少。在校报报道形式上,主要表现在会议的报道模式化、政策的新闻文件化、典型的报道脸谱化,并且不少新闻语言沉闷,缺乏应有的创意、与师生互动差。
2、从编辑工作分析。在办报实践过程中,一些校报编辑缺乏主动性,使高校校报逐渐从依靠学校党委,演变成了依赖学校党委;从接触学校公文,变成依赖公文;从依靠学校内的资源,变成新闻视野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生活内;从办报习惯于小的版面和版数演变成习惯了低水平的编辑制作。“领导上班翻翻看,老师无事扫一眼,学生随手扔一边”,是高校校报所遭遇的非常尴尬的境遇。从目前来看,高校校报与师生之间存在的隔膜,一方面是校报编辑人员常常感到“无米下锅”,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师生们也认为校报所传递的信息不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同时与校报缺乏必要的沟通。
3、从目标受众分析。对于高校校报来说,它的传播主要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受众,他们对校报的传播效果起到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均是具有较高知识文化储备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选择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性。此外,学生们在校园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就在宿舍和教室,这种人口相对集中的校园环境中,人际传播常常处在主要地位,信息的集散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人际传播来完成,因此高校校报信息、传播的滞后性,阻碍了高校校报与学生受众的信息互动交流。
三、校报文化传播功能发挥策略
1、组织独立,内容整合。校报需要独立设置,并要形成严格的编辑管理制度,确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工作做多做少、业务水平是高还是低,工作态度是优还是劣都要得到有效评价,这会提高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和报纸质量。此外,高校校报在报道模式上要打破传统形式,要挖掘内在潜力,坚持把“办报育人”作为办报的宗旨,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现状。报道内容要少些会议、领导讲话,多些师生活动,报道只有深入到师生中,才能使师生们对校报产生兴趣并且爱看,因此在日常报道中应该加入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元素。校报要围绕学校教育思想观念、学生管理和校风学风等开辟理论学习、文化建设专版,刊载师生们的理论学习、教学工作探讨等方面的见解,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校报应该多策划专题,为师生们提供展示特有的风采和表达内心思想的平台,引领师生们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2、加强策划,特色办报。首先,在进行策划过程中,要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对所选主题进行合理的策划,同时还要加强校报策划的计划性,对校园内突发性或是日常性的事件进行分别策划时,要对版面设计、学生记者的布置、图片选择等进行深入探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进行校报策划可使校报的办报质量更快提升。校报策划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报纸策划到编辑排版属于系统工程,在系统中每个环节都互相配合,能够发挥出整体的效应。从省内各高校的办报实践来看,凡是前期策划做得越周密充分的,出版的校报的质量就越高。因此,出版每一期校报都应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计划,并严格落实,深入采访,撰写高质量的稿件,从对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这将使校报在运作中不断增强其报道力度。编辑们只有加强策划,主动出击才能办出一张特色的“文化纸”。
3、媒介融合,重占主导。首先就是要加强学校重大活动的校报与网络的互动。在校园重大活动的报道中,校报和网络可以联合互动,校报可以以系列、连续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关注新闻事件的发展态势,同时网络以链接、多媒体等方式整合信息,制作网络专题或网页,在网络平台上,师生们可以第一时间阅读文字、图片新闻和在线直播,也可以随时发贴、发微博等形式直接参与新闻媒体的报道进程。在报网融合中要切实加强引领先进文化方向,注重形成校报自身特色,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要传递高校的文化精神,达到报网育人的功能。其次,注重与校园论坛、博客的报网互动。论坛、博客由于具有匿名性与超时空限制的便捷性,已经成为师生们习惯的一种交流方式。在校园里,论坛和博客己成为反映舆论最集中的平台。校报与论坛、博客的报网互动就是要沟通信息,引导舆论。可以以论坛和博客上的热门话题作为校报编辑的选题,采用网友的言论充实报道,校报与论坛、博客同步设置议题,以校报发布权威信息。但同时要注意的是,由于论坛和博客上容易出现噪音和杂音,校报人员应该以个体身份来与网友们互动,疏导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为校报与网络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实施有效的报网融合,并在基础上充分发挥报纸的文化传播功能,这样方可使校报重占主导。
4、贴近师生,增强互动。面对校报,师生读者群体都是相对固定的,他们整体的文化层次较高,接触的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并且都有比较苛刻的阅读习惯,高校校报要满足师生读者们的阅读要求,就要把握住他们的阅读兴趣,知道他们的关注热点和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因此在报道中要注意几种具体的方法:首先在面对突发或重大新闻事件时,要在明确整体宣传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态势分解出若干个新闻点,再有计划的分批在校报上向师生分别刊出,并通过重复的方式找出他们的共鸣范围与程度,从而形成新闻宣传的合力;其次就是致力于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新意,并且掌握新闻的规律性;再就是要针对选题通过策划梳理出前因后果,整体贯通的系列稿件,力争做到相互补充照应。同时,校报在宣传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中更要注意与师生相结合,为更加吸引师生对校报的关注,策划中就要多站在师生的角度立场上看问题和想问题,多以师生校园活动为着力点策划,把师生的关注点和新闻报道的选点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互动性。
【参考文献】
[1]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同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M].南京人学出版社,2007:112.
[2]李亮.论网络冲击下高校校报的发展方向[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3]栗长生,王子彤.论高校校报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