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合一的思考

2013-04-29 14:24汪亚娣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德育

汪亚娣

摘 要 高校德育任务之一是进行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了解自身应该达到的道德要求,理解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但面对社会中的事实,我们大学生拥有很强的知德能力,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但行德能力却很弱,也就是并不将之付之于行,出现“知而不行”、“知行背离”等。尤其是2011年发生的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更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思索与反省,思索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反省人自身应怎样履行为人的义务,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促进社会道德建设。

关键词 知行合一 德育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一、知行不一的表现

德育中的知行合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德育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养成良好习惯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促进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研究大学生德育中的知行合一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德育存在知行不一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第一、知而不行。这一情况是道德生活中大学生存在问题最常见的一种。大学中很多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却很少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比如公交车上遇到特需的乘客,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是要让座,然而我们的现实却令人尴尬。我们大学生一般会乘公交出行,而且一般离市中心比较远。有很多次在公交车上我看到我们大学生在面对孕妇,抱小孩的妇女或老年人站在车厢时他们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全然不顾身边的需要者,极少主动将座位让给需要的人。让座行为也许只是我们大学生“知行不一”的冰山一角,但我们必须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奉行的个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方式,与我们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规范、学校所实施的德育目标存在极大的差距。

第二、知行背离。这种情形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个人主体行为与理性认知水平悖离性。就认知水平来说,大学生的价值观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多数学生认可青年应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应大力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赞赏青年志愿者服务西部、奉献社会的行为;在个人与集体、小局与大局、义与利的关系上,也主张以集体为先,以大局为重。然而,事实是不少学生的人生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知与行严重背离。这表现在:一是远大理想信念受到挑战,行为取向功利化较为明显,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利益,并且在人际关系上金钱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只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需求以及修养素质的提高等;二是当集体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有些学生的行为选择往往是替自己打好小算盘,不顾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本位行为。

第三,行而不知。王阳明曾以主意与功夫来概括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行要以知来范导”。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中,大学生出现了行而不知的怪现象。例如,一些学生表面上遵守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但其并不是出于他本心的道德情感和信念,而只是为了逃避家长或教师的批评、责罚,是迫于外力而为之。这样迫于强制外力而进行的道德行为缺乏真正的道德意义。一旦失去此外在的压力和束缚,其道德行为很可能就会立即减少甚至消失。

二、知行不一的原因

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德育中知行不一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校德育自身存在不足

第一是学校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德育目标未能适应21世纪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要求。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经济快速增长,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中,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并促使其价值追求多元化。然而学校的德育长期坚持一元化的价值导向,如此必然导致知行相离。

第二是德育内容过于理想化、空泛化。理想化表现在高校德育往往看重理想信念、理想人格的高层次的道德思想教育,从而淡化了对基本道德要求方面的教育。空泛化表现在进行德育教育时给学生树立的榜样,一般是有点作秀性质的“裁剪作品”,缺乏公众信服力,而且过高于生活,使学生达不到榜样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从而产生怀疑和排斥。

(二)教育主体自身示范作用的反差

这里所说的教育主体主要是包含教师和家长在内的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和体现者,是德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德育影响的施加者和调控者,在德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可看出教育主体的重要地位。然而高校部分教师德育素养有待提高,师者本身的知行不一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不良影响。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都有言传与身教的职业要求;而对德育教师来说,身教更重于言传,这本身也是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杜威指出:“教师作为一个人或一位学者走出教室,他的学生就可以知道他实际却行的究竟是什么”。一个教师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可能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好的影响。

而就家庭环境中的家长而言,他们的言传身教也会给孩子的品德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家长也做不到自身的知行不一,如自己经常喝酒,打麻将,生活不规律,这样就难以要求孩子形成严谨的生活作风。因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作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家长应从这句话获得启示,在要求学生、孩子知行合一的同时,自身注重自己的示范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自己先做到知行合一,然后细雨润无声般影响学生、孩子,使他们受到正面影响,达到知行合一。

(三)教育客体大学生自身角色意识的弱化和自我意识的强化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是教育影响的接受者和教育效果最主要的体现者。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学校、社会就会对大学生教育客体形成不同的效果期望。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主要是:遵纪守法、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对大学生的期望主要有:明礼诚信、遵纪守规、尊师敬长、勤奋刻苦、有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而现在大学生多为“90后”一代,且独身子女多,他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环境,父母将之视为手心的宝,没有吃穿之忧,以致其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和整体意识,对学校和他人缺乏奉献精神。而且,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越来越只关注自己,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反叛的精神,从心所欲;久而久之,弱化了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总的看来,大学生自我意识在不断强化,而协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却明显在降低。

三、促进大学生德育知行合一的建议和途径

通过对大学生德育知行不一现象的原因探析,要努力探索大学生德育目标、内容和方式改革,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

(一)改革学校德育模式,促进学校德育自身的完善

第一,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德育目标、内容的针对性。增强以提高教育客体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德育的实效性, 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提高实效性,避免空洞教育,有针对性的教学是首要的。其次, 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育客体的思想实际, 设定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 再好的内容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教育自然没有效果。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意味着德育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有所变化。中共中央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 要充实和改进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改革考试方式,完善道德评价体系。作为德育教师, 要认真研究、 改革德育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 通过科学、合理和富有创新的测试,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言行一致, 学以致用。王阳明强调“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反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背离。所以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做到以下方面:在知识和能力方面, 主要考核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独立作业、期末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估, 但考核的试题不应单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而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师应改变“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直问方式, 代之以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和语言来表述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脑, 勤思考, 引导学生领会道理, 联系实际, 发挥潜能。

(二)完善教育主体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其榜样效应

第一,从教师方面来看,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表现为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教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对学生时时处处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言必行, 行必果。”既是一种行为准则, 也是教师的品德修养之一。教师渊博的知识、深刻的哲理、流利的表达能力等固然重要, 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 更具有人格的魅力, 更能深刻地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教师不仅要说得好听, 更要做得感人,其身正, 便能达到“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对学生所提的教育要求要渗入学生意识和行动中,教师应树立自己的行为表率。

第二,从家长方面来说,充分展现其道德践履中的表率作用。孩子和家长一样,都是一个有平等人格的人,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实现与孩子的平等对话,用一种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做到既可以做孩子的父母,又可以做孩子的朋友,真正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交流。不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以自身的言行做好榜样示范,去熏陶、感染孩子,让孩子既做理论的学习者,同时也是行动的实践者。

(三)强化教育客体角色意识,增强其认知与行为能力,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

第一,强化大学生角色意识,增强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弄清自身使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磨炼、打造自己,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做一个有理想信念、讲道德、全面发展并社会相和谐的人,且不断强化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重视其道德行为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是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关键。在纷繁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必须学会思考,必须能够选择,不但思考和选择个人的生活目标,还要思考和选择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途径,使自己能主动、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能有效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实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训练,应加强社会实践。道德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为人们所认识和把握,并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升华。重视实践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发现其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欠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建树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既依法履行自己的权利,更要注重对社会、对他人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懂得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合格学生与公民。

四、结语

大学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大学生道德表现的知行合一。我们应在发现问题、探析原因的基础上,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为起点,以改革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等为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使大学生在社会变化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真正做到道德知与行的合一,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美玲,张益行.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之路径求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3]粱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

[4]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M],广陵书社,2010.4.

[5]高德胜.生活德育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6]鞠文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7]赵祥麟,王承绪编译.[美]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39.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