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荣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亲历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演示;指导;探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73-02
一、示范演示,引领学生参与实验
小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指导,特别是接触新的实验与新的操作时,教师的演示可以为学生提供视觉形象和模仿的依据,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第一印象,会在以后的独立操作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规范操作首先应从教师开始,教师要规范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语言要科学规范。比如:往烧杯里倒入药品时要用玻璃棒导流;使用滴管时,不能只用拇指和食指捏胶头,还要用无名指和中指夹住滴管的颈部,固定滴管后再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胶头。教师只有用规范操作去影响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看”示范、“听”讲解、“做”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学风。
二、有序指导,规范学生参与实验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上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如实验操作时手忙脚乱、实验过程凌乱无序、实验结果频出意外等,这种无序的实验活动弱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实验,避免学生的实验活动凌乱无序,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
(一)指导学生规范设计方案
教学中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往往步骤不清楚或脱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规范地设计实验方案,从而规范实验操作,提高课堂效率。
如科教版(下同)三上《它们吸水吗》,教师提供“谁更容易吸水”的实验设计表格,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我的假设、研究的材料、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时的注意事项、研究发现、研究结果等。然后引导学生口头进行设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需要让他们填写表格,但经常出现这种表格,学生遇到问题就会潜移默化地用这种模式去设计实验方案。到了四、五年级,就可以指导学生动笔写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指导时,教师还是要提供实验方案设计表格,降低学生设计的难度。六年级,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设计,让学生在自主设计中提高实验能力。
(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仪器
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例如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有很多要求,如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再如,在实验开始前要求学生不得随意摆弄实验器材,实验中注意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干净等,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三)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分工要明确
在科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实验和小组合作。在分组实验时,要规范实验小组各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任务,分工要明确,使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探究。如教学三上科学《比较水的多少》时,实验小组成员分工是:一号扶助漏斗和容器,二号倒水,三号划水位符号,四号记录实验结果等。这样的安排就让小组中的四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
(四)指导学生规范有序地开展实验
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时,在学生对哪瓶水最多这一问题争论不休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序的指导点拨:“到底哪瓶水最多,你们准备怎样进行比较,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进行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当学生提出作记号、比杯数、计时等方法进行比较时,教师还应该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追问:“你打算怎样操作,实验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这样处理科学吗?”,使学生明确比较过程中必须控制好相同的条件,做到规范有序地开展实验,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探究的实效性。
三、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参与实验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满足小学生求知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教师要为他们主动参与创造条件。
(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
时间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的探究实验就会流于形式,更不要说有效了。如教学三上《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学生先要观察众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再按物体大小排列看它们的沉浮情况和按物体轻重排列看它们的沉浮情况,最后再对相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和相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相同重量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这一课的实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展开探究,实验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开展实验探究。
(二)为学生提供充分开放的探究空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生活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开展后续研究活动,开放学生探究的空间。如教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时,教师可让学生到外界去测温度、测雨量、测风向;还可带领学生到气象局参观,了解、学习气象局工作人员是如何收集、制作和发布有关天气的消息的。这样的教学突破了课堂时空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让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互相结合。
四、适时恰当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实验
教学中适时的、恰当的评价,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支持,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明确评价指向
课堂评价要有指向性,使学生从中不仅能得到前进的动力,更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评价时教师应该多一些赏识、肯定与鼓励,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感、成就感。如:在学生自主提出探究问题时,教师应给予肯定:“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共同来研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思维表达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多鼓励:“别急,再想想,你一定能说好!”“别放弃,再试几次,坚持下去准能行!”。在学生取得成功与进步时,用赏识的语言:“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敢于向困难挑战,向你学习!”。总之,教师的评价不仅要有激励作用,还要有明确的指向,要能找准学生最闪亮的那个点,通过评价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最终使这个闪光点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营造互评的空间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四上《植物的根和茎》时,为了证明植物的根吸收水这一功能,让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有学生在评价他人设计的实验方案时这样说,“我认为某某同学把小树苗插在有水的瓶子里,过几天测量瓶子的水位变化来证明根是否吸收水分是可以的,但不是很科学,因为瓶子是开口的,水会蒸发。我是这样做的,用塑料膜把瓶口封起来,这样水就不会蒸发了”。也有学生提出瓶子要细长,这样更有利于水位的观察等。通过这样的互动评价,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支持,不但使学生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还学会了尊重与欣赏他人。
(三)提供自评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教学中要提供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实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如在课的结束阶段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有的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说:“通过学习,自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发现了自然界有很多奥秘”、“懂得了一些科学道理”、“我觉得科学课真有趣”。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实验,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