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堂学习资源的分析

2013-04-29 00:44钱芳婷
关键词:学习资源开发信息

钱芳婷

摘 要: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指导下发生认知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身心发展、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活动中,学习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注意课堂学习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能力,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发展水平。

关键词:课堂;学习资源;信息;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05-06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实施教学,学生与周围信息、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发生认知活动和技能形成,身心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发展。这个过程中,学习资源起着重要作用。

一、对学习资源的认识

什么是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可供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是学习者使用的能帮助和促进进行学习的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资源可以多种方式和形态存在。例如,学生使用的教科书、计算机、实验器材;又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及其对应的精神现象也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学习者不但从学习资源那里获取了学习的信息,也利用学习资源进行了劳动与技能方面的锻炼,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在学习者学习的环境中,是否存在优良的学习资源,对他们脑力、体力、心理的发展具有很关键的意义。失去学习资源,学习者的认知学习就是“无米之炊”;没有学习资源,关于体能与技能的锻炼可能就是“无的放矢”;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学习不匹配,他们的学习就可能不成功,他们的发展就有可能达不到社会要求。

二、课堂学习资源的形成与特点

小学学生的各类学习一般是基于学校进行的,我们所说的课堂学习资源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以被学习者直接运用产生学习结果的因素及条件总和。这里的学习结果是指通过学习活动,学习者的脑力、体力、心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包括了他们的知识、技能、能力、品质等等。

课堂学习资源有两类:

一类是“有形的”、已经存在的。这一类学习资源通常是凝聚了人类的智慧、经验和总结,是人们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对事物及其发展进行科学的描述与模拟。例如,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内容)、实验设备、体育器械;或者是已经存在的事实、样例,例如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赞扬的英雄事迹、向同学展示的鸟类标本等。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它们进行了思考与选择,将它们确认。教学实施时,它们就成了学习者课堂的学习资源。

还有一类是“无形”的、再生的。这一类学习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发生的事情及对应的精神现象形成,往往对学习者的心理(品德、意志等)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首先,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例如,教师的举止、教师对学生的欣赏、教师对问题的解决、教师的才华等等,会在小学学生中产生印象,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作用。

其次,课堂是一个集体活动的特殊场所,学习者在这个特殊场所中发生了学习。伴随着教师、同学和课堂教学情景,个别学习时不能发生的一些心理现象和行为在课堂的集体学习中发生了:如集体荣誉感的形成、竞争参与的渴望、归属感的发生等等。这里面肯定有促进学习的东西存在,是学习资源之一。

再次,课堂是一个信息交流互动的平台,它具有发散性的一些特征。例如,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会有多方面、多种类、多性质的反应,这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的,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又会启发教师的新思考。在这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解题方法,出现新的思考角度,这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又如,课堂中发散性的思维、思想的交流、问题的争论往往又引出了新的观念和认识;这种新的东西,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成果,也是极其宝贵的学习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课堂的开放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此类的学习资源将会越来越多。

综上所述,课堂学习资源有这样一些特点:

1.课堂的一些学习资源仅存在于课堂教学的特定环境中,离开课堂,有些资源无法形成。如,课堂集体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这一项学习资源就仅存于课堂教学中。又如,课堂上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特别的心理场,产生一种驱动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一项学习资源也仅存于课堂教学环境中。

2.课堂学习资源的来源很大程度受教学的制约,在教学设计时受到教师选择的控制;在教学过程中既受到信息互动强弱的制约,也受到教师对其关注度的制约。教师越关注的问题,师生研究越深入的问题,它所产生的学习资源就越多。

3.部分课堂学习资源是师与生在课堂教学中将资源信息经思维加工后形成的新信息的产物。如学生的一些有价值的创新就明显突出了这一特点,也体现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4.学习者之所以有集体荣誉感、竞争感这些求进步的意识,是因为特殊的学习资源起了作用。这些学习资源的形成基于群体,即只有在集体活动中,这些学习资源才会产生,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

5.课堂学习资源本身具有一种能动性,再生学习资源是学习者通过自身的信息加工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对于该类学习资源,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利用得好,就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高的价值。

可以看出,对课堂学习资源的把握与教师的认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课堂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完善

学习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最大化实现各类学习资源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以下提供一些参考。

(一)课堂学习资源的开发

1.创设有利的自然环境和教学环境,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就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师在教室布置时,首先要保证教室的干净、整洁、有序。这一方面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会意识到干净整洁的环境的重要性,更容易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布告栏和墙面的布置。可以张贴一些激励学生的语句,也可以制定一些班级条例,起到提醒作用。或者让学生写下自己本周或本学期的目标贴上去。当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懈怠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随时的教育。这些有形的学习资源,能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存在的条件,对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很大的影响。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中人际交往的心理环境。它是由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组成的。它像“力场”、“电场”、“磁场”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个激励场。教师要积极营造这种有利的教学环境,通过课堂上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来促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有效的教学环境的建立。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

其次,教师要充分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学生感受到的教师的信任和关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驱动力。

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的那种老师一人讲、学生众人听的单调信息传递方式,营造“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的交流探究中,完成对知识的输入。在这种“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成功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转化为学习资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选择确认,精心准备合适的教学方案,使之成为与学生相匹配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更大的提高。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时,教师可适当调整:如,人教版数学二(上)统计课,有一题练习题是“下表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要求完成以下几个小问题,并且绘出统计图”。学生面对这些数据,感觉很陌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记录本地区一个月来的天气情况,可以让学生每天记录,也可以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去气象局以采访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自己记录下的数据时,很感兴趣,分析这些数据时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又如,当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视情况适时调节。比如,在课堂上可减少简单的计算题,多安排时间做一些较难的数量关系的题,举一反三的练习,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其次,要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情景作为一种无形的学习资源,能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感染下,全身心投入课堂。

教师要有意识的开发符合特定课程和特定学生客体的教学情景设计,运用实物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景。使抽象平面的课程内容变得形象鲜明、美感丰富。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教师更容易通过情感的抒发、渲染来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主动投入于课堂,并更有效的内化知识、升华情感。

如李吉林教师在教授《草原》第一段时,引导孩子们抓住概括全段内容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用优美的语言,启发他们想象整个草原上是一望无际绿色的海洋。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仿佛来到了草原,亲身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教师以自己的描述,在孩子们眼前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使他们产生清明的意象。

教学效果表明,合适的教学情景本身有着较强的情感感染性,它能诱发学生产生联想,激发情智,使学生学的兴致盎然,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让教师有策略的评价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热情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在目前的小学课堂上,许多评价语没有发挥其本应有的积极作用。教师的评价语单一、浮泛。“你真棒”、“你说的真好”等公式化评价语出现频繁。这类评价语听起来更像是教师的一句有口无心的敷衍,学生自然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积极信息。教师要充分重视评价语,对课堂评价语进行有效开发,使之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

首先,教师要树立“有效评价能极大促进学生发展”的观念,充分意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坚决杜绝随意评价和浮泛评价。教师要利用灵活多样的评价语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同是出自于内心,是喜爱自己的一种外在表现。学生受到这种心理暗示,会提升学习的信心,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其次,教师的评价要深入。不仅仅有知识性评价,还要注重品德性评价。如,一节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测量一个漏水的纸杯在10秒钟内流掉的水的体积,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将浪费多少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正确:如果水龙头以相同的速度滴水。那么一小时就浪费2.1升水,一天就浪费50.4升,一星期就浪费352.8升,一个月就浪费1512升。

而一位同学的想法是:“我居住的地方水价是1.6元/吨,那么一个月就浪费了2.42元。一个家庭如此,那两个家庭、三个家庭……专家估计,中国10年后将缺水,30年将严重缺水。保护水资源应该从拧紧水龙头开始。”执教的教师听后,立即对这位学生进行了热情的表扬,表扬了他的责任心,并让全班同学以他为榜样,树立节水意识。

正是这样恰如其分且及时到位的评价,让学生的思维从单纯的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体会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一些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可以看出,教师有策略的评价这种学习资源,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堂学习资源的利用

1.利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近年来,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课堂带来了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合作学习中隐含的学习资源是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它。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为多。不同的孩子,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鼓励每个孩子在小组中积极发言,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话语权都要维护和尊重。学生除了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外,还有机会倾听他人的见解,意识到各种各样观点的存在,弱化他们自我中心的思想。在小组中,学生们不同观点的交流,促使学生对此问题形成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各种思想的碰撞,也能激发出更多观点和灵感。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理解、合作。教师要适时地点出这几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和总结,让学生明确这样一些好习惯好品质的重要性。

当一个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发言时,教师要提醒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代表一种尊重,对他人尊重,就是对自己尊重。教师要以认真倾听的人为榜样,将他作为学习资源,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使所有学生都有尊重别人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养成善于倾听、善于理解、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在稳定的四人小组中,学生也更容易形成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利用教师影响力和群体感染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的课堂行为,不听课,在纸上乱涂乱画,游离于课堂之外,甚至喧闹,干扰其他同学,顶撞教师等,这对他们本身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都是相当不利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般处理是不理不睬或是当堂批评教育。这样的做法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却是治标不治本的。这样的方法只是对学生进行了行为矫正,并没有从心理上给以辅导,情感上给予感染。经多次例证发现,课堂上的某些学习资源能有效促进学生,尤其是有不良课堂行为学生的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并使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这里的学习资源,一方面是教师影响力,即教师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在一堂课中,教师要设置适合各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回答,给予学生肯定。学生获得的成功体验就是一种学习的驱动力。当学生自觉自愿投入于课堂中时,也成为了其他学生的榜样。其他学生受到了他的良好影响,他自己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会将自己的“榜样”形象更加牢固的树立。依靠这种策略,对学生进行鼓励,不只规范了他们的课堂行为,对他们的后续发展也极其重要。

另一方面是群体感染力。利用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感染,从心理上使其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课堂是一个集体活动的场所,群体感染力是其特有的一个重要学习资源。学生处于这个课堂群体中,必然会受其影响。教师要利用并扩大这种积极影响,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群体中获得提高。

一般地情况下,我们会以一个大组作为一个群体单位,将每一个学生纳入这一群体单位中,并强调其他成员的积极表现对此群体的积极影响。此荣誉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归属感。一旦学生认定他是这一群体中的一员,与这个群体荣辱与共,就能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有不良课堂行为的学生来说,他会克制这种影响群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并努力向这个群体的平均水平靠拢。而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他的积极努力为这个群体带来了荣誉,他自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并更愿意为群体继续做出贡献,以此促进他不断地学习提高。

另外,由于群体成员都是同学、同伴,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是巨大的,每个学生在群体中都有竞争意识和对成功的渴望。当同伴尤其是基础相差无几的同伴表现优于他时,他会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同伴之间形成的良性竞争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同伴之间的鼓励和竞争,也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效。教师影响力和群体感染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对学生的归属感、竞争意识、群体意识等社会化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这里,特别注意到它们能对学生在情感领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既然学习有发展有进步,那么,这个过程中肯定有特定学习资源的存在!

3.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转化为“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犯错在所难免,这是认知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教师应以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错误,运用教师的智慧,将这些错误转化为有利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错误,通过科学的利用转化,使之生成为一种“学习资源”。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教师预设让学生自主发现某一组的规律,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3倍,而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结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乘法的角度思考时,班里一个数学佼佼者发现了一个与教学预设大相径庭的答案。如果教师为了教学进度立即给以否定,直接引出正确答案,学生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其意义。

教师最正确的做法是,从这些原始生成的“错误资源” 出发,将错就错,寻找教学推进的生长源,并因势利导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教师先让学生对这个回答进行讨论,然后出示另一组数据,找找共同的规律。经过小组探究,学生终于自己悟出“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的奇妙规律。

教师合理利用 “错误”,体现了一种“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的教学观。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念,教师针对学生的意外回答,能顺着“错误”延伸下去,让他们自己得出矛盾的结论后心悦诚服地放弃原先的观点,使学生深刻建构知识的本质内涵。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推进价值的错误,科学地利用并转化成珍贵的学习资源。

(三)课堂学习资源的完善

在课堂的教学进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能会表现出手足无措,导致学习资源的很大一部分浪费。教师要对这些类型多样、作用极大的学习资源进行提取、整理并完善,使之真正能被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如何对课堂学习资源进行完善呢?

1.整合多种学习资源的组织类型。学习资源的组织类型多种多样,有形的学习资源组织类型主要分为多媒体(包括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课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优秀教学案例、文献、网络课程等,能对学生的认知产生积极影响。无形的学习资源的组织类型主要是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情感交流等,主要对学生的情感升华产生积极影响。

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学习资源的组织类型, 相互之间联系与促进,使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如语文二下《揠苗助长》的教学。这则寓言生动有趣、寓意深刻。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单从文本入手是难以体会寓意的。教师首先应创设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动画将文本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有形的学习资源组织类型(小动画)中,学生们看到了庄稼人在烈日下拔苗的场景,通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人物表情来体会他的筋疲力尽。也看到了第二天禾苗全部枯死的情景,虽是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学生们直观感受了拔苗前后的强烈对比,自然而然地对文章的理解就深了一层,隐含的寓意也呼之欲出了。

无形的学习资源组织类型让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尊重。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让他们体验了愉快学习,奠定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喜爱。

整合多种学习资源组织类型,能极大地增强学习资源的利用。

2.让学生对学习资源保持高度的觉醒和敏锐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依然有很多学习资源被忽略,致使学生丧失许多提高的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学习资源的积极作用,教师的有效引导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本身对学习资源的敏锐感,使其主动发现并加以利用。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他对知识的需要就越强,就越会关注课堂上的信息。因为需要,所以关注。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寻找课堂中的一切有利因素,即学习资源。

其次,要让学生有获得学习资源的成功体验。学生首次发现并利用某种学习资源的时候,可能是无意的,偶然的。教师可强调此次发现学习资源的意义和作用,并对此学生进行表扬。学生有了这一次的成功体验之后,会有意去关注类似的情况以期再次发现并利用学习资源,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敏锐感就会提高。

最后,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一起开发利用学习资源,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熟悉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对学习资源越熟悉,其敏感度也越高。在不断的发现和利用中,强化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认识,包括类型、出现的情景、表现形式、效果等等。学生熟悉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学习资源并进行利用,也会自动生成一些学习资源。

四、结语

学习资源在课堂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因素中,也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能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教育和潜在的影响,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有效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资源,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学习资源,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对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资源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体能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2]徐世贵.素质教育与优化课堂设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顾明远.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黄爱华.怎样上出好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6]顾 春.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万 玮.班主任兵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朱丹丹.读懂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0,(2).

[9]黄金海.在数学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的评价观[J].小学教学参考,2010,(2).

[10]陆 利.谨防课堂评价跌入误区[J].基础教育参考,2010,(6).

[1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12]赵 勇.教育技术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Gary D.Borich & Martin L.Tombari Educational Assessment for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4]david whitebread The Psycholog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5]Robert E.Slav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 Practic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开发信息
订阅信息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