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到爆发

2013-04-29 05:30李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喜福会他者身份

李薇

摘 要:谭恩美是亚裔美国文学圈中最重要的亚裔美国作家之一。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于1989年一经出版大获成功。这部小说主要围绕一个母女的关系主题展开,从冲突不断走向融合。本篇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后殖民女性主义来研究分析整篇小说。以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母亲和女儿如何从被殖民和被压迫到自我觉醒。

关键词:《喜福会》 后殖民女性主义 他者 身份 打破沉默

谭美恩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白人居多的奥克兰城区,她是一名美籍华裔作家。谭美恩在1986年第一次造访中国。回国后,她仅用时四个月完成了第一部作品《喜福会》。1989年,小说一经出版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纽约时报上连续九个月蝉联最畅销书籍排行榜冠军。之后,她提名了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评书奖,并获得了英联邦金奖和海湾地区图书奖。1993年,《喜福会》被好莱坞制作人改编搬上银幕并取得了喜人的票房。

表面上看,《喜福会》主要讲母女关系。其实它也谈到了主人公身份的迷失,亦被认为是一部四对母女为认识自我和种族身份而作斗争的作品。四对母女分别是:吴素云和吴精美,龚林多和薇莉龚,莺莺圣克莱尔和莉娜圣克莱写完《喜福会》之后,谭又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如《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官》(1995),《正骨中的女儿》(2001),《救鱼出水》(2005)等。2003年,她又发表了散文集《命运的反面》。由于她的生活背景,她对华裔美籍女作家被边缘化的现象有着十分深入地了解。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母女关系的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逐渐赢得广泛的关注(谭,2009)。谭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谭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发表打开了大门(张子清,2002)。

一、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也被称为后殖民时期批判主义,它表现了宗主国和前殖民地的关系(孙英,2009)。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是少数派的代表。它们都反对特定的压迫,但前者反对男性统治的世界,后者反对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即是女权运动的产物,也是其理论的结果(李京,2010)。它发源于女性主义批判,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种族背景使之与主流的女性主义批判不同,它遵从的是一种强调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女作家作品个性研究的社会和历史批判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判有三个特征:对文化霸权的批判,对后殖民时期言语表达的分析以及对非殖民地化的决心。它鼓舞了第三世界中的妇女和少数派民族去抵制文化霸权主义,也促进了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非殖民地化(罗刚和裴亚莉,2000)。

二、《喜福会》中母女的沉默

1.性别歧视下的母亲和中美本土传统文化 在中国,女子出嫁前是父亲的财产,出嫁后又属于丈夫。在旧中国,男人可以享有一夫多妻制,而女人一生只能跟随一个男人(顾洪明,1998)。女人往往被当作是男人的附属品而不是完整独立的人。安美的母亲被一个富人强奸,做了妾。母亲成了家里的一大耻辱被赶出了门。母亲嫁入豪门后也没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做的每一件事都受监督。

母亲林多只有十二岁的时候便许配给了黄太太的儿子。她长大后也只能接受被安排的命运。“你知道黄家人是怎样给我灌输他们的思想吗?我把天玉当作神,把他的意见看得比我自己的命还重,把黄太太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毫无条件地服从她”(谭,1989)。可无论她尝试多大的努力,她依然被当成仆人,她卑微的身份决定了她的地位。她不能辩解,因为她承诺过母亲要做一名服从的妻子,这是旧中国童养媳的一个典例。

莺莺出身于有钱人家,她从小被告诫女孩子不能有私心,不能提要求,别人说话的时候只能旁听。四岁的时候,有一次过中秋节她听到月亮女神说:“女人是阴,情感泛滥并充斥于黑暗的内心;男人是阳,用真理的光芒开启我们的思维”(谭,1989)。女人比男人低下的现象随处可见。尽管莺莺出身于贵族,却仍然不能逃脱婚姻包办的悲剧。她的丈夫就像一个恶魔,把她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成天在外面拈花惹草,最后抛弃了她。尽管后来与一个美国人再婚,她却不能拥有自己的名字。这段婚姻也没能改变她下属般的地位,她遭受着来自男性统治社会的压迫。

2.美国文化霸权主义镇压下的母亲形象 母亲们有耐心,独立有智慧,意志坚强。在美国,她们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向命运发起反击。她们使自己摆脱中国守旧的文化,但是,她们并不能随心所欲。莺莺刚到美国的时候,由于当时禁止美国公民与华人结婚,她被拘留在天使岛移民局长达三周,释放后也还是被当作难民。尽管说着不连贯的英语,但她们依然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伤痛。出于对处境的不安,她们决定举行派对来假装庆祝新年,给派对取名“喜福会”。

3.被美国本土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边缘化的女儿及大男子主义 美国移民的下一代并没有被祖先文化和主流文化接受。黑头发和黄皮肤决定了她们融入美国社会的艰难性。不论她们多么想成为美国人,她们总是被模式化为“他者”。女儿们坚持认为自己是美国人,美国才是她们的家乡。她们看重美国身份和美国式的价值观,这也造成了母女关系的疏远。女儿们认为母亲们穿的中式裙子很滑稽,穿上它们去参加派对又显得怪异(谭,1989)。女儿们坚守自己的美国式价值观,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美国人。尽管她们能讲流利的英语,有着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并且过着美国式的生活,却也难免被模式化为“他者”。露丝一开始便被特德的与众不同吸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特德的母亲是从纽约的塔里镇移民过来的,而不是中国的天津。特德母亲担心特德娶中国女孩为妻会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婚后,几乎家里的每一件事都是特德决定的,他们以前经常一起讨论问题,但他们都知道迟早都是这句话:“特德,还是你决定吧”。露丝从未反对过,她把注意力放到眼前的事物,好像她活着就是为了取悦特德。

对于一个一直提倡男女平等的国家来说,莉娜的婚姻也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她和丈夫都是建筑师,莉娜帮助哈罗德发展事业,他们过着一段看似很公平的婚姻,但却要平分生活中花的每一分钱。他们的婚姻一点也不和谐,莉娜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认为理所当然。

4.殖民化工具英语统治下的母亲和女儿 母亲不流利的英语妨碍了她们与外人的交流,也因此与女儿建立了隔阂,她们用着不太流利的英语解释,女儿们觉得她们愚昧无知。精美抱怨和母亲交流很困难。“我们相互翻译自己说过的东西,我好像每次听到的都要比妈妈实际说的少,而妈妈总是听到的比我实际说的多”(谭,1989)。有一次,精美问她母亲犹太麻将和中国麻将的区别,母亲用英语解释说:“犹太麻将,只用眼睛看牌”,然后用中文说:“中国麻将,必须用脑子,你必须警惕每个人打出的牌,还得记住。如果都不好好玩,那么变成了打犹太麻将,还有什么好玩的呢?都无技巧可言,你只是在看别人犯错”(谭,1989)。莺莺在美国的生活并没有比在中国时好。语言成了她和女儿之间最大的障碍,她们也因此缺乏交流。在女儿们的眼中,只有英语文化能代表她们的美国身份,但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大背景下,她们都没有发言权。

三、打破沉默

西蒙娜·德·波伏瓦(1998),法国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奠基人,在其著作《第二性》中,她提到顺从即是让步;女人只有通过寻求自我解放才能拯救自己。林多两岁的时候命运就被注定了,但她从未放弃为自己找寻出路,即使后来去了黄家她也没忘记自己的身份。后来,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来摆脱这段包办的婚姻而不违背对家人的诺言。

在中国母亲们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窘境,她们却用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困难并过上了新的生活。母亲们鼓励女儿们自立,从不给他们灌输女性低下的思想。她们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女儿们去做出正确的选择。莺莺一直都没有告诉过莉娜在她中国的悲惨经历,然而,在看到莉娜婚姻的痛苦时,她终于鼓起勇气将一切都告知了莉娜。她在故事中找回了真实的自我。安美的妈妈反抗而死,安美也因此变得坚强。露丝的婚姻面临威胁时,她鼓励露丝努力争取权利。

在《喜福会》中,这些母女不得不面临来自帝国内部的殖民主义和男性统治的双重压迫,但她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便困难重重,她们依然坚定地找回自我并实现自我。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争取新生活。在她们追求幸福未来的同时,母女关系也得到改善,她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到头来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赛义德.谢少波等译.赛义德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 林静.边缘他者的无声抗争——解读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其隐喻内涵[C].曲阜师范大学,2010.

[5] 刘晓红,万永坤.谭恩美成名作《喜福会》研究二十年回顾[J].时代文学,2009(12).

[6] 罗钢,裴亚莉.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与批评[N].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7] 孙莹.《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N].鸡西大学学报,2009(2).

[8] 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9]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超越政治和族裔的美国华裔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 郭萍萍.美国文化中的中国女性——当代华裔妇女的困境与自救[N].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度教学(教改)研究项目重点项目(JY2012012)资助

作 者:李 薇,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编 辑: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喜福会他者身份
跟踪导练(三)(5)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