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语句与谚语在英文著作中的汉译与效果欣赏

2013-04-29 05:14刘晓英
作家·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谚语语言艺术

摘要 特殊语句和谚语在文字艺术领域中独占一席地位,它与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语言的精华。它以精炼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仅只是一种文字现象,更是一种艺术文化。这种效果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文中,都可领略其浓厚的文化情结。在英文著作中,谚语以及特殊语句的使用无疑给文学作品红袖添香,而在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中,我们将通过文化渗透、情感融合以及时代传播,来体会语言文字带来的最初的那抹惊艳。

关键词:特殊语句 谚语 文化渗透 情 感融合 时代传播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

1 历史的传承和渗透

每个文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情结,记载着属于自己的历史足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的暗自无奈,司马光的“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的扼腕叹息,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潸然泪下。这些带着历史记忆的词句向文人墨客们扑面而来时,很容易使人徒生兴亡之叹。

这些文字在英语中也是如此。英语中的谚语和特殊语句作为一个文化背景的载体,包含了某个时期内的历史感情,承载了时光所赋予它的使命,当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被镌刻在这些精短的语句,它们最大限度地使历史再现,并将历史上数不尽的兴叹传承,无论欢笑或泪水,都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

在英文著作中,谚语和特殊语句也被一再地使用,在《哈罗德曼游记》的汉译本中,将特殊语句简洁而押韵地译为:“何处是亚述,希腊,罗马,迦太基?”“疆土变成了沙漠,好梦成空。”当古代文明开始渐渐在历史中淡去光影,一代又一代不停地更迭,帝王俯视自己脚下的每一片土地,原以为迎着朝阳便会一直繁荣,而世事如梦,好梦也成空。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伟大帝国的悠长投影,映在简朴却不简单的文字中,沉默着不说话。这是特殊语句的独特魅力,也是所谓的译笔生花。

《圣经》写到:“When Greek meets Greek,and then was the tug-of-war.”我们很庆幸的是,作者没有直译地把它译为“一个希腊人遇见另一个希腊人”,而是通过意译和归化译为了“两雄相争,必有激战”。当希腊人不败的神话已经被历史风干,留下的不只是单纯的批判或颂赞,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历史的提醒和继承。而这样的汉译,才更能留给我们更多的艺术享受。

当这些谚语和特殊语句成为历史记忆的时候,每一个文字都不应该被遗忘。

2 文化的差异和交融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因为地域习俗的不同,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如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西方基督教盛行的社会,他们所重视的是“人性本恶”,认为“己所欲之,亦施于人”。在中国的谚语中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在西方英语对狗的偏好从谚语中多可见,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出头日)”。中西方对文化本身就带有与生俱来的不同理解,在这种相异情况下的翻译,有时候也难免会陷入一个循环的圈子里而得不到证明,也就是归化法和直译间千百年来不停的争论。

差异永恒存在,但是文化的差异不应该成为文明交流的障碍,汉语中的浪漫情怀从来不惧时间、距离以及任何差异性问题,无论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抑或是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传统文化都在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交流不过是“风波易迢递,千里如咫尺”,文化就算是跨越时光、距离的沟壑,当英文变成汉字符号时,经过译者匠心独运的交融和容纳,也一样能沉淀出自己的独特味道。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直译是“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而中国人有句话是“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两者似乎是存在着一定矛盾,其实不然。我们观之莎翁此书的语境,便可发现,莎翁此话是在强调非能者的自傲,而中国的谚语是在强调能者必被认可。译者在翻译时会在此句后加上“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来承接,我们似乎可从中体会汉语谚语中“半缸水叮咚响”之意。而中国的这句谚语,莎翁的另一句谚语亦可很好的解释,那就是“就算玫瑰不叫玫瑰,它的芳香却依旧”。中英文谚语的交替理解,带给我们的其实更多的是美的感受和一种释然。

这些差异给了我们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或淡薄或迷惑,但也许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当我们真正将英语透析的时候才愈发地感觉隽永而深刻。

二 情感交融的艺术表达

1 与作者及人物情感的相互理解

在文学著作中,语句的使用免不了和故事人物产生一定的联系,也可以说,这些语句的存在本就表达了被作者蓄意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们相互影响着,又在著作故事中相互慰藉。如《水滸传》中“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宋江的豁达,《红楼梦》中“淡极始知花更艳”的薛宝钗勃勃的野心,《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崔莺莺的无奈。这些语句在表达一定的人物性格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心绪,让读者更能理解作品中所传达的微言大义。

首先,谚语和特殊语句的巧妙翻译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大致轮廓。在英文小说和戏剧等著作中,它们提纲挈领,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构建人物的最初形象,为之后的细节刻画和描写埋下伏笔,贯穿全文始终。无论人物是“行动处如弱柳扶风”的黛玉似娇美,抑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乖张不羁,无论人物作何姿态,在它们的渲染托之下,言简意赅、熠熠生辉。

其次,谚语和特殊语句的巧妙翻译有助于抒发人物情感。行为特征和情感表达是塑造人物的两种基本方法,特别在短篇小说中,受篇幅的限制,作者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渲染人物间的对白,此时就需要发挥谚语或特殊语句的简短、明了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有一段深刻的心理描写。在李健吾的译本中为“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而在其他译本中亦有译为“她爱海,仅只爱它的狂涛怒浪;她爱青草,仅只爱那点缀于废墟之间的青草”,我们无法证明究竟哪一种译法更好,而当一段简单的“love”特殊语句被李健吾不仅是直译,更运用汉字技巧将“爱”叠加,我们更能体会到爱玛心中的偏执和属于她自己的浪漫。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死的时候痛哭不已,作者与人物情感已相融,而译者的情感融合能将爱玛的爱真正刻画,才是真正的经典。

最后,谚语和特殊语句的巧妙翻译有助于引起读者共鸣。《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典谚语“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深入人心。《簡·爱》、《呼啸山庄》、《红与黑》的经典汉译也耳熟能详。这些语句串起的是我们初初懵懂的柔情岁月,经过译者与人物及作者的心心共鸣,书里的情感触发着我们内心最隐衷的机关。我们为主角的情感聚散感动落泪,也为这些被译成汉字的语句倍感倾心,无论多少次翻阅,它们仍在记忆里静静地闪烁着微暗的光,从这一角度来说,谚语和特殊语句也是造就经典著作的方法之一。

2 与生活记忆的交融

文字是艺术,也是生活。我们在文字中可以体会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悲欢姿态。在中国的文字故事里,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有“白云飘兮轻若絮,生如梦兮淡如云”的飘逸淡然,“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对故土的回望和大地广博的感叹。

这些文字以一种沉默的姿态在潜移默化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与这些文字产生一种似有似无却又不可或缺的联系,我们无法否认我们正在这样的一种文字生活中领悟生活的魅力。英文谚语也将西方英语世界中人们的感情、人们的生活融入其中,经过汉语文化的再次如浪淘沙般的提炼,我们也感悟了文字带给生活甚至生命的艺术。

在西方经典文学著作中,这些特殊语句和谚语的运用给文本带来的灵魂性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例如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在梁实秋的译文中有“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这样的翻译融入了中国文字的美感而不单单是英文中自带的简洁。岁月就这样流逝,被年少的女子亲吻过留下的痕迹的就像青春一样,甜蜜而令人心动。时光是易逝的,我们在译者的笔下似乎嗅到了青春的余香,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汹涌决裂,亦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无言叹息。译者带给我们对英语特殊语句和谚语的认识不光是简简单单对岁月易逝的感叹,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

对生活感情的集中体现在莎翁的《哈姆雷特》中也有更深刻的表达。莎翁写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汉译经典翻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经典译文将哈姆雷特对生命的痛苦、怀疑清楚地表达出来,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非常犹豫是应该“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从此就义。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不断追问。

译者的妙笔生花将英文中的经典再次解读,对无论是生活还是生命的体悟都带我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论生活的形式怎样变化,这些文字都以最深刻的形式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也许不是经典,却不可取代。而译者的功能,便是将它们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生活中刻画,带给我们最真实和最珍贵的享受。

三 时代传播下的艺术表达

文字在时代的变迁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化不是固步自封的,在时代不停的更迭中,文字的作用也随着其变化而变化。但其本质的作用——传播信息本就不会变,而且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不断地更新其传播信息的功能。

而英文著作中的谚语和特殊语句,作为文字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应具有这一功能,在翻译中也不应是局限于民族、地域,应该与更多的文化交流、互补,并且更应该将这种功能在社会中放大,使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人类情感都能得到传承和发扬,从而达到一种时代传播的功能。

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一笔——《圣经》,它被翻译成两千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其中汉译本便有数种译本,它的魅力在无论中外都发出独特幽香。其中一句谚语被译为:“时间是个多才多艺的表演者。它能展翅飞翔,能阔步前进,能治愈创伤,能消逝而去,也能揭示真相”。时间无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过去的时间不会消失,却能慢慢淡化记忆,一切的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都在它的黯淡的光影里沉默着,等待着未来的开启,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再相逢”。它给我们传播的不仅是历史的真相,更多意义上应该是人类逾越时间鸿沟的文明、情感以及灵魂的交流。因此译者的使命便不仅只是与文章达到合一,而更要与时代达到合一的境界。

《新约》中有还有一句经典的特殊语句被译为“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当耶稣的光在黑暗中熠熠生辉,接受他的人将永生。译者将文饰以增韵,充分发挥文学创作才能,将基督教神学的核心思想描摹。还有一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句话的汉译本使多少人成了基督教徒,便足可显现它的魅力。爱永不止息,爱的魅力也将被时代传播,一代又一代。

四 结语

谚语和特殊语句带给无论是文学世界还是人类文明独特的美感和享受。无论是对文化的渗透、对情感的交融,还是对时代传播的致敬,它都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雄伟的文明画卷。这画卷里,或是历史的雄辉壮阔,或是情感的柔情似水,还是生活的平淡真切,都被刻画在这些语句的光影里,沉默着,不说话,却散发夺目光芒。当汉语文化在这个世界被融合,我们看到的,是文字带给我们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华田:《跨文化交际学视野下的英语谚语汉译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 张颖:《略论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和翻译》,《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 莫爱屏:《话语与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魏彩霞、刘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特殊语句及谚语的翻译》,《芒种》,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刘晓英,女,1970—,内蒙古赤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工作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谚语语言艺术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说说谚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