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乐美》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精神内核

2013-04-29 13:41常捷
作家·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唯美主义王尔德奥斯卡

摘要 《莎乐美》作为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戏剧是以康德和约翰·罗斯金等人的思想为哲学基础的。《莎乐美》反映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世界观:形式就是一切;艺术与时代相对立;艺术是非道德的;是生活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

关键词:《莎乐美》 奥斯卡·王尔德 唯美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取材于《圣经》的《莎乐美》

英美文学起源于“二希”,即希腊罗马神话和希伯来基督教《圣经》。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均可以在古希腊文化遗产或基督教思想体系中找到文化源泉。王尔德的著名喜剧《莎乐美》(Salomé)就取材于《圣经》故事。在《圣经·马太福音14》中,与莎乐美相关的部分讲的是先知约翰触怒了希罗底王后。狠毒的王后伺机报复,当她发现丈夫希律王对自己的女儿莎乐美心存爱欲时,便利用希律王的这一男性弱点,提出如果希律王不处死约翰,就不让女儿跳性感撩人的七层纱舞给他看。迫于妻子的威胁和这香艳舞蹈的诱惑,希律王只好答应处死先知约翰。圣经故事《莎乐美》歌颂了伟大、圣洁、无畏的先知约翰对上帝真诚无私的爱。

《圣经》是一个文化载体,是许多西方文学家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取材于《圣经》的歌剧《莎乐美》是英国剧作家、诗人、散文家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于1891年在巴黎用法语完成的,后陆续被译成英文、德文等多种文字。此剧一经公演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歌剧并不是《圣经》故事的模仿物和衍生物,它的故事内容与圣经故事大相径庭。王尔德创作这部歌剧也绝对不是为基督教歌功颂德,而是描写女主人公不顾一切地追求瞬间美感享受的满足。歌剧中有四个主要人物:先知约翰(John the Baptist),朱迪亚的王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王的续弦(Herodias),王的继女莎乐美(Salomé)。莎乐美爱上了施洗礼者约翰。而约翰因心中只有上帝而拒绝莎美乐的求爱。任性的莎美乐因爱生恨。因此当希律王以施洗礼者约翰的头为许诺,请她跳舞时,她欣然允诺。最终,希律王让人砍下约翰的头颅并呈给莎乐美。莎乐美得偿所愿,欣然吻上了已经冰冷的先知的嘴唇。希律王看到这样一幕自然大怒不已,便让人处死了莎乐美。莎乐美用死亡为代价换得了瞬间的欢愉,用极致的手段“拥有”了所爱之人。

王尔德的歌剧《莎乐美》在1891到1896年的漫长时间里都由于英国不得将圣经人物公开搬上舞台的法律而不能获得演出执照。英国宫务大臣(Lord Chamberlain)在伦敦禁演此剧直到1907年。此剧在法、德等国也饱受争议,有人指责它色情,有人指责它暴力,有人指责它有悖良知和道德。但是《莎乐美》却在一片争议声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多次上演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欧洲各大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奥斯卡·王尔德一生所写的其他戏剧剧本都是喜剧,而《莎乐美》是王尔德毕生所著唯一的一个悲剧剧本。这个篇幅短小,用非母语写成,在英国多年被禁演,且被一些评论家诟病取材缺乏创新性的戏剧却成为王尔德戏剧代表作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一作品中体现出了王尔德作品的精神内核和唯美主义文艺观。

二 《莎乐美》体现出王尔德作品的精神内核

众所周知,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他提出了著名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论断。同时他又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王尔德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充满唯美情趣和颓废情调。我们认为,《莎乐美》作为其悲剧戏剧代表作,反映出了其作品的精神内核、哲学基础和唯美主义文艺观。

首先,歌剧《莎乐美》的精神内核源于康德的哲学思想:强调美的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康德认为,“美感是纯主观的自有的愉快,不掺杂任何利害感,在纯粹的具有普遍性的不借助概念的鉴赏判断中得到”,提出了“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蒋承勇,2008)。以《莎乐美》的语言为例,这部歌剧的语言可以用华美绝伦、层层递进、高度渲染来形容。王尔德用诗一般风格化的语言表达他所体会的美的意向,让观众沉醉其中。与《莎乐美》华美的语言相比较,这出独幕剧的结构并不复杂,主题颓废。但是,王尔德就是用这样唯美的语言将他对主观、纯粹、无功利性的美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歌剧《莎乐美》也体现出王尔德受到约翰·罗斯金哲学思想的影响。约翰·罗斯金认为美的感受能力来自“道德知觉”。美分为“典型的”“生命的”两种,前者是指自然界无机物的美,是上帝创造的完全而永恒的美,后者是生物身体上的美。人的美分为肉体美和精神美,肉体美影响精神美。(蒋承勇,2008)《莎乐美》中,卫队长赞叹莎乐美倾国倾城的容貌:“你看见她正在翩翩起舞,看上去多苍白”。而莎乐美则对先知唱出对男性身体的赞歌:“约翰,你的身子令我痴狂!你的身子如未经耕耘的野地里的百合一般洁白”(王尔德,2008)。王尔德借人物之口对肉体美大肆赞美。莎乐美无疑是肉体美的代表,而她对先知身体美的爱先于对他精神美的爱,这正反映出王尔德对生物身体之美的崇尚,对肉体美影响精神美的肯定。

再次,歌剧《莎乐美》还反映出王尔德受到法国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艺术与道德无关的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人们欣赏艺术就是为了获得感观上的愉悦。艺术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艺术的目的决不是为了宣扬某种道德准则或价值观。这种思想实际上也反映出王尔德等唯美主义作家对当时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沉重的政治压迫下,人民生活动荡、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极度失望和不满。《莎乐美》正体现了这种艺术无关道德的思想。歌剧中的主人公对于爱和美都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莎乐美为了爱欲不惜让希律王砍下先知的头颅;希律王为了执念,竟然答应继女荒唐的要求。这种爱欲是极致的,是病态的,更是与道德无关的。《莎乐美》上演之初饱受诟病,许多当时的卫道士们指责此剧道德败坏,臭名昭彰,指责莎乐美是病态的恋尸癖。许多演员拒绝出演《莎乐美》。甚至该剧的词曲作者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1949)都遭到耻笑,被斥责是在为一部淫秽歌剧创作词曲。然而,王尔德却不以为然,他把自己当成美的创造者。他创作《莎乐美》只是为了表现美,追求美,唤醒美。他的作品不是为道德服务的,因此也没有必要服从所谓道德准则。《莎乐美》只可以用优劣来评判,而不是否道德来评判。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不可能依赖道德而永存于世的。

瓦尔特·佩特在《文艺复兴史研究》(1873)结论部分中提出艺术的美是培养人的美感,艺术欣赏强调刹那间的美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充实刹那间的美感享受,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和印象的生动丰富,艺术美是跟现实无关的形式之美或纯美(蒋承勇,2008)。王尔德在歌剧《莎乐美》中极力表现瞬间快感的重要意义。这就是要将瞬间的美丽无限放大,不计后果,不考虑未来。莎乐美正是为了瞬间快感,才会去亲吻已经被砍下的爱人血淋淋的头颅。可见,王尔德所谓之美已经超越了往时美之含义,将血腥、罪恶和黑暗也纳入美的范围,同时歌颂刹那之美和瞬间快感。

三 《莎乐美》体现出的唯美主义文艺观

王尔德将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义文艺观。王尔德认为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对王尔德而言,形式就是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艺术最高的形式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抽象的装饰;由生活内容加工成的形式则次之。这种形式虽然借助生活素材,但经由艺术家的加工已经找不到生活的痕迹而成为不真实的纯美了。王尔德的形式论突出了文学与绘画和音乐的融合,他曾经这样断言:“撒谎——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乃是艺术的真正目的。”(王尔德,1988)。《莎乐美》显然就是这样一个“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故事当中,王尔德用奢华绚丽的语言,咏叹调般反复递进的韵律创造出了莎乐美这样一个梦幻的、纯美的、不见生活痕迹的人物,是其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反驳,反映出其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执着。

王尔德在写作《莎乐美》遇到创作瓶颈之时甚至曾经在酒吧寻找灵感。他让酒吧乐队演奏一曲,表现“a woman dancing in her bare feet in the blood of a man she has craved for and slain.”(一个女人踏着自己渴望追求并残忍杀死的男人的血纵情舞蹈)。(Bird,1977)听了乐队的演奏之后,王尔德文思泉涌,很快完成了《莎乐美》。可能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欣赏《莎乐美》剧本时,我们常常会被这种高度音乐化、韵律化和风格化的语言打动。当然,《莎乐美》的成功也要感谢其英文译者王尔德的同性恋人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Alfred Douglas)和德文译者赫德维希·拉赫曼(Hedwig Lachmann),两位译者成功的翻译让这出独幕剧在欧洲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莎乐美这个人物集性感与清纯于一身,是纯美的代表。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罕有的。而莎乐美的故事也不具备现实主义的意义。从本质上说,这个取材于《圣经》的歌剧就是在讲一个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一个美到极致的女人用不可思议的极端手段“拥有”了取之不得的爱人。但是我们不能指责王尔德“撒谎”,因为王尔德认为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与时代无关,不反映现实生活,它完全按照自己的路线向前发展。王尔德说:“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它在现实主义的时代不一定是现实的,在信仰的时代不一定是精神的。”(王尔德,1988)。所以,王尔德认为艺术不但不表现时代,反而和时代对抗,与时代精神相反。在王尔德看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家试图用艺术反映时代,用艺术模仿生活是徒劳无益的。这是一个理想陨落、道德沦丧、颓废情绪蔓延且令人失望的时代。作家只能通过创造纯美来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四 结语

《莎乐美》作为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戏剧是以康德、约翰·罗斯金及瓦尔特·佩特等人的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反映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世界观:即形式就是一切;艺术与时代相对立;艺术是非道德的;是生活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王尔德说:“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这不仅是生活的模仿本能造成的结果,也是由于这一事实:生活的自觉目的在于寻求表现;艺术为它提供了某些美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它可以实行它那种积极的活动。这是一种从来未被提出的理论,但它却极其卓有成效,在艺术史上投下了一道崭新之光。由此而推导出的必然结果是:外部的自然也模仿艺术。自然能显示给我们的唯一现象,就是我们通过诗或在图画中所看到的现象。”(王尔德,1988)。这是对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有关艺术模仿生活、艺术承载道德、艺术具有功利性观点的反驳。

参考文献:

[1] Bird,Alan.The Plays of Oscar Wilde.London:Vision Press,1977.

[2] Derrick Puffett.(eds)Richard Strauss:Salomé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 Anthony Pym.The Importance of Salomé:Approaches to a Fin De Siècle Theme Published in French Forum 14/3,1989.311-322.

[4] 张介明:《当代西方的王尔德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5] [英]王尔德:《谎言的衰朽》,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 [英]王尔德,田汉、[英]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勋爵译:《Salomé》,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作者简介:常捷,女,1976—,安徽蚌埠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西方文学、欧洲研究,工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猜你喜欢
唯美主义王尔德奥斯卡
《少年的你》获得奥斯卡提名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夜莺与玫瑰》中的玫瑰意象
唯美主义视角下的王尔德童话特点简析
欲望之歌
浅析王尔德与《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
动物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