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

2013-04-29 13:41:46李晓洪
作家·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语言风格道德观念威廉

摘要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关怀主义的盛行,在英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他的成就不仅在英国,而且在世界文学领域也闪耀着光辉。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主要是围绕着一些关于爱情和荣誉的话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免充斥着一些宣扬道德理念的因素,但其语言的独特及娴熟是其他很多作家作品无法相比的,生动而俏皮的字眼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思。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 语言风格 道德观念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剧作家兼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为我们留下了几十部戏剧和上百首的十四行诗。他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和反思,紧扣当时的时代特色,深入并且鲜明地刻画出了当时的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一生的创作过程中,他的创作风格并不是因循守旧的,而是随着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其自身的经历而改变。他把中世纪那种典雅而华丽的辞藻和都铎王朝时所产生的一些新语言融汇起来,形成了生动且丰富的语言风格,细腻且精致地刻画出了各种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抑或是随便就能诞生的,作家必须要把握好语言的精确运用,同时还要顺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讲,作家自身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对于作品的顺利创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也就是说,从作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自身经历,去深入地剖析其作品的风格及特点,是最客观而正确的方式。

一 莎士比亚早期的创作风格

在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其语言风格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确立,主要是为了反抗当时的罗马教会所主张的以神为中心的封建宗教思想,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是反封建和反宗教的。

政治领域的波动势必会引起文学领域的变化,在当时,人文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这在当时的英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身处此种历史境遇的莎士比亚,也难免会受到当时思想的影响,故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无不体现出人文主义的色彩。同时,在当时的文学领域,歌颂爱情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文学作品也不断涌现在大众面前。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掌权时期,当时的英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文学辉煌丰富。开明的政治环境和富足安稳的生活,使莎士比亚这位文坛巨子对文艺复兴的发展充满了希望。这在他当时的作品中可以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来,代表性作品当属喜剧《仲夏夜之梦》和诗歌《维纳斯和阿多尼斯》,整个创作主要以轻松基调贯穿,多采用抒情的方式。同时,在创作方式上,也主要采用连续性的组织形式,紧凑而不失和谐。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还写下了较多的十四行诗,这些十四行诗令当时的学者和后人都赞叹不已。很多人质疑,在当时的环境下,莎士比亚为什么会创作那么多的十四行诗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应该归结为当时的历史环境,因为在当时的英国,人民大众大都会很喜爱这种诗体。它主要采用一种连续性的组诗方式,在结构上能较为紧凑且连贯地结合起来,其格律也较为特殊。莎士比亚当时也顺应了这样一种潮流,加入到了此种诗体的创作中,这就说明了莎士比亚在这方面并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但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能够在当时得到大众的认同并且还位于此种诗体创作的巅峰上,这一情况就不得不令人深思,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写诗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写诗风格的特殊性与其当时的生活及所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这种独特的风格是没有作家能够相媲美的。

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较为巧妙地利用情景交融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伟大而神圣的爱情,始终贯穿在其初期创作的作品中。莎士比亚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爱情结合起来,把大量美好的东西爱情化。他毫不吝啬地把修辞手法运用到创作中,特别是一些排比句式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而且在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作用。所以,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多具有明快且乐观的色彩,同时还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这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时期,纵观其整个创作历程,这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

二 莎士比亚中期的创作风格

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期,当时的历史环境正处于英国社会矛盾激化,也就是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詹姆士一世政权进行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与前一时期的富足生活相比,人们想过上安稳而平静的生活几乎是一种奢望。在文学领域,作家想要进行进一步的创作,根本就是不可实现的愿望,因此,莎士比亚这一时期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和前一时期相提并论。

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原来的人文关怀主义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原来的那种美好的愿景也逐渐被对黑暗社会的批判与揭露所替代,这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一时期,他主要创作出了一些对黑暗社会进行批判的悲剧,而这些悲剧大多取材于封建贵族的腐朽与衰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疾苦,通过对黑暗社会无情地揭露与批判,深刻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从而能够激发一些有爱国主义倾向的有志者起来反抗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比較莎士比亚以往的那些作品,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进入了低谷,在这些少之又少的作品之中,大多都是一些反映社会黑暗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为报父仇,在报仇过程中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中的奥赛罗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他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理想被丑恶现实毁灭的悲剧。

考察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会发现以前作品中的那种人文气息和浪漫色彩已逐渐衰退,取而代之的主要是一些具有忧郁色彩和悲愤情怀的情调。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莎士比亚的创作语言却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并日趋完善,所创作出来的形象更加的明确而丰满,艺术水平和思想理念也逐渐成熟。

三 莎士比亚后期的创作风格

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时期,是在1608年以后。当时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文艺复兴的思想完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人文关怀主义的观念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也没有了生还的希望。在詹姆士一世统治的这一时期,社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堪,民不聊生。

由于看到社会如此的惨状,莎士比亚的创作也由悲剧色调逐渐变换为梦幻的色调。他主要通过一些神话式的幻想,加之对超自然力量的运用,来解决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虽然作品中没有了前期的欢快情怀,也没有了中期的那种幽怨,但是它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然而这种幻想也只是停留在想象的层面。作品中褪去了直接表达哀怨的辞藻,那种幻想只能寄托于虚构的世界中,因为只有在幻想中,那种美好才能够得到实现。

在这一时期,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当属《暴风雨》。莎士比亚在这一作品中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王国形象,在这个王国中,有与众不同的设施,禁止一切的贸易,同时,王国内的所有人包括当时地位很低的妇女都不用劳动,但是,大自然还是自己会产生一切富饶的东西去养育那些淳朴的人民,这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得到实现的,他描写了对现实的悲哀,既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让步,企图通过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理想国的构想,来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在莎士比亚后期的创作中,集中表现了他本人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想及情怀,借助于其刻画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伴随着《暴风雨》的落幕,他也逐渐退出了文坛,而他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作品,其中的那些人文主义思想精华也逐渐被后人所汲取。

四 莎士比亚创作风格的影响

有人曾经说过,莎士比亚作为一名戏剧的巨子而且是一位难得的作家,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其文学,这跟其他作家是大不一样的。歌德也曾大为赞赏莎士比亚总是会用生动的字眼来打动人。在其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他总是能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其细腻的情感色彩也会流露其中。他的作品不仅有着传统的因素在其中,更是不断地大胆创新,做到雅俗共赏,从而达到传统元素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比如说在他的作品中,大量词尾逐渐退出人民的视野,转而代之的是混合性的形容词。与此同时,他大胆地引用一些新词及俚语,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复杂感情呈现在大众面前,树立了自己那种独特的语言特色,这是至今很多作家无法与之相媲美的。就连现在的英语词典中也对莎士比亚的词汇进行了大量的引用,通常人们常用的词汇大多都是在引述其作品中的原句。

莎士比亚创作风格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其创作的戏剧作品中。在具体的刻画人物上,它具有很特殊的艺术手法。首当其冲的是他大大地拓宽了艺术个性的描写领域,与其他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相比,他不是一味地引用传统的创作风格,而是不断地推陈出新且别出心裁,在其戏剧作品中,他大胆地引用旁白及独白这种深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是朱丽叶和哈姆雷特。这种大胆的引用旁白及独白的创作手法,不仅能刻画当时剧中的人物形象,更能把读者的内心牵进到这种情境之中,使那种神秘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气息慢慢地散播开来。

正是莎士比亚的这种独特的人物形象刻画,使得以后的电影行业中都会不自觉地去引用莎士比亚的作品来作为剧本,因为这样能较好且容易地进行拍摄并且反映人物形象。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面世以后,莎士比亚的艺术精神更加深入地感染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的作品不仅对观众的视觉产生了冲击,而且其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故事情节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以至于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追随莎士比亚的疯狂粉丝,随着他的作品每一次重新排版及印刷,都会带来不同的波动及成效。就连现在莎士比亚的家乡小镇,每年都会有较多的莎士比亚爱好者前去追寻并参观,因为它留有莎士比亚的印记及气息。较有名气的莎士比亚剧院及古老的天鹅剧场也位于那里,并且还会定期地演绎莎士比亚的作品。在那里,人们仿佛又回到了有莎士比亚的那种年代,也流露出了莎士比亚那种文学的气息。

五 结语

莎士比亚的传奇一生由文艺复兴这一运动而兴起,同时也伴随着这一文化的浪潮而衰落。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莎士比亚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也引领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歌德曾经说过: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坛上的戏剧巨子,莎士比亚是以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莎士比亚将中世纪的典雅华丽的语言与当时新语言相结合,以其独具魅力的语言生动而细微地描绘其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性格。有关的研究学者曾经明确地指出,之所以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莎士比亚能够脱颖而出,最主要的是依赖于其创作作品的特殊与深刻性。这同样在当时也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加之社会大众一致的判断标准与对事物的相同认知,这种不断变换的异化状态也逐渐被人民所接受。

总之,莎士比亚以其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雅俗共赏的创作风格享誉世界。他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创作的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学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英]哈勒岱,刘蕴芳译:《百家文学之旅——莎士比亚》,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

[2] 张琰:《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思想》,《安徽文学》,2009年第9期。

[3] 劳允栋:《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4] 李伟民:《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第4期。

[5] 冯玉娥、王红静:《浅析莎士比亚作品及渗透的道德观》,《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27期。

作者简介:李晓洪,男,1965—,四川武胜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美学,工作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风格道德观念威廉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破耳兔
一粒沙子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 12:54:36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记者摇篮(2016年11期)2017-01-12 13:59:48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分析
论姜夔词语言的风格及特征
威廉·福克纳的《熊》
试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的主要表现
智富时代(2015年9期)2016-01-14 05: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