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作为补充,Leech又提出了“礼貌原则”。本文用更为形象的语言阐释了这三个理论,并以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对白为例进行分析,旨在解析对语用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使其更好地完成社会交际。
关键词: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礼貌原则 《追风筝的人》 人物语言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大量英语国家的优秀作品涌入我国的文化市场,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许多英语爱好者和学习者在研读这些文章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理解意思的情况,尤其是无法参透众多人物对白的深层含义。而人物语言往往是反映内心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理解人物之间对话的含义,才能体会作者要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要表达的故事情节。本文从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几个视角出发,辅以清晰易懂的最新阐释,同时以《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对白为例分析了这三种理论在理解文学作品时起到的重要作用。阐明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可以丰富语言内涵,提升语言素养而逐渐成为语言运用方面的强者。
二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学者Grice提出的,他认为人们要想实现成功的交流,要想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图,就应该遵守合作原则,同时,他进一步把这一原则解释划分为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数量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说的话的数量既要能够使双方充分理解彼此,又不要超出所需求的量,也就是要把握一个“尺度”,既不能缺乏信息,又要谨慎“过犹不及”。“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假话,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把握的话,也就是汉语中所谓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信口雌黄”。“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进行的回答和发问要与他们目前谈论的话题相关,而不能“所答非所问”或者“所问非所需”。“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的话语要清晰明确,不能产生歧义,不能有“闲言赘语”,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但是人们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经常故意违背这四条准则,比如故意说一些假话,刻意不从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左顾而言他”,或者“滔滔不绝”但却没有一句切入正题。这些都是因为说话者有更深层的隐含意义,而这种意义就是“会话含义”,它指的是用间接的“话里话”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说话双方都能够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才会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在这些理论基础上,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他认为,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往往为了维护对方的尊严和面子而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当然有时也有其他原因,本文重点研究了为维护对方的面子而违反合作原则、遵循礼貌原则的情况。鉴于这些理论对于解释诸多语言现象有指导意义,了解它们就成了理解小说中人物对白和心理所需要的。
三 《追风筝的人》简介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成名作,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背叛和心灵救赎的故事。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富贵人家的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家的孩子哈桑有着深厚的友谊,哈桑对阿米尔充满了崇拜,可以在危难的时候为阿米尔挺身而出。但是阿米尔虽然与哈桑保持着友谊,却由于种族歧视等种种原因,在心理上对哈桑有一种瞧不起和排斥。当哈桑为了维护象征阿米尔胜利的风筝而遭到恶人的侮辱时,阿米尔由于自私、怯懦而选择了沉默。就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退缩行为,阿米尔最终用谎言逼走了哈桑。从此,阿米尔的人生蒙上了灰暗的影子,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的软弱和对友谊的背叛。多年后的一个电话让成年的阿米尔重返家园,勇敢地面对危险,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他终于走上了一条心灵拯救之路,最终获得了灵魂的重生。
小说中有大量的人物对白,从两个主人公少年时期到阿米尔成年之后,这些人物语言充分表达出人物的心理,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充分理解这些语言才能把握整个故事的思想。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理解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进行话语分析,就显得不可或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较多,涉及宗教種族、社会伦理、文化背景、人性含义等众多主题,本文只选取其中一个着眼点,主要对少年时期的阿米尔和哈桑的对话进行分析,来论证语用学理论对于理解文学翻译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四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分析人物语言
1 遵守合作原则
情节一:阿米尔给哈桑读他自己写的故事,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哈桑说:“你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作家。”(Hassan said:“One day you will become a gteat writer.”)在这里,哈桑赞赏阿米尔的写作水平。阿米尔说:“你夸张了。”(Amir said:“You exaggerate.”)实际上,阿米尔此时对自己的创作水准并不是那么的自信,他把自己的处女作读给哈桑,表现了他对哈桑的信任,体现出他在哈桑面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以放心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成就与不足。这正体现出哈桑在阿米尔心目中的位置已经举足轻重,但是阿米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在任由哈桑遭人凌辱之后,阿米尔的痛苦正说明了哈桑其实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哈桑称赞阿米尔的同时又指出了故事的破绽,他反问:“故事里的男人为什么要杀了妻子才可以流泪,其实闻闻洋葱也可以。”(Hassan said:“No,you will be great and famous.But why did the man kill his wife?In fact,why did he ever have to feel sad to shed tears?Couldnt he just smelled an onion.”)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哈桑是个很诚实的人,他既肯定了阿米尔的能力又不会为了阿谀奉承而说谎。在这里,哈桑遵守了数量原则和质量原则,简单直接地道出了阿米尔创作的故事的漏洞,正是因为他中肯的评价,阿米尔在写作方面的能力才逐步提高。
2 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
情节一:在这一段中,阿米尔给哈桑念故事,哈桑说:“那个词是什么意思?”(Hassan said:“What does that word mean?”)阿米尔假装不知道地说:“哪一个?”(“Which one?”) “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You dont know what it means?)面对哈桑的疑问,阿米尔还是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道。在哈桑否定之后,阿米尔又强调说:“这个词很常见啊,这么说吧,在我们学校,人人都认识这个词。”(“But its such a common word!Well,everyone in my school knows what it means.”)阿米尔故意违反了数量原则和关联原则,他没有用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而是拐弯抹角,表达出对哈桑的嘲笑。接着他更是违反了质量原则,把那个词解释成为“聪明”,而实际上,它代表的恰好是“愚蠢”,他撒了谎,实际上是为了取笑哈桑,体现出他在这一方面对哈桑的不屑。事实上,虽然哈桑在文字知识上如此匮乏,可是他的单纯也深深打动了阿米尔。在戏弄哈桑的过程中,阿米尔提高了自信,让自己的心理有了一种满足感。
情节二:阿米尔和哈桑讨论“共和”的意思。哈桑问道,“共和”是否指的他要和他的父亲阿里离开这里(Hassan said:“Does republic mean Father and I will have to move away?”)。阿米尔很吃惊地问:“什么?”(Amir said:“What?”)哈桑说:“我不想和父亲离开。”( Hassan said:“I dont want them to send me and Father away.”) 阿米尔笑着说:“好啦,你这头驴子,没有人会送走你们。”(Amir said:“Bas, you donky.No ones sending you away.”)但是,这时哈桑的回答却是:“什么呀?你想去爬我们的树吗?”(Hassan said:“What?Do you want to go climb our tree?”)在這里,哈桑明显违反了关联准则,他说了一句和原本对话毫无关联的话,但正是这种回答说明了哈桑并不是不懂得交流和人情世故的孩子,他完全懂得在恰当的时间说恰当的话,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而不是纠结于一个问题,搞砸氛围。
情节三:哈桑和阿米尔奔跑着追逐风筝,找寻风筝降落的地方。阿米尔不知道哈桑为什么往这个方向跑,于是,他问道:“你怎么知道它飞往这里?”(Amir said:“How do you know?”)而哈桑没有直接回答原因,只是说道:“我知道。”( Hassan said:“I know.”)对此,阿米尔感到迷惑不解,于是他又问道:“你怎么知道?”(Amir asked again:“How can you know?”)而这一次,哈桑反问:“我骗过你吗?”(Hassan said:“Would I ever lie to you?”)在这里,哈桑的语言违反了关联原则和方式原则,他没有清楚地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了这样一个答案。从小到大,哈桑一直都信守诺言,他可以为了阿米尔冒险,听从阿米尔指挥,甚至可以以身犯难而让阿米尔感到安心和快乐。阿米尔知道哈桑从未欺骗过他,所以这个回答恰好反映出哈桑不但不愚昧无知反而自信和坚定,简单的言语却刻画出一个有笃定信念的人物形象。
3 礼貌原则
情节一:礼貌原则往往提醒说话者要注意对方的感受,在故事刚开始,有一个士兵戏弄哈桑,说出侮辱他母亲的话。阿米尔听后对哈桑说:“他认错人了,他认错人了。”(“He took you for someone else.”)阿米尔违反了质量原则,却遵循了礼貌原则。他明明知道哈桑的母亲有些不光彩的行为,但是为了维护哈桑的自尊心和面子,他还是撒谎说了这几句。这说明阿米尔在心里是关心哈桑的,只是某些情况下不愿意承认,不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一类人,因为他始终在心里觉得自己是优良种族的少爷。
情景二:哈桑为了保护风筝受到了侮辱,而阿米尔却因为懦弱坐视不理,当阿米尔装作没有看到发生的一切问哈桑:“你到哪里去了?”(“Where are you?”)哈桑故意违反了关联原则,回答说:“老爷会担心的。”(“Agha sahib will worry.”)在这里,他的语言体现出他不希望阿米尔为他担心和难过,宁愿自己承担所有的痛苦,这是出于对阿米尔的爱护,哈桑一直把自己作为阿米尔的仆人表达崇敬和礼貌。
情景三:在哈桑遭遇了不幸之后,阿米尔一直逃避哈桑,在他的生日宴会后,哈桑的父亲阿里拿着一本书送给阿米尔,告诉阿米尔这是他和哈桑准备的礼物,阿米尔重复说:“它很可爱,确实很可爱。”(“It is lovely.And it is.”)实际上,这本书在阿米尔收到的众多礼物里并不突出,他的话违反了质量原则而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原则,他是为了表现出自己对于书的喜欢。这反映出阿米尔复杂的内心活动,他对哈桑有沉重的负罪感,对于友情难以割舍,却不知道怎么改变现实,阿米尔纠结的心理顿时跃然纸上。
五 小结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分析了年少时期阿米尔和哈桑的部分对话,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充分领悟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明确人物心理活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有深远的意义。哈桑的语言表现了他的忠诚和坚韧,为他成年后的憨厚耿直,依旧对友情忠诚甚至为之牺牲生命的形象奠定了伏笔。而少年阿米尔的语言则体现出他在那个年代的优越感,以及由于胆怯而背叛友情之后心理上的痛苦。笔者希望广大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本文认识到语用学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同时通过积极学习,提高语言理解力和运用能力,进而增进社会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长沙出版社,1988年版。
[2]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刘慧敏,女,1980—,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