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小说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叙事语言的多样性。在其代表作品《喜福会》《灶神之妻》及《接骨师之女》中,作者不单单用标准美国英语进行写作,还运用了混杂英语:即充满了发音与语法错误的蹩脚英语和掺着汉语拼音的中国式英语的混合语。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们讲的纯正美语揭示了她们希望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纳的迫切心情;移民母亲们对其所特有的混杂英语的坚持反映了她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执著;而两代华裔女性叙述语言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面对这一切时美国华裔的困境。
关键词:叙事语言 多样性 混杂英语
美国素以文化大熔炉而闻名于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汇聚,构成了一道具有多种风味的靓汤。然而这道汤里的各种原料并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各民族都渴望在主流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文学作品印证这一点的方式之一便是运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特殊叙述语言。谭恩美便是运用这一策略的作家之一。谭恩美小说中叙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叙述语言的多样性。她本人曾在“母语”一文中谈到她写作时会用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语言,比如说她对母亲说的“简单英语”,母亲对她说的“蹩脚英语”,以及她对母亲所说汉语的“掺了水”的翻译等。
在《喜福会》《灶神之妻》及《接骨师之女》三部小说中,谭恩美不仅用到标准的美国英语,还用到了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混杂英语。多种叙事语言的运用,对小说主题的反映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一、混杂英语的应用
在这三部小说中,作者所用到的混杂英语包括移民母亲们的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充满了发音与语法错误的蹩脚英语,如“Lutiee give me so much trouble……may be send her go Taiwan”(The Bonesetters daughter,50)及掺着汉语拼音的中国式英语, “I was chisile”(The Joy Luck Club 24)。
在三部小说中,华裔母亲们都是在中国长大,成年后才移民美国,所以对她们来说,要改变母语绝非易事。另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她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很多时候很难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她们只能说蹩脚的英语,甚至要求助于汉语。正如《喜福会》中吴精美说母亲们“用她们自己特殊的语言谈天:一半是洋不洋腔不腔的英文,一半是她们自己的中国方言乡音”。
母亲们的混杂英语在小说中起到如下三种功用:
首先,它对母女之间在语言或交流的层面上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尽管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知道些汉语,母亲们也能说些英语,但由于缺乏共同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它们之间的交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输出语言和所接收语言的意义往往有出入,从而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误解。例如在《喜福会》中,母亲认为精美应回校去把学位拿到手,精美哄她说:“你讲得对,我得考虑一下。”谁知母亲却当了真,并告诉了好友。因此精美说:“我们母女俩,从来没有互相了解过。我们只是在注释着彼此的见解。可我听入耳已打了很大折扣,而母亲听入耳的,却比我说的内容要多得多……”总之,母亲们对女儿们不能理解她们语言中的细腻的文化含义而感到失望,女儿们为母亲们的蹩脚英语及无法融入美国社会而感到羞愧。这样,文化的差异加之语言的障碍使她们之间误会频发,彼此距离拉开。
第二,混杂英语也是华裔移民母亲们坚守自己民族身份的武器。格洛莉娅·安扎尔朵(Gloria Anzaldúa)曾指出一个人的语言身份与民族身份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你想要伤害一个人,就诋毁他的语言。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语言感到骄傲,才能为自己感到骄傲。也就是说,语言是一个人民族身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必须认可某一民族的语言才有资格成为这个民族的一员。作为美国社会处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族裔,华裔移民母亲们唯恐丢掉她们的民族身份,她们也不愿意接受这一切。如在《接骨师之女》中,母亲茹灵一直认为周围的人不理解她:“从来就没人肯听听我的心!你不听,高灵也不听。你知道我心里面多么痛。我就是不抱怨。你听见我抱怨没有?”母亲心痛是因为自己作为美国社会族裔上的他者而不被理解,不被认可。母亲不抱怨是因为抱怨换不来别人的同情与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她们拒绝使用,或不能使用标准英语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而她们所特有的混杂着汉语的蹩脚英语便成了她们证明自己存在的特殊工具。通过这种方式,她们首先建立了自己的语言身份。根据格洛莉娅·安扎尔朵的观点,她们在构建语言身份的同时也是在建立民族身份。
第三,华裔移民母亲们很清楚,她们要想在美国主流社会占有一席之地绝非短期可实现的,所以她们希望女儿们能传承中国文化。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移民母亲们的混杂着汉语的蹩脚英语就成了她们向女儿们灌输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例如,在《喜福会》中,当龚琳达圣诞节接受教堂派发的礼物时总是说“太破费了”(“too good, cost too much”)而不是像美国人一样说“谢谢您,我很喜欢”。琳达实是在进行文化翻译,及在用其蹩脚的英语传递中国文化,如《接骨师之女》中所述,母亲茹灵用中文向露丝的脑子里灌输种种人生智慧。而这也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部小说中的女儿们都经历了对中国文化由抵触到接受甚至热爱的过程。
二、标准英语的应用
与移民母亲们所讲的混杂英语截然相反,三部小说中,无论是描述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在与其他人交流时,还是在她们自述时作者都一律采用“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同时,有关母亲们说叙事,作者也采用的是标准英语。作者做如此安排也有其特殊目的。
首先,女儿们所讲的地道英语其实是她们证明自己身份的工具。出生在美国,身受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第二代美国华裔认为美国的一切都优于中国的,包括语言。她们急切地想被认同为美国人而非中国人。张隆溪曾指出,自我身份的建构是在建构他者以及区分自我与他者的过程中完成的。女儿们想要做美国人,但却无法改变与母亲一样的中国人的外表。对她们来说,把母亲视为他者与自己有所区分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说地道的美式英语,这与母亲们蹩脚的英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在《灶神之妻》中,女儿珍珠对母亲薇薇的口头语“应该(yinggai)”做出了这样的注解,“应该是我母亲的口头禅。应该也就意味着她本来应该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向,应该阻止灾难的发生。对我来说,应该则意味着我母亲一辈子都生活在悔恨之中,永无安宁之日”。通过对母亲夹杂着汉语的蹩脚英语的注解,女儿向人们展示了与母亲中国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美国式思维,从而确立自己的美国身份。
其次,女儿们的地道美语与母亲们的混杂英语一样制造了母女间的交流障碍以及显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喜福会》中精美不止一次指出她与母亲不能用同样的语言进行交流,及交流时产生的障碍:“差不
多”。或者她的真正意思是要说“不同”,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这其实是在混淆某种基本概念,在中国,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第三,上文已经提到,在美国主流社会里,母亲们为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坚持自己特有的混杂语言。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混杂语言的应用在本文所涉及的三部小说中只占少部分的笔墨,而小说的大部分是母亲们用标准英语在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表明尽管母亲们想在主流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作为少数族裔,她们的声音也极其微弱。而她们在讲述自己经历时用的是标准英语表明,也只有在自己的独白中她们才能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谭恩美不愧是一位叙事语言高手。通过对叙事语言多样性这一叙事策略的巧妙运用,向我们展示了移民母亲们为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坚持使用其所特有的混杂英语的那份执著,尽管她们发出的声音极其微弱;读者们也能够从母亲们的语言中感受到她们想要把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给女儿们的决心;与此同时,美国出生并长大的女儿们的地道美语也揭示了第二代华裔移民渴望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纳的迫切心情;另外两代华裔女性叙述语言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面对这一切时两代美国华裔女性的困境。而这些,正是谭恩美三部小说的主题所在。由此可见,谭恩美小说多样性的叙事语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Anzaldua, Gloria. Borderlands/La Frontera: The New Mestiza [M].San Francisco: Aunt Lute, 1999.
[2] Tan, Amy. The Bonesetters Daughter[M].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1.
[3] Tan, Amy. The Kitchen Gods Wife[M]. New York: Ivy Books, 1991.
[4] Tan, Amy. “Mother Tongue.”http://personalwebs.oakland.edu/~kitchens/tan.html (August, 2009)
[5] Tan, Amy. The Joy Luck Club[M]. New York: Ivy Books, 1989.
[6] Zhang, Longxi.“The Myth of the Other: China in the Eyes of the West”[M].Critical Inquiry, 1988(15).
[7] 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严映薇译.http://www.my285.com/gt/tam/xfh/002.htm. (August, 2009)
[8] 谭恩美.喜福会[M].张坤译.http://book.hqdoor.com/html/2013/
6197.htm. (August, 2009)
[9] 谭恩美.灶神之妻[M].张德明,张德强译. http://www.oklink.net/a/0012/1218/zszq/index.html. (August, 2009)
作 者:李红霞,文学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