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的研究

2013-04-29 19:14纪婷
新课程·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主体多媒体

纪婷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时下相当流行的课题,但作为信息技术本身这门课程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不是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學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根据新课标要求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课上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主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得心应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时下相当流行的课题,作为信息技术本身这门课程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不是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一线的教师进行探讨呢?

一、使用多媒体的误区

近一两年来,笔者在参加各校教学开放周的过程中,发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到的多媒体手段已经相当丰富了,但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存在误区。下面列举三种教师上课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第一种是在一堂信息公开课上发现的,那位教师在课件中置入了太多的音效,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时甚至一些音效出现的时机非常不合时宜,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不但不能吸引学生关注,反而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受到了一点点惊吓。教师原本是想用无意注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没想到适得其反,使得多媒体教学的功效事倍功半。当然如果在课件中使用的音效恰如其分,相信对学生的学习新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情形就是过多强调所谓的“多媒体”,而使得教学效果下降。

第二种是教师俨然变成一个PPT的放映员,忽略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忽略了师生间的对话,让学生大半节课就对着广播的计算机,没有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相信学生也没有兴趣认真听讲,而会变成对着计算机屏幕想心事,或者偷偷地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不要说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连最基本的学习目标都不可能达成。原本在课堂上使用PPT是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但变成这种情形就是把多媒体手段单纯地当做PPT放映而已,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三种也是在公开课上常见的情况。现在公开课几乎都很关注课后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但评价的方式并不是只能通过网络,而目前很多情况下变成了要体现学生评价的结果,都选择了学生之间借助网络来进行自评或者互评,这成了一堂课的亮点。对学生进行评价一般是在一堂课最末尾的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快下课的时间,学生本来就很容易神散了,惦记着下课,这时候如果教师没控制得当,相信评价也只是一个形式了。所以还是要针对不同教与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不能为了时下的流行而故意选择某种不合适的教与学形式。

信息技术教师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网络机房上课,自然用到的多媒体手段就多,所以很容易出现上面几种问题。另外,教师在准备多媒体材料的时候,常常会犯“拿来主义”的错误,下载了丰富的内容,可这个下载的材料是不是完全符合你这堂课的教学要求,是不是应该根据你的教学设计进行一些后期的加工,而非生搬硬套。如何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现状来制作适合自己上课用的课件,这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要思考、学习、研究并且付诸实践的问题。说到教学设计,也有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到课件的内容上,而忽略了教学设计。若能有效地发挥其课件的作用,确实可以起到优化教育的作用。不管你的课件做得有多精美,如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那也只能是个摆设品,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课件。

二、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

新课改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根据新课标要求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课上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下面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中苏教版第四章4.2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为例来讲讲笔者对这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心得体会。

1.创设情境阶段

在这堂课的伊始可以用多媒体视频引入一个情境,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所谓的“课伊始,趣亦生”。这个视频必须是和人工智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有趣味性,又有直观性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堂课的教学中来,应该说这样的引入新课是妥当的。通过多媒体创设的这样一个声画结合、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可以起到刺激学生多种器官,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作用。

2.学习新知阶段

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实现和谐的人机交互和师生互动。人机交互是信息技术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优势,这堂课在人机交互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可以有人机对话,可以用机器翻译,可以手写或者语音输入,这些多媒体手段将原本枯燥的概念变为直观动态的、学生可操作的实例来感知,这时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教师不是放任学生操作感知,而是适时地进行引导,比如,在人机对话时,要让学生关注到机器交谈中的逻辑错误,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综合的总结与点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到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这些概念,体验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优势和劣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再比如,机器翻译阶段,可以让学生将翻译好的结果展示在网络上,教师有选择性地向全班同学展示有特别之处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体上来说,在这个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能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3.拓展延伸阶段

一节课的拓展与延伸往往依靠巩固练习来完成。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这一环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上,教师如果没有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就会发生学生做练习题兴趣不大,甚至一题都不做的情况。其实学生产生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原因的,一堂课一般是到了最后5~10分钟的时候进入这个阶段的,这时学生的精力已经有所下降。如果你的习题再枯燥乏味一些,谁都不会有积极性地去完成。既然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到这个阶段也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做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被动地接受转变为积极的练习。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动性呢?根据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与不断的尝试,笔者想我们首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巩固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兴趣和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这样他们就有动力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其次既然我们多数是在机房上课,那在这个阶段同样也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设计包含有图形、声音甚至动画的练习题,可以考虑设计若干小板块,有的老师在这个阶段设计了类似“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考考你”等板块,难度从易到难,充分发挥了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这样的练习,兴趣比较浓的学生可以按顺序从易到难逐步练习,也有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喜好,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不用每题都做,运用这样的方式来促进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不会因为都是难题而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因为题目太简单而觉得不屑练习,这样明显地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拓展延伸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多媒体绝不是个轻松的事,反而是个富有挑战的事,也是快速培养教师多方面的技能与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可以更理想地营造出浓厚的信息技术氛围,从而打造有效学习的课堂,使得教学过程不断在师生间交互,更容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因为专业优势应该要做到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熟练、更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绝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参考文献:

[1]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3(3).

[2]陈时见,刘继平.多媒体与网络背景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2001(10).

[3]孙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研究,2012-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四中)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主体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