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写作

2013-04-29 18:56宋敏
新课程·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写作高三学生

宋敏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三阶段怎样教学生写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三;学生;写作

进入高三,许多学生还是害怕写作,既不知道写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写。升学考试迫在眉睫,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我反复思索,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写作的基础是生活,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因而只有在写作教学中贯彻在生活中写作、为生活而写作的思想,才能让学生“胸有成竹”,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其二,书面表达一如口头表达,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一个从模仿到掌握再到创造的过程。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还必须从模仿开始。生活是水,表达是瓶,只有用漂亮的瓶子装上纯净的水才能卖个好价钱。

为此在高三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制造兴奋点,让集体生活丰富多彩

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早已让学生那颗充满求知欲、好奇感的心变得麻木、干瘪。所以,经常制造一些兴奋点,就能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上激起层层的涟漪,再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讨论、写作,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比如,设置课前素描这一环节,每天课前一个学生读一个人物片段,通过各种描写手法刻画班里的学生或老师,由学生猜出是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争相比较谁写得像,谁猜得准。

又如,今年夏天,在学生紧张备考的时刻,我戴了一副浅褐色的近视镜进班,死寂的教室立刻哗然。我趁机提出,针对我这幅眼镜,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结果所有学生兴致盎然,不到一节课都写出了千字左右的作文。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灰色的镜片,遮住的不仅仅是阳光,还有对前路的信心。”

二、利用佳节,体味真情

作文要写真情,而真情无处不在。但学生对于普通的亲情早已习惯不察。所以,利用节假进行感恩教育,是让学生体味真情的最佳契机。高三寒假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以藏头诗或对联的形式写两条短信——必须原创,分别发给老师和家长。为此我特意开了一节课,教授学生写作对联和藏头诗,并且印发《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作为春节礼物,最后还将我创作的送给他们。

对联是:人说有雪,多谢天公来赏脸;谁道无春,不知笑靥已成花。

结果除夕夜收了一堆的对联和打油诗短信。不但提高了学生锤炼语言的意识,而且还借助这一活动拉近了师生距离,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

三、模仿改编,深层体验

有了生活,没有表达的方法,也还是写不好作文。为此我让学生练习模仿法。

读写本来就是相通的,只有在读中写,写中读,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所以,我经常带领学生模仿和改编课文。比如,在学习了《雨巷》之后,我仿写了一首诗示范给学生,从而引发了全班范围的情诗热。附《雨巷》仿作:

我蹬着单车走,在漫长的被黑夜煮沸的大街。来往的车流是喧嚣的河;远远的街灯如烟花次第地开落。我希望,希望在下一个路口,盛开着一朵熟悉的笑靥。

层层的车辙载着悠悠的歌,流动的霓虹浮着迷离的梦,缥缈的音乐是暖暖的春风把脸庞抚摸。可我伸出的双手却再也无法把一丝柳絮捕捉。

过往的车流是寂寞的河,背后的街灯如流星的划落。我在漫长的被黑夜吞咽了的街道上蹬着单车。我希望在下一个路口,闪过一朵熟悉的笑靥。

古人讲“文以载道”,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越来越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作文教学应该还要重视与学生进行文化对话,在陶冶学生的情感中激发写作驱动,尤其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因为任何一项创新,首先得有思想。然而这些也正是我在教学中所欠缺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从高一开始就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意识,以免再到高三时急功近利。

(作者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高三学生
高三·共鸣篇
赶不走的学生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学生写话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学生写的话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