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递进,推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创新

2013-04-29 18:56韦洋燕
新课程·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对策

韦洋燕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怎样创新课堂教学行为,紧紧抓住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育理念、教学意识、教学准备活动、教学组织能力等深深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想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师必须要坚持“做足课前准备—注重有效导入—创新课堂形式”这样一个层层递进式的教学思路,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应试需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主要分析了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对策

一、教师要做足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奠基

1.紧扣教材,精心备课

初中语文课本上收录的文章多是一些散文大家、诗作家、小说家和著名诗词人的作品,并且多是他们的经典作品或代表作,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肩负着让学生了解文本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文学作品的使命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因此,在备课时,教师既要对当节课的内容进行充分备课,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比如,在《地下森林断想》一课备课时,教师要对其作者张抗抗进行简单介绍,对其主要的作品、人物经历和创作特色等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自觉地将作者的经历和文本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2.注重课前预习,检查学生预习成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预习环节不是被省略,就是被程序化,教师只是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告诉学生预习下节课,但是并没有检查学生到底有没有预习,这种预习显然是无效的,无法达到好的效果。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注重课前预习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提高预习的目的性。以《那树》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以下教学任务:找出生字词,概括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找出关键词语,概括那树的生命历程;找出关键段落,分析那树的贡献;划出关键句子,分析那树的死亡之路。并提出反思问题“那树的死亡仅仅是一棵树的死亡吗?我们的生活中像那树一样正在消失的事物有哪些?并将最后一个作业设置为思考问题,不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出回答,预留思考问题。

二、教师要把握授课环节,让课堂“活”起来

1.设置填字填词“找对象”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生字词

不论是哪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掌握生字词都是基本功,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教师可以设置游戏环节。比如,“为生字找拼音”“为词语找家”等活动,以《那树》一课教学为例,对其中的“佝偻、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生字词可以设置这样的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废纸等制作卡片,并填入相应的字词,留出空格,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进行填字找词游戏环节。

2.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喜欢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文正题,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教师要善于导入,利用导入艺术来吸引学生眼球,在学生集中注意力之后再进入正文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那树》一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做一回侦探,来侦破一起古树被毁灭案件,我们要查明案情背景,案情的前因后果,案情的主人公,案情中的被害者和元凶。”这种颇具悬念性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待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之后,教师再适时地将学生引回课本,让学生以侦探的身份在课文中寻找证据,这样原本乏味的课堂会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热情也会高涨。

3.注重利用生成问题,给学生预留作业

教师预设的问题往往是站在教学的高度进行的,有预设就会有生成,在教师利用预设问题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催生一些生成性问题。而这些生成性问题往往具有探究意义。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对生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这些问题,在课下进行问题拓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比如,在学习地下森林时,有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对文章题目的不解,他们都在问为什么文章题目是断想,而不是“臆想”“思考”“感悟”等。学生的这些问题都是由题目而来的,对于他们更深层次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类问题是有探究价值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其作为课后思考题,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三、注重教学活动与中考之间的无缝过渡,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中考是他们必须要正视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创新时,不仅要考虑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性、兴趣等因素,还应该考虑中考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时要渗透中考内容,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课文教学和阅读试题之间是有联系的,让学生结合课本原文回答相关问题时,要注意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方法。中考阅读类型无外乎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等类型,而初中语文中的课文也多是这几种类型,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这几种类型文章阅读和解题思路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渗透解题思想,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要点和解题要点,并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概括。比如,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找出点明文章主题的句子,找出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找出转折或过渡句等,对文章修辞手法进行概括等。在这种训练中,可以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推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集思广益,进行多方位的探索与思考,教师必须要站在总领教学全局的高度上,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拔高学生,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式的创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更从容地应对中考。

参考文献:

[1]胡艳.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初探[J].才智,2008(07).

[2]朱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探讨[J].语文学刊,2010(10).

[3]王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趣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6).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长兴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创新对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诊错因 知对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