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猛
摘 要:作为教师,难免会在课堂中遇到学生提出的而自己又一时无法解答的问题,是一笑了之,还是含糊其辞呢?从自身实践出发,提出如何面对学生意外提问的策略——正视不足,促进发展。
关键词:课堂;意外发问;二次备课;专业发展
【案例点击】
我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勇于创新”的这一重点知识点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思考讨论解决。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得很顺利。这时有一名男生突然举手提问,于是我就示意他来提问。他问:“老师,由创新的话题我想到了诺贝尔奖,为什么我国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呢?”我真的一时难以回答,但故作镇定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将这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希望大家回去之后,查阅资料弄清这个问题。”
【课堂反思】
课堂总会有一些意外发问,课堂也需要一些意外发问。正是有了这些意外发问,课堂才是精彩的、原生态的,教师才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此,我们如果不了了之,那么就会失去一次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也会让学生从内心里“瞧不起”你。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不会信服你,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陷入一种师生互不认同的深渊。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提问时,可以机智地“回旋”一下,课后认真进行二次备课,找出满意的答案,然后将其呈现在我们的学生的面前。“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而且随时要把这桶水加满。这就是对于学生意外发问的最佳策略。
【知识探源】
下课后我连忙查阅资料,又进行了细致的备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将其化解为三个问题,并分别思考、整理出答案。
1.原因
从1901年到200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有8人是华裔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中华民族不比其他民族逊色。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的传统哲学差异。
2.差异
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哲学、文化三位一体。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信仰信念的最集中体现;哲学也是科学的基质,科学来源于哲学,哲学对科学起着决定性影响。中国哲学一开始就偏重于对人性、对人类社会之伦理道德的研究;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面向自然,偏重于对自然哲学的研究,双方的特点初具以后各自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欧洲哲学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而中国哲学却趋于道德和人事了。中国传统哲学不侧重于自然科学而侧重于讲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中的人生哲学和人伦道德哲学,这一特征简单归结为缺乏科学。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科学工作者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
3.优势
既然我国科学创新能力差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于伦理道德的研究。那么,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没有赶上和超越西方的可能呢?我认为完全是有可能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科学的,是整个世界哲学发展的结晶和升华。高铁诞生、“嫦娥二号”登月、“天宫一号”与“神九”成功对接……这些都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最好证明。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有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教学感悟】
我又一次给自己的“桶”里注入新鲜的水滴。下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会满怀信心地向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认识。由这一节课,我也重新感悟到“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理不应是一句空话,而要渗透到教师的潜意识里,自觉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