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伟
摘 要:如何做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是一线教师追求的理想,也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在教学中利用学案教学是多数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学案;自学;主体
“学案导学”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
针对生物学科的“学案导学”结合本人在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点看法。
学案中设计“我的疑点”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我想我们不仅要“重过程”也要尽量“有结果”。在这里谈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常常会这样说:“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明白”,或是这样说:“等你们上高中以后就会知道了”,或者说:“同学们课下可以查一下资料”,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因为现实中我们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在课上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也是因为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大,或者是比较异想天开。但是如果每次都这样说的话,时间长了学生可能不再想提出问题了,因为他们提出问题之后得到的总是这几句答案。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敢于提问”的精神了。
记得在讲《鸟类的生殖》这一节时,有个学生提出了“双黄蛋如果受精的话会孵出小鸡来吗?”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我给予这个学生很大的表扬,因为其他几个班没有问这个的,而且我在课前预设时也没有想到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当时也没有具体的答案,于是我就让其他学生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猜想一下会是什么结果?”(这样可以锻炼一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学生说:“可能孵出两个头的小鸡来。”有的说:“不对,生出来的应该是双胞胎。”还有的认为根本就孵不出来。最后我就习惯性地说了一句:“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课下查一下相关资料。”事情好像就这样过去了,没有什么不足。但是由于我本身就没有具体的答案,所以自己也很想知道“会不会孵出来,会孵出什么样的来?”带着疑问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这样的:“双黄蛋即是指一个蛋壳中含有两个卵黄的蛋。双黄蛋通常比正常蛋要大得多。双黄蛋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脱离滤泡被纳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各部依次被包裹蛋白、壳膜和蛋壳等物,从而就形成双黄蛋。甚至有时还会多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纳入输卵管,而成多黄蛋。双黄蛋能孵出小鸡,如果‘双黄确是两个受精卵,那么是可以孵出两只小鸡的,但基于种种原因,孵化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双黄”中只有一个卵子受精,那么只能孵出一只小鸡。双黄蛋的受精率和正常蛋的受精率相近。但孵化前期和后期双黄蛋组的死胚数远远高于正常蛋推测组的死胚数。双黄蛋比正常蛋大,甚至大许多,这是我们凭肉眼就能看出来的。双黄蛋的体积大意味着它蛋内的空间也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鸡胚所拥有的生长空间也大了。双黄蛋的确是比正常蛋大了一圈,但毕竟没能达到它的两倍,而这大了一圈的空间却要多容纳一个鸡胚,平均一下,每个鸡胚所拥有的空间和正常蛋的比较反而少了许多。这又直接影响着营养和氧气的消耗、鸡胎的运动以及日后的破壳。双黄蛋中的小鸡普遍发育不良,较为虚弱,破壳成了一道高高的门槛。而它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慢慢耗尽氧气,耗尽能量,无法显露生命的光华。”答案我是知道了,可是我静下心来一想,学生呢?他们知道不知道,我们总是对他们说“课下查一下资料”,但实际上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课下到哪里去查资料呢?家里能上网的极少,而且课外相关书籍也很少。城里的老师这样说“课下查一下资料”可以,可是作为农村的老师这样就有些不妥了,于是这就不停地反思以前所说的,感到自己竟然犯下了这多么类似的错误。
到了下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就又向学生问了一下,果真学生在课下没能找到具体的答案,我又问学生想不想知道答案?“想!”学生说。我就又找到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让他把我事先打印出的答案读了一下。当时,学生都静静地去听,听完以后都有一种满足的感觉。看到学生这样,我心里很高兴。所以后来,我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不会随便地说:“同学们可以课下自己查一下相关资料”,虽然我们现在“注重”提出问题的“过程”,但我想能给学生一个“结果”的时候我们还应给他们一个“结果”。同时,我也希望其他的老师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以上看法是我使用学案生物教学中得到的,我想,学案导学的实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真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