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格登:全班倒数第一得了诺贝尔奖

2013-04-29 00:44:03付雁南
成才之路 2013年7期
关键词:报告单牛津大学差生

付雁南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英国生物学家和另一位日本生物学家山中伸弥,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79岁的老人,却把一张中学成绩报告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片上可以看到,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曾经在生物课上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

“我相信他(格登)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从他的表现来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位老师写道,“他连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学不会,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完全不可能。”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还是后来被誉为“克隆之父”、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格登从没忘记过这些严苛的评语。

被老师评为“非常愚蠢”的学生

那是1949年的夏季学期,550分的满分,格登只得到231分,相当于百分制里的42分。而他的名次,在全班18名学生中,排名倒数第一。

15岁那年,在伊顿公学全年级250名男生中,格登的生物课成绩同样排名最末。63年后的今天,他却被评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毫不吝啬对格登的最高评价。他们在发布的获奖评语中说,格登的研究成果“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对细胞和组织发育的认知”。

这位差生的回击始自1962年。当时,距离老师的严苛评语已经过去了13年,他不仅没被吓倒,反而在牛津大学拿到了生物学博士的学位。在博士后的研究中,他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只成年青蛙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只青蛙的卵细胞里。这个全新的细胞,经过孵化、发育,最终变成一只完整的、发育完全的青蛙。

多年后,人们评价说,这一实验震惊了整个生物界,也“颠覆了人们对细胞发育的传统教条认知”。

这一成果为之后的细胞编程研究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1996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得以诞生。

“差生”的叛逆基因依旧在不时闪烁

在蜂拥而来的记者面前,格登很喜欢回忆起自己15岁那年受到的“屈辱”。老师在评语中毫不掩饰地建议格登,放弃学习生物的想法。

不过,在格登的母亲看来,自己的儿子当年早已迷上了生物学。中学期间,格登前后养了上千条毛毛虫,并且等它们一一孵化成飞蛾,这让他的老师非常厌恶。

“我对这些东西就是非常着迷,它们好像有魔力似的吸引着我。”格登说。

但他的人生轨迹的确差一点与科学擦肩而过。他的父亲希望他当兵,或者学习金融,而格登报考了牛津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如今,格登解释说,当时中学实验课上的失败的确令他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不过,在一番混乱的招生工作之后,阴差阳错地,格登进入了牛津大学动物学系。他的人生开始向科学一路前进。很长时间,他都在研究一种来自南非的青蛙非洲爪蟾蜍;博士后研究期间,他开始关注“细胞核移植”,并且终其一生都为此深深着迷。

即便在这个时候,“差生”的叛逆基因依旧在不时闪烁。当时,格登试图证明,细胞在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之后,并没有丢掉那些“没用上”的遗传信息。他的观点一直充满争议,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研究证明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只是一个研究生,那些人却是比我资深很多的前辈。”格登说。

同时,很多人也不明白这一研究的意义,因为在当时看来,这个结论没有任何价值。直到半个世纪后,随着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研究的开创性意义,“它让基本的科学研究看到了光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疑慢慢消失,赞誉开始扑面而来。1989年,56岁的格登参与创办了维康信托基金会和CRC研究所,前者用于资助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后者则致力于细胞生物学和攻克癌症方面的研究。

如今,格登的CRC研究所已经更名为格登研究所。在这个以他命名的机构里,除了实验器材、研究资料,那张中学时代的成绩报告单,也被装裱起来,悬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

格登说,即便拥有数不清的奖状、成果,这张言语刻薄的成绩单,是他唯一裱起来的东西。

有时,我会看着它激励自己

如今,格登赢得了诺贝尔奖。在这场成功的“差生逆袭”之后,一些人开始反思当下的中学教育。一位专栏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他希望在著名的伊顿公学,能够看到一些涨红的羞愧脸庞。

“格登显然不是第一个被老师泼冷水的差学生,1895年,慕尼黑的一位中学校长也把‘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评语给了爱因斯坦。”这位作家写道,“学校本应为学生可能的成就而自豪,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因此被磨灭了学习的热情。”

甚至,这样的反思也蔓延到了中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上周撰文说,中国目前的人才观,有其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是扼杀最佳人才,或者是扼杀人才辈出的致命缺点。”

直到今天,年近八旬的约翰·格登依旧每天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坚持研究工作。那份中学成绩报告单,则被显眼地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

这份成绩报告单似乎给了他一些特别的动力。“有时我会看着它告诉自己,几十年前就有人说,你根本不擅长这个工作。”格登说,“当你的实验遇到困境的时候,拿这个方法激励自己,真的太有效了。”

猜你喜欢
报告单牛津大学差生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8
Don’t Show Off In Public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环球时报(2018-01-26)2018-01-26 05:37:51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敦煌学辑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33
差生罗古奇
小小艺术家(2016年2期)2016-02-22 03:00:29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人生十六七(2015年6期)2015-02-28 13:08:32
美国堪萨斯州小学成绩报告单及其启示
基础教育(2014年3期)2014-04-16 05:29:16
基层医院报告单分类板制作1)
护理研究(2013年28期)2013-08-15 00:50:48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中国火炬(2013年10期)2013-07-24 14:42:32
他们被哪个学校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