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璟一 郑晨醒
【摘 要】《看见》作为一档由纪实和人物访谈构成的专题节目,因其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风格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看见》栏目的周末版为例,从栏目定位、叙事结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等角度出发解析其栏目特征。
【关键词】《看见》 叙事风格 人文情怀
《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的专题节目,它用镜头向我们描述剧烈变化的现实生活,刻画新闻背后的人,感知世间的人情冷暖,了解世界,认识彼此,审视自我。
《看见》日播版开播于2010年12月6日,周末版于2011年8月7日开播。伴随着栏目的发展,日播版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并于2012年2月18日停播,形成了周播版的固定形式。《看见》以“看见新闻中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你我”为宣传语。它分为两个单元:人物访谈和记录风格的故事。人物访谈注重对新闻人物心灵世界的追寻和探问。记录风格的故事不仅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且关注事件背后的人物。本文将以《看见》的周末版为例,从选题、叙事结构、人文主义情怀等角度出发解析其栏目特征。
一、呈现新闻中的人
《看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它让我们看到新闻事件中的人,在矛盾中既挣扎而又坚持的人,处于选择中的人。《看见》对人的关注延伸到了对生活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对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的关注。
寻找个体的普遍性,将个人的体验感受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起来,呈现激流中国的景象。《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的拆迁》讲的是广东杨萁村少数留守户与大多数搬迁户历时两年的对峙,挖沟,断水,乡邻之间矛盾重重。这中间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谁是谁非,但是呈现的是拆迁过程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利博弈。《刻章救妻背后》讲述的是模范丈夫廖丹为了挽救患尿毒症妻子的生命,假刻医院公章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对苦难夫妻之间相扶相持,中国看病难的问题,社会的温情爱意以及法理与情共谋。从人的角度挖掘并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以波澜不惊的情感打动观众,反映当下时代纷繁芜杂的现实。《看见》是一面反映当下中国现实的多棱镜。
以一种有温度的目光去呈现人性。“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①《告别卢安克》向我们呈现的是德国志愿者卢安克将要离开支教了三年的广西深山板烈的故事。通过这期节目,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看了一个至善至真的卢安克,一个面临追寻自由、坚守理想和承担家庭责任两难选择的卢安克。《旁观者周星驰》从作为政协委员的周星驰;被外界质疑的周星驰;作为电影导演的周星驰;童年憧憬武侠梦的周星驰;对爱性、感性理解的周星驰五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一个立体而有血有肉的周星驰,一个接近于现实的周星驰。好的采访是理解对方,是心灵的交流。在这期节目的结尾部分就体现了这种交流。
柴静:我可不可以理解说这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一生中想说的这句话。
周星驰:对对对,你有这样感觉吗?
柴静:对。
周星驰:谢谢你,谢谢你。
这是一场心灵对心灵的对话,是一场深入人的精神肌理和心灵角落的对话。将新闻人物心灵探寻作为串联每个故事的主要支撑点。正如柴静所说,《看见》也可以看作一个文学节目,文学可能是一种阅读的态度吧,就是对人灵魂过程的呈现,不轻易做出褒贬或者评判。②
二、逻辑板块式的叙事结构
电视新闻作品需要通过自成体系的语言符号的一系列有机的组合,才能形成传达意义的叙事文本,才能被观众所解读。彼得·布鲁克斯说:“叙事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口头或者行动的讲述,它通常是复杂的、多层次和持续的”。
“同一事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介入方式,不同的素材组合,都会影响内容的传达。”③因此电视新闻的叙事结构在今天越来越重要。叙事结构可以增加节目的深度,形成张力。不同的结构方式往往是一个节目风格的表现。
约翰·艾利斯认为电视叙事通过片段,也即通过相对自立门户、彼此不相衔接的一个个场景来完成的,“从一个片段到下一个片段的运动是一种交替而不是连续”。于是所有的电视叙事都是系列的而不是线性的。④ 《看见》栏目往往采取逻辑板块式的结构来讲述故事。
逻辑板块式是一种类似于议论文的电视新闻形式,每一个板块一个中心,板块与板块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是这种逻辑关系不是线性的,没有时间做承载,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得出结论。⑤逻辑板块式的结构使得整体节目的结构清晰,每一个板块看似独立,却为共同的中心服务。《看见》的节目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2011年8月14日播出的《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节目分为6个部分。
第一部分 叙述事情经过,引出话题
叙述药家鑫案的梗概,以及药家鑫已经被判死刑,死者张妙也入土为安。
纪实张妙家庭的现状,采访张妙父亲张平选对结果高兴但也同情药家鑫父母。
药家鑫父亲药庆卫开微博向死者道歉。纪实药家现状和药家鑫的遗物。
第二部分 反思药家鑫教育过程,分析其性格成因
药家鑫父母讲述:对药家鑫教育要求太严格、太严厉、要求尽善尽美。
药家鑫自述:小时候练琴被父亲严打,患网瘾被关地下室,曾特别压抑,想过自杀。
第三部分 药家鑫极度自卑,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青春期开始后,从没照过相;四个月内剪掉60斤肉;大学期间疯狂带家教;苛求完美,要干大事。
第四部分 案件真相,解释疑团
为何在父母的陪伴下自首?起初不知道事件的真相。
为何动刀原因?害怕,慌,农村人难缠。
药家鑫是富二代?介绍其父母的工作,身份,经济条件
为什么不早点说出真相? 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没想那么多
第五部分 继续反思药家鑫的教育问题
父亲拒绝药家鑫临刑前捐献眼角膜的要求。
父亲对药家鑫说话偏激 希望他人以此为戒
第六部分 两个家庭的和解与宽谅
张平选 希望药家鑫父母宽心,退回药家20万元的赔偿费
药庆卫 承诺帮助照顾张妙的父亲和孩子
这六部分的关系看似没有那么的严密,但是完整清晰地解释了药家鑫杀人案背后的种种为人不知的事情。逻辑板块式的叙事结构突破了线性叙事结构的单一性,将药家鑫之死与网络舆论对药家鑫的批判作为采访点,不仅探究了药家鑫杀人的原因,也展现了双方父母对这场悲剧的反思与后悔,更是将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大爱呈现出来。
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看见》栏目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坚守着专业主义的新闻理念。《看见》不同于《新闻调查》这类调查性报道节目以舆论监督为首要任务。《看见》的突出诉求并不在于舆论监督,而在于引导舆论、揭示人性、寻求化解,其公共服务特色更加明显,是一种介于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之间的社会诉求。
《看见》打破了二元对立式思考模式,引领观众看见灰色地带。节目总是先放下强烈的是非观,去呈现复杂的事实和人。二元对立渗透在我们世界观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生活中,贫富的二元对立,城乡二元对立,官与民的二元对立,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善与恶的二元对立,美与丑的二元对立。我们常常善于将人和事件标签化,单一化,两极对立化。我们常常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件和人。
《看见》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以宽容的态度,放下成见、偏见去看待问题,给双方以发言表达的机会。也正是由于此,《看见》成为一个多元的意见空间,使对立双方沟通,甚至是和解。
在当下这个新闻娱乐化,搏出位、博眼球的媒介环境中,道德力量、舆论的力量常常绑架新闻事实。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往往由于我们的偏见、成见使现实被遮蔽。2011年11月6日的节目《熊之辩》在这期节目播出之前,社会各界围绕着活熊取胆的话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而归真堂的创始人邱淑华一句:“反对我,就是反对国家”,将话题引爆。但是此前媒体的讨论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集体声讨归真堂活熊取胆的行为。《熊之辩》这期节目给了邱淑华一个发言表达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整个事件。在这场事件中冲突的双方归真堂创始人邱淑华和动物保护组织代表张小海,双方都有了发言的机会,努力使报道达到平衡的状态。《城管来了》这期节目中讲述了大家观念中强势蛮横的群体——城管。以大学生城管小宋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城管人与小摊贩的生活纠葛。这个片子中我们看到了微薄的工资、工作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相亲时被姑娘嘲笑的城管,为看眼病在北京街头卖爆米花的大爷,卖鸡蛋灌饼的小贩这些以小摊为生计的人们。我们也看到了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无奈与温情。我们看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面临的矛盾冲突。正如片子结尾评论:“一个社会,事件的哪一方都有说话的机会,都说对方能听懂的话,也都有诚意去听对方的话,把意见和矛盾一一陈述,也许在说清楚事实的时候,事情的化解之道也就随之呈现。”
《看见》,看见复杂,看见多元才能避免偏颇。
《看见》在群像中模糊身影,将脸谱化的个人还原为个性化,丰满化的生命个体。它践行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帮助我们努力看清这个复杂的世界。
参考文献
①[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13
②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央视栏目联合举办研讨会,http://media.sohu.com/20120507/n342523108.shtml
③朱羽君、崔林,《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现代传播》,2004(6)
④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5
⑤曾敏祥:《电视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71
⑥马俊,《〈看见〉: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电视研究》,2012(5)
(作者:均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