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发展日益素质化与多元化,其教学与高考地位渐渐地被取代,不仅学校对于地理教师队伍不加以发展,学生更是难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缺乏,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趣味
笔者认为,应把教学、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联系起来。即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深入“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教师的情感、魅力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引导,配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情促趣,以思激趣,从而发展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进而力求从平时教育过程中去维系与提升地理教学的学生认可度与兴趣感,最终打破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以及学科发展劣势。
一、把握教学重点,设计教学趣点
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应当课前进行完善的备课,确立教学重点,设计教学趣点,如此,才能引起学生对于地理章节内容的学习、讨论以及思考。教师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自主探究性、思维创新性的趣味问题,让学生进行自发性的思考与联想。例如,在世界气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用典故“诸葛亮借东风”,从中假设学生是诸葛亮,到底是凭借什么条件以及因素来“借东风”,主张学生大胆想象、举手发言与激烈讨论,尽量让教学有“交流”,有“争论”,如此,不经意间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在潜意识中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幽默教学语言,调剂学生情趣
学习,不仅仅是兴趣的培养,更是情感的交流。综合二者,教师既是主导者与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提升其教学语言能力,丰富其风格、个性以及魅力,使其幽默化、知识化以及通俗化,让教学内容精简化,构建生动、趣味的教学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常见的做法如:(1)利用谚语,精简教学重点与趣点;(2)采用谜语,提升学习趣味以及学习参与感;(3)巧用古诗文,丰富学习想象力以及提升教学综合性;(4)歌曲聆听,引发学习兴趣以及思维创新能力;(5)趣味(人文地理)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注意力以及提升其地理综合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求学状态,改善地理枯燥、乏味等特征,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相红.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05).
[2]侯俊.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准备[J].池州师专学报,2007(06).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