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洁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酿制酒酿”是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中的学生实验。米酒是南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学生对它非常熟悉,制作材料简单,成本不高,实验器具不复杂,可操作性强。让学生亲身体验酒酿制作的过程,感受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自制过酸奶,对发酵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敏捷,好奇心浓,动手能力强,敢于大胆实践。再加上米酒香甜可口,学生都喜欢喝,更能激发学生对自己制作米酒的强烈兴趣。
3.教学条件
由于米酒的发酵时间长,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结合我校是走读制学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自己在家完成这个实验,从而达到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另外,在家里制作酒酿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甜米酒。
(2)说出米酒的发酵过程,了解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2)提高生物素养,感悟科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生物素养。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结合教学条件,采用课前、课上、课后的教学模式。即课前让学生自学课本,搜集相关资料,咨询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课上教师提供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材料,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教师给予及时的建议;课后利用家庭资源进行试验。做好观察记录,中期汇报材料,学生之间相互评论,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试验后期,分享实验成果,总结自己的成与败。
四、实验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搜集相关材料。
2.课上
检查学生自学成果,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米酒的一般过程:
(1)实验前将所有的实验器具洗干净。
(2)将糯米浸泡八小时,以手能碾碎米粒即可。
(3)将浸泡糯米的水倒入蒸锅中,在蒸屉上放上纱布,将水烧至沸腾。将糯米放在纱布上蒸熟,以筷子能轻松插到蒸屉为好。
(4)冷却,将蒸熟的糯米饭放一边准备好的容器中冷却,冷却至用手触摸感觉不烫为好。
(5)拌酒曲。在酒曲中以1∶10的比例放冷开水,将酒曲拌入糯米中混匀。压实糯米,中间挖个洞,然后用保鲜膜封住容器,如果天气比较冷,容器外最好加一些棉衣包住。
(6)酒精发酵。
(7)米酒制作成功。
3.课下
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实验器具,准备好发酵容器,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操作。
(1)实验记录
学生做好每天的实验记录,观察实验过程的进展,及时记录下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到校后跟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2)中期评估
教师时时关注学生实验的进展,对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中有独到的科学设计者进行评价。
(3)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同学们可以相互品尝评价,并交流制作米酒的心得。
成果评价表
(4)活动拓展延伸
有部分学生不光做了米酒,还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了土豆酒。针对个别有创意的实验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土豆也能做酒,还有哪些材料能做酒?为什么?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这种教学手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获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对学生评价方面,利用了评价表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互评和教师评价,实现了评价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是开放性不够,学生除了可以做米酒外,还可以大胆地尝试去酿制其他的酒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