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琳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国家,古代语文教育源远流长。从可供考证的殷商甲骨文的习刻算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这其中以儒家文化思想为主融合诸多思想流派的“传统文化思想”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可以说二者互为存在,相互融合。
古代的语文教育一直在追求个人品行的完善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论是“内省”还是“外铄”,其主导流派都有着共同的主题。即为统治者服务,承传思想文化。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是“重道(轻德)”,“重文(轻语)”,“重教(轻学)”。在现在看来是有其局限性的。 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质疑、批判甚至是疏离的态度尽管在当时急于变革求新的背景下可能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今天,中国国力日渐强盛、自信心逐渐树立的时代趋势下,自觉有纠偏矫正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以平和从容的态度,通过借鉴对比,从古代文化传统中汲取经验,取其适用于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精华,对语文教学肯定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古代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仅从“师生关系”这一命题的角度作分析综述,探究其师生关系方面对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的部分,即现代元素。
一、古代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分析综述
按照教育史的分期作一综述。
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大致从虞舜时代开始就有了学校的设立。“国老”、“庶老”等部落的长者就成为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庠”、“序”就是供他们教育学生的场所。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单向的经验传递。
奴隶社会时期
(一)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周朝的学校比起前代更加完备了。教师多是一些官员,而学生则是奴隶主们的后代。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么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更多地被染上浓厚的阶级色彩。
(二)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给教育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涌现了孔丘、老聃、墨翟、孟轲、庄周、荀况等教育家和标志性理论专著《学记》。
这个时期的师生关系可以从诸家教育思想中略见一斑。
1.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已有了雏形。强调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和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现在看来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材施教”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个性,扬长救短,有针对性地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当仁不让”体现了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以及应有的博大胸怀。
2. 墨子的“虽不扣必鸣者也”表现了积极主动的教育思想和师生观。
3. 孟子以“深造独得”为基本追求,师生关系中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独立见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
4. 荀况开创了以“外铄”为特征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尊师则国兴,贱师则国衰。师生之间是“师云亦云”,不得背叛。对老师的要求也因其地位的尊贵而变得更高。
5. 道家倡导仰慕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逍遥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醒人们须注意教育的负作用,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
6.《学记》是对这一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总结。它强调教师的启发诱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封建社会时期
(一)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开始读书做官时代的汉代经学教育。
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又退后到了单向传授。守师法,重依据的风气在当时是受到尊重的。对教师讲解的重视在当时是有其时代的需要,但对现代语文教育无疑是有其局限性的。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政治的动乱和分裂,官学呈现衰落的趋势,家学盛行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这种家人之父子传授在语文教育中更为普遍。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的叠加使教学更容易实施,但具体的教学关系却因为个体处理的不同而很难把握其规律性和整体特征。
(三)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与科举制度相结合的隋唐教育。
科举考试的产生和确立促进了社会民众读书进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教育的下移。但科举取士的功利性,教育内容、人才标准的单一化也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师生关系的状况可以从韩愈的《师说》中有所了解。不以师传为荣反以求师为耻。尊师重道的传统在这里有了一个断点。但韩愈对于教师的全面阐述对后代有积极的影响。“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亦师亦友,视徒如己的理想师生关系承前启后,给后代一个效仿的范例。
(四)以书院为学术活动中心,推动教育理论取得进展的宋明理学教育。
这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1. 私塾
私塾为民间私人所办,是针对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教师多由落第秀才、举人充任,大多生活贫困而责任重大。存在注入式教育和体罚现象。但教师也会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2. 书院
书院有点类似现代高等教育的研究生院,兼有读书讲学与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师生质疑问难、学生因材而习、师生共同研究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已经可以看到。这也跟书院重品学而轻功名,远离科举的影响和制约的特性有关。
3. 著名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
胡瑗讲经,“每有要义,恳之为诸生言其所以制己而后制乎人者”。教师应是学生的典范。另外,他还倡导快乐教学,重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传授知识的效果。
张载主张“教须绝四”,教师教学不要臆测(毋意)、不要武断(毋必)、不要固执(毋固)、不要主观(毋我)。这一思想对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教育观点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其所起的保守作用使理学逐渐走向僵化和没落。`但是朱熹反对科举制约下的学校引导人逐利而去义,并继承“外铄说”的教育观,强调求知和力行,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师生共同追求一个理想。
王守仁的心学教育思想继承孟珂的“内发说”,提出“致良知”与朱熹的观点相抗衡。他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强调教育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天性。以达到“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的效果,与“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恶劣的师生关系所能达到的效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这与近现代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沟通。在我们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思想转变中是否可以借鉴一番呢?
(五)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批判教育的专制,讲究实用对语文教育有很大影响,但师生关系的特征未能有创新意义的突破。
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代元素
纵观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周以后历代对于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的理论总结几乎都是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和沿袭。
其二,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类型有以下描述——强调师道尊严的专制型、尊重儿童身心特点的民主型;授业承传的单向传递型、教学相长的交互型;父子宗亲型、官教合一型;亲密型、冷漠型等等。可能这样的概括不一定准确和全面,但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确实是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基本都有可以找到参照的模型。
其三,古代语文教育以德为先,以文为主的传统使老师拥有双重角色——经师和人师合一,教师自身的严格要求和社会对他的高期望使得尊师重教形成一种影响至今的传统。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会有精神和信仰的承续。这一点是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理想追求。
其四,师生之间除了学术思想的传承,还有政治地位的相互依附。生荣师贵,师显徒高,这一方面的影响至今不绝,需要辩证理智地去看,当然这一点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大。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看出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现代元素,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一些积极的师生关系类型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被实践了。这可以为我们建设积极的现代师生关系提供借鉴和范本。这也是我们了解和探讨古代语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意义所在。
三、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教学,这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它是人与人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任何教育,只要它一开始,它就必然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而这一关系肯定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只有做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亲密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相匹配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设施固然重要,但优良的教育装备,并非必然产生高质量的教育。这不像工厂里的产品,高投入就一定会高产出。师生关系很有点像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许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有着潜教育影响,其意义就在于此。
“传统的教育”这一与现代教育相对应的名词,有时会被人等同于“落伍过时”“需要摒除”。古代语文教育师生关系中“重教轻学”的特点使人们对古代语文教育的认识误区是:僵化生硬,甚至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实所谓传统是一个相对概念。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积累终究有它存在的理由,去除时代的局限影响,有很多好的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不是一概否定和丢弃。
鉴于此,在倡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适合我们的教育需要”的讨论中,我们一方面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顾盼千年,从我们的古代先贤那里寻求智慧的灵光。
总之,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在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探讨古代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为了在我们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寻求可以滋养现代文明的养分,让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更符合我们的文化特点,从而在结合西方先进思想时多一份理智。
参考书目:
[1] 张隆华 曾仲珊著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 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 《中外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4] 翟博、金志明、李伦娥《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原载《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