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晓燕
摘 要: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语文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难以解答和得分不高的部分。笔者试着从日常教学中一些具体做法来思考解读文学类文本的途径,以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49-1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学生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该如何做,如何才能提高得分?回想平日的教学,文言文有字、词、句的梳理,诗词鉴赏有炼字、炼句、手法的归类,作文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训练等等,唯一没有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和解题的全面系统讲授。教师言之不清,学生听之无用,再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能力偏低、得分不高的现状。
笔者见微识浅,就平时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作一简要整理,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五点思考。
一、指导制定计划,分组阅读收集
阅读范围的狭阔,知识储备的厚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因此仅仅依靠现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教材外部寻找材料进行充实,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主寻找材料,学习和品味。圣哲曰:“凡事预则立。”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至关重要,它可让学生有针对有目的地去阅读收集。阅读计划力求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且需严格执行,不可一曝十寒。
笔者所教两个班级人数均为54,6人一组,分为9个小组,每周每人至少阅读三篇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且至少背诵其中的一篇。关于阅读的时间,见缝插针,挤时间阅读。双休日、节假日等都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黄金时间,更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一些相关课外文学读物进行阅读积累,在感动人的原因、写作方法、艺术风格、蕴含哲理等方面写下只言片语。这一过程实际上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指导阅读方法,组员分析评价
阅读分类的标准有多种,可简单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是完全性阅读。它求的是知识的深度。略读是不完全性的阅读,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它省略了逐字逐句,乃至逐章逐篇的阅读过程。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扩大阅读的量,扩充知识的面。笔者着重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略读前先让学生找一些有关作品的内容梗概、名家评点读一读,这样便可先粗知大体内容。同时笔者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且要逐步提高,力争做到“一目十行”。
之后,每位成员概括选文脉络和中心,畅谈对文章的感受和从中得到的道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个过程会使学生对选文的理解知识化,是阅读的一个进步。它能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深刻感悟。
三、指导读书笔记,引导学会交流
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要指导学生或写入小册,或载之卡片,总之立即动笔,不能迟疑。要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对原文提出批评和商榷,或把原文的内容、观点和其他同类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比较和分析,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作品内容及艺术风格等的认识。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在选择储备阅读名篇的基础上,各小组精选出美文有感情朗读。朗读之后推荐组要首先发言来谈谈选文的妙处,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推荐组朗读的优缺点,发表对选文的理解和看法。推荐组参与讨论,在互相讨论中,增加对选文的理解。老师适当进行引导评论,融入学生讨论之中。通过这种训练既能促使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情感内容,又能训练他们的朗读技巧。
这一步是阅读的升华阶段,是系统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点。这一训练环节中,我们可指导学生从文章背景、作者介绍、写作技巧、结构层次、重点词句理解、修辞等多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查、引、评、用(查资料、引用评论、小组评议、借鉴应用)完成对选文的分析学习。师生共同研讨,深入挖掘。
四、指导联系课堂,提高赏析效率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应指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与日常语文学习有机地联系。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适时地阅读原著,便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1.指导学生“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论世”就是了解作者作品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作家传记,深入了解作家的生活、思想和经历等知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
2.归纳作品思想内容。
帮助学生归纳作品中所叙述的事件、人物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透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问题。特别向学生说明作品中任务的思想观念不能与作家思想观念等同。
3.指导学生赏析作品艺术手法。
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的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鉴别作品属于什么派别,其主要特色。
4.引导学生利用名人、名家的评论理解作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指导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悟、体验。就同一部作品的理解,还可展开争论,在争论中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认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指导广泛体验,拓展认知层面
教师应指导学生将阅读原著与观看影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电影、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教师可组织影评征文、座谈等活动,以巩固其效果。通过观看影视,学生便能较快地掌握原著的基本内容,吸收原著的精华,从而更好地理解原著。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原著与影视进行比较,如学生能找出两者在叙述事件与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异同,他们便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