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学科虽然目标多元,但语文应该姓“语”,语文课应该像语文课,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咀嚼,获得学科的滋养和情感的熏染,成为“语文人”。语文老师则要明确自己的专业身份,做语文教师必须做而其他学科老师不能做也做不了的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集聚语文学科的学科元素,通过特定的教学路径与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的韵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味;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30-3
一
一次听初二语文课,老师执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一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细节的生动和语言的含情是这篇作品最可人之处。老师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去组织教学,通过反复地读、细细地嚼,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比较等手法,让学生感知文章“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言诱人”的魅力。可不知为什么,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简要分析了文章的结构,接下来便大谈母爱之伟大,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那些难忘的母爱故事,激发其孝敬之情,又向学生介绍历史上那些伟大母亲的事迹,诸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徐(庶)母大义、欧(阳修)母画荻等。整堂课像上语文课,又像上政治课,又像上历史课,有点“四不像”。虽然我们鼓励学科教学的渗透,但如此的不伦不类让我们对学科教学的现状引起关注和思考。
语文学科不应该孤立地存在,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是多元的,但语文应该姓“语”,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怎么说,语文课应该像语文课,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咀嚼,获得学科的滋养和情感的熏染。像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数学人”,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化学人”一样,语文教学的目标自然是培养“语文人”。作为语文老师,他必须“守土有责”,应该明确自己的专业身份,做语文教师必须做而其他学科老师不能做也做不了的事,这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集聚语文学科的学科元素,通过特定的教学路径与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浓浓的语文味,借助对大量的语言文字资料的接触和感悟,优化自己的语文感觉,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并同步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涵养。就如上面提到的学习《我的母亲》,就情感目标而言,也应该“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而这种培养不能像思品课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而必须是在引导学生在细节的品味、语言的咀嚼等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进而促成他们对亲情的认同、理解、感悟。这是一种浸润,是一种潜滋暗长。
二
让语文课飘溢出浓浓的“语文味”,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体现浓烈的“语文意识”。什么是语文意识?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指出:“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意识。也就是说,对语文要多一份敏感,多一点警觉,还要多一点自觉的审视和叩问。”王老师的话启示我们:在以文本为主要媒介的语文教学环境中,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时时处处记住我们是在教语文,学生是在学语文,老师要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现在,语文教坛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这就是只从一般意义上教语文,让学生“泛阅读”、“浅阅读”,忽视语文学科内部的独特性,忽视文体,写到作文,也是“文体不限”。这样教语文,只涉及语文学科大的框架,忽视了学科内部的结构,语文学科的内在美得不到彰显,语文学科的功能被严重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为此,语文教学一定要强化语文意识,首先要强化文体意识,依文体教学,教出语文学科的异彩纷呈。语文学科文体纷繁,古文有韵文和散文,现代文从表达方式上分有记叙类、说理类、说明类、应用类,不同的类下又有众多的小类,而文学作品又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这不仅是表现手法的不同,语言上也有各自的风格。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考虑语文学科的共同特点时,充分兼顾文体的个性特征,使文体的魅力充分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学习路径、不同的学习重点、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些,语文老师必须充分地注意,不能都是字词、结构、中心、特点,千部一腔,而要因体而变、按体施教。在有了对文体充分关注的基础上,语文教学就要以“语文意识”去导航。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弄清文本的文体,看这种文体有没有变体,变在哪些方面;然后看文本写了什么,在把来龙去脉和详略主次都搞清楚的基础上,要能概括出作品的提要;在此基础上,再去看作者是怎样写的,构思和表达上有没有按常规的套路走,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再去让学生思考和分析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能不能换一种思路或方法去写;最后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文本有什么不足,能不能写得更好等等。当然,这样一些体悟不能建立在大量的架空分析的基础上,而应该是让学生反复地读、反复地想、反复地比较和揣摩,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
语文教学要依据文体进行,而整个教学流程又要紧扣语言来推进,因为语文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国耻之痛,溢于言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读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强烈感受到诗人难以控制的惊喜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语言之明快,节奏之流畅,活现出诗人内心的狂欢。语文教学,我们就是要紧扣语言,带着学生品嚼、玩味,感受语言所创造出的无穷魅力。当然,语言既有内容的一面,又有形式的一面,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两者相依相存。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看看特定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像《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写少女的害羞:“里有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望见生人,遍至张皇。”作者仔细观察害羞的举止、神态,用最形象准确的词语写出了美感;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讲究语言的相对整齐和变化,让作品产生美感:“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朱自清的散文《菏塘月色》写“月色之美”,对被描绘对象进行多角度刻画,写出月色弥漫、月色朦胧,还通过雾、树影、云等景物进行烘托,借助精雕细琢和丰富联想,将荷塘的月色描写得空濛迷人,体现出多层次的立体美感;《红楼梦》第五十回写一个大雪天,“贾母围着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伞,众人拥轿而来。”作者锻字炼句,精心锤炼一个“拥”字,将贾母的威势、排场,下人逢迎拍马的情态和盘托出,一字传神;鲁迅的杂文《文学与出汗》则讲究语言的兼容,融文言词入句:“……莫非中国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中国的文学论欤?……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诸如此类,教学中善于从语言入手,既读懂写了什么,又悟出怎样写,这才是真正在学语文了。而像霍金的《宇宙的未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邓小平的《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有些老师教学时总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上,甚至要考证一些术语和知识,如宇宙、物种、剩余价值、鸦片战争、美国黑人运动等,这样上课,和科学课、政治课或历史课差别不大,因为那些课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弄懂语言表达的内容上。其实我们一旦关注到这些课文的语言形式,就会惊喜发现,这些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往往也是语言大家,他们很讲究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去表达特定的语言内容。也许有的语文老师会说,我的教学就是扣住语言的,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对作品思路和结构的把握无一不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这也许是不错的。但我们必须关注一种现象,这就是我们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内容,更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郑逸农《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三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语文学好,所以我们老师在根据学科特点,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投入语文教学活动、紧扣语言学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所以,我们一定要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学”,根据文本实际,让学生体验作品通过语言所表现出的思想、所创造的魅力。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死海不死》,和学生商量“有哪些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说,“死海”我们知道了,在地理课上学过;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也很熟悉,什么说明的结构啦、顺序啦、方法啦,也都知道了;课文中出现的三个“死”(死海不死,死海真的要死了)的词义,课后练习题里也有这个题目,也清楚了。那么学什么呢?钱老师就从文体上启发学生,是说明文,是知识小品,让学生归纳出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学生说知识性好理解,趣味性和科学性似乎有点说不清楚。于是钱老师就从这两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趣味性表现在哪里呢?钱老师让学生从四个方面去感悟:一是跟其他文章比,这篇文章是不是有趣味;二是文章显得有趣味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三是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文章显得有趣味;四是说明文写得有趣味性对文章表达有什么好处。探析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作品的语言表达上好好推敲、琢磨。比如行文的句式上,用“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等设问句,目的是引起读者思考,让文章显得有层次感;比如词语的前后呼应而又意思迥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意思却不一样,让人感到有趣,蕴含意味;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作者连续用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写出了文意的曲折,如果把这些词拿掉,效果会差了许多。这一比,就显出了特别的意趣。然后又引着学生去探析作品的科学性,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枯,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在科学性上值得怀疑。老师又带着学生对作者分析的方法、数据得出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确认作者的判断可能是有所疏漏的,这些分析也都是注意从文本语言的角度去揣摩。最后钱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中心是围绕“让死海继续活下去”进行,同学们热情很高。学生这样学语文,从语言文字入手学语文,那就是真正的学语文。
当然,我们理解让学生紧扣语言文字学语文,也不能太狭隘。有的时候可能要很实,比如有位小学老师教《美丽的丹顶鹤》一文,问学生“引吭高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丹顶鹤航行的时候在大声唱歌”,显然学生对“航”和“吭”的认识产生了混淆。这时,老师最好是引导学生从字形、字意上辨析同音字,手段可以是多样的,而不应该直接把词义告诉学生。有的时候就可以“虚”一些。于漪老师讲过一个案例:有一堂录像课,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于老师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学生去想象,想象其实还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的。
四
让语文课飘逸着浓浓的语文味,说到底还是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够使语文教学韵味十足呢?他要十分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科内在结构要有深刻的把握;他要有丰厚的语言素养,善于从语言中有觉有悟。但根本的是语文老师要有丰厚的语文积淀。语文老师要有大量的作品阅读与背诵的积累,要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各类名著。比如你教鲁迅的《狂人日记》,作品中提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你必须读过,甚至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像《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烟》等,你也必须读过,这样才能熟悉他的风格及对鲁迅的影响。还有当今文坛,韩寒、郭敬明,孩子都读了个“底朝天”,我们老师一本没碰过,怎么跟学生交流?歌德的《浮士德》结尾有这样的话,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提升,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金明借用其意,改成永恒的文学引领我们提升。读书要成为语文老师的生活方式,要泛读,读专业书,读拓宽书,甚至读一些闲书,说不定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语文老师要厚读,要读行内书,更要读经典书,经典是永恒的星辰,经典使人厚重。陈教授主张语文教师背200篇散文,300首诗词,不管他过去学的怎样,他就会不一样。他说学生背200首诗,受过熏陶,回家说话做事都会不一样。语文老师还要有语文知识的扎实功底。浩瀚的语文知识大海,要尽可能的做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保证教学时游刃有余,辅导学生时“有求必应”。有位语文老师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一节夜自修课上,一位学生拿了一本复习资料,指着其中一道科技说明文的题目问:老师,您说这道题是选A还是选B?问完眼睛直盯盯地望着老师,希望老师能在几秒钟内告诉他答案。对这种突然袭击,虽然老师完全有理由拖一拖,但这位老师还是感到“脸上微微发烫”,因为她知道,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时不知”的,所以老师应该不懈地学习,努力成为“知识和智慧的天使”。语文知识涉及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这些,老师都必须学通学透,储藏于心,构成体系,确保随时能脱口而出,让人随时能感觉到一个语文老师不同一般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还要善于传承优良的传统。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新课改时代,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成为课堂重要的呈现方式,但几千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些传统的方式不能在课堂上弱化,大量的热闹的互动不能替代学生个体的默诵涵咏,动态的字幕和画面的叠现不能替代学生的书写和思考,语文教学要注重传统方式的继承,让具有浓郁民族性、学科性的东西继续成为课堂的主流,使语文课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种种东西。要知道,虽然古代的教育是一种混合型的教育,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直到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基本成型,但古代混合型的教育基本也是以文章的教学为形式的,所以这么悠久历史的教育其实基本上一直是以语文教育为主体的,这就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所谓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语文教学中一些传统的好的做法要很好地融入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使用毛笔备课,上课努力体现教师的背功,一口气能背完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辽宁盘锦的魏书生上课坚持板书,而且总是让学生上黑板板书,他们注重的正是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传承。为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就是要很好地运用语文学科教学一些传统的东西,像过节有节味,过年有年味那样,让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具体地说,语文教学中,课堂上应该书声琅琅,让学生读课文,精彩的课文和片段就是要让学生背,让学生在吟诵中记忆,在涵咏中体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写,认真记笔记,该板书的时候就是要板书,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练了字,一举两得;要让学生仿写,仿写优美的句段,仿写好的文章,在仿写中增强写作的感悟,成就写作的本领;要让学生多元理解作品,有时又要对作品“不求甚解”,让学生在感觉“模糊”中独享语文学科的魅力;要让学生通过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感觉文体之妙,获得语文世界的丰富与变换,享用语文世界的甜蜜;要让学生懂得语文学科的淡化精确,一篇篇独立的文章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虽然篇与篇之间不像数理化的章节之间那么富有逻辑性、层次性,但一篇篇的累积会形成语文的知能体系,会让学会的语文能力潜滋暗长;要让学生懂得学课文接触的是语文,但课文展示的是学科与知识的联系与渗透,语文学科是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学语文绝不仅仅是跟语言文字打交道,而是跟世界打交道,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时打交道。
[参考文献]
[1]刘恩樵著.新语文叙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2).
[2]教学大道——写给语文教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4).
[3]郭志明著.语文教学品质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