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

2013-04-29 00:44林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实践性观念智慧

林芹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两种基本取向:一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另一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成长过程。其实这两种观点诠释了当前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行为、一种期待,更是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转变,即从“被发展”转变到“自发展”。也只有真正实现了“自发展”,教师专业化才可能持续。因此,如何促进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道路是学校管理中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种体制的实行都需要观念先行,才会有行为的跟进。因此,学校引领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就要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匆忙而平凡的教育工作生活中,绝大多数教师的心已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更没什么兴趣去思考“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那么该如何走进教师的心,开启智慧之门,让教师走上专业发展道路呢?

一、找准时机,搭建观念更新平台

虽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是课改以来用得最频繁的词语之一,但如何更新教师观念,教师如何自我更新教育观念,却只以“加强学习”一语概之,更少涉及提高教师学习实效的方法和策略。我们都知道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总结一周的教育生活并部署下一周工作重点是教师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据调查发现,每当教师们坐在教师例会的会席上时,心里总有一种“舒缓”和“忐忑”的情结。“舒缓”的是一周的工作又平安结束了,“忐忑”的是新一周新任务又即将来临。所以,教师例会往往成了教师们的“例外之会”,对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没有根本性的意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教师工作例会的根本意义,也应该在会议的“开端”上下工夫,正如一节课的导入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直奔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衡量一节课导入环节有效性的依据。如果在会议的开端,能为教师的心理注入一点活力,又能启发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鲜血液”,那么教师例会也不仅仅是工作部署会,它将是教师们汲取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精神家园。因此,“每会一段”即在每周的教师会上,指定教师上台分享学习内容和感悟,能点亮教师思维,在学校形成一种学习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会前十几分钟一人学习大家分享,一方面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给教师搭建一个台上发言的心理素质及训练语言表达的平台。要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分享,轮到的老师能深入学习,充分准备,即点燃教师的学习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分享的内容要精炼,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要有启发性,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层对教师分享内容的把关和调控。根据人的学习注意力特点,分享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0~15分钟为宜。

二、把握方向,找准观念更新思路

如果说“每会一段”这个时机为引领教师更新观念提供了一个平台的话,那么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什么,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教师需要更新的观念很多,选择什么进行分享可以对教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呢?

首先,以个体思维理论学习激活群体思辨力。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观念如同滚动的“球”,要随着实际情况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变化。 要顺应这种变化,就要提升教师的反思力。反思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教师的反思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反思力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必备素质,也是教师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修炼并提高反思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实这个观点由于教学常规的要求已经在教师们心中根深蒂固,但对于一个学校整体而言,教师的实际反思力与之能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作用却相差甚远。据调查发现,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提升自己的反思力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培训,在平时的反思过程中也只停留在应付检查的状态,教师对反思行动只是走过场。因此,为全面引领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应该从全局出发,从提升反思力出发。而思辨力是制约教师反思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辨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反思效果。要激活思辨力就要引领教师研读分享相关思维理论著作,掌握思维方法,以思维为解读课程与教材的武器;引导教师通过“八问”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即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结果和实效、实际效果怎样、如何改进等。

其次,以个体实践性知识点燃群体智慧火花。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支配教师进行选择与判断的常常是实践性知识,因此,不断积累实践性知识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显得尤其重要。实践性知识多是缄默而难以外显的。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考察,知识的创新、传承、转化离不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离不开个体与群体学习主体之间的意义性互动与创造性建构。因此,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开展基于情景的体验学习、实现个体与群体的智慧分享是实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均有个体性的特点,不同教龄、经验和教育信念、能力的教师所拥有的实践性知识存在差异,因此,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激励对实践性知识的创造与获取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提升教育智慧是每位教师的追求,但能否自主提升,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中能否激活教师的思辨力,促进教师不断积累和转化实践性知识,使教师对如何自主提升在理念上能与时俱进,在行动中能进入“情不自禁”的状态。

三、生成制度,促进观念与行为持续融合

如果把教师专业发展比做一列向前行驶的列车,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自主登上这列火车,只有在观念根植于教师心中以后,才有自主的行为。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喧嚣的时代,教师内在的需求、主动的追求、自律的行为也需要有效的制度做保障,才能使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的热情持之以恒地发挥,观念践行的动作持续不断。所以,引领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应该从制度上使教师有一种专业发展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制度建设,如何“建”,应该注重“生成”二字。“生成”表现为应运而生的动态过程,不是“拿来主义”。强调制度应该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提升教育智慧的活动评价中的需要而生成,既面向全体,又顾及个体。如结合学校教师总体发展水平状况,生成《教师梯队发展管理制度》,梯队的划分合理,既不让教师望而生畏,又能激发教师的发展欲望,帮助每一位教师在制度中找到自己的发展平台并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有近期目标也能看到自己的远期目标。当然,生成制度的文本应具有可操作性,即教师能在制度中明确自己该怎么做,而且评价的标准能和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的行为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跟进评价体系,使教师体验到提升教育智慧,追求教育智慧的成功感。如《新秀教师成长量化表》《能手教师技能评价表》《智慧教师辐射效能评价表》等,其中的量化项目既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技能指标,又能通过评价使教师了解自己和同伴的发展状况,从而形成一种你超我赶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套用他的话,我们认为促进教师自主提升教育智慧的管理艺术也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工作激情。“理想”与“激情”是教育道路中不可缺少的两种精神食粮,所以,在观念更新、智慧实践过程中,生成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要坚决摒弃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习惯思想,以“渐进式” “跟进式”的思维方式,树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观念,只有这样才可走出一条自主提升教育智慧的新路。

猜你喜欢
实践性观念智慧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有智慧的羊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