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数学”——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新境界

2013-04-29 00:44余栋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车轮平行四边形测量

余栋梁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为少年数学爱好者们题下了富有童心的四个大字:数学好玩。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田刚也给青少年题了四个大字:玩好数学。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并没有觉得数学好玩,而是觉得数学好难,数学好烦。陈省身进一步指出,数学课要讲得让孩子们有兴趣,有好奇心。如果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就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数学也就难学了。

数学家的话一语中的,耐人寻味。其实枯燥的不是数学,而是数学教学过程。我们总是习惯了埋怨学生: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对数学不感兴趣,很少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是不是让每个学生感到充满兴趣和快乐?是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快乐幸福的“玩者”?“玩数学”,这应该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新境界。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故事情境

学生对故事、猜谜、童话等比较感兴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知识,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黄豆和西瓜称体重”的多媒体动画故事,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克”,并且看到黄豆和西瓜的重量悬殊太大。在天平上称体重时,天平一歪,把西瓜摔得粉碎,学生看得兴趣盎然。教师也自然地引出一个新的重量单位——千克。

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听一段配乐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尚和说:从前……”同学们听着配乐故事,不由自主地笑了,老师也笑着问,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重复这几句话。“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一种小数,它小数部分的数字也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样自然地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2.创设直观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了一定的情绪色彩。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下,学生的精神集中,思维很容易被激活。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车轴应该安装在哪儿?学生都有生活中的经验,知道车轮是圆形的。但究竟是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说不清楚。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我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一片绿草地,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子,一只猴子坐在上面,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多媒体接着进行演示: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然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个车轮没有角,但走起来怎么还颠簸呢?”……你能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通过一番讨论,学生明白了:因为圆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该安装在圆心的位置上……原来数学学习是那么“好玩”的事情,又何乐而不学呢?

二、组织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1.组织操作探究

儿童的智慧和兴趣都在他们的指尖上。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课堂上可以提供或者让学生准备相关操作材料,通过摆摆、拼拼、贴贴、画画、数数、量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思维才能活起来。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这一课时,教师预先让学生准备好直尺、卷尺、绳、圆形纸片(易折叠)、硬币(易滚动),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测量各种圆的周长,学生用绳子去量剪好的圆片和硬币,有的学生用在直尺上滚动的办法测量周长,也有的同学用卷尺量,还有的学用折叠法量,都量出了圆形纸片、硬币的周长。但学生发现画在纸上和黑板上的圆不能用滚动法测量,可以用卷尺或绳子绕一圈的方法测量。接着教师提出:如果要求一个圆形操场的周长怎么办?学生发现不可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用绳子、卷尺绕一圈的方法显然太麻烦,虽然实验简单,但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此时教师点拨,启发学生再通过操作测量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的操作实验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心理要求,又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知识的奥秘,发现规律,逐步强化通过实践求知的意识,经历了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

2.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活动中努力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积极参与到探究知识的发展过程中来。如学习了“土地的测量”之后,可以指导学生测量一条道路或走廊;还可以让学生测量校园、操场、花园、教室等的面积。这些做法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对训练学生目测、步测的能力也大有裨益。再如学了“统计图表”之后,可指导学生调查各年级学生人数和男、女生的百分比,全校学生逐年的总人数及增减变化情况等数据,并将这些资料制成统计表公布出去,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不仅使知识得以巩固,而且有利于形成数量和空间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1.介绍数学史料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了“你知道吗”的栏目,专门介绍数学上的相关史料,内容和选材丰富多彩。实际教学中,结合“圆周长”的学习,讲述了我国南北朝时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在当时没有先进计算工具和简单易行的数字的情况下,在地上摆算筹小棒进行大量的计算,从而成功地将圆周率π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故事,鼓励学生追求上进、不怕困难;也可以结合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不屈不挠地与困难作斗争从而探究数学奥秘的故事,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如:介绍华罗庚怎样从一个学徒成长为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为人们最终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些故事都可以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激励学生学好数学。

2.设置挑战性习题

教学中,可以改变常规练习的处理方法,使它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如二年级上册“表内乘除法”中的练习:有24个同学要过河,每只大船可以坐4人,小船只能坐3人。如果都坐大船要用几只?都坐小船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说一说坐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这种先于计算的判断需要一种良好的数感和积极的思维,这就使得一道直接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变得有挑战意味了。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挑战智力的思考题。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我呈现给学生一道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的木框,长6分米,宽4分米,将它拉成高是5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四个选项:①24;②30;③20;④无法确定。一开始学生觉得无法解答,我建议学生大胆猜想、判断:哪种情况不太合理?有学生认为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高变短了,面积只会比24平方分米小,所以不可能选①和②。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在平行四边形内画出两组不同的高,发现5分米的高所对应的底只能是4分米,因而确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数学问题看起来枯燥,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了乐趣。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觉得数学“好玩”。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趣、愉快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由数学“好玩”、“玩好”数学到“好玩”数学的转变,数学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车轮平行四边形测量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车轮的位置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有趣的车轮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