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
《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经典课文。通常的教学多是把重点落在感受文章内容美:“读书,找一找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怎么美?”……如此,仍未脱离“教教材”的窠臼。须知,文章之美,美在内容,更美在语言,美在表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更要着力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妥帖,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着力以“教语文”的视角来处理。
一、交流比较,同中求异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立足于“观察和表达”的视角,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四季描写树木的语句,读书,思考:既然写的都是树木,这几句话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很显然,课文在描写四季景物时,无一例外都描写了树木,这不仅因为小兴安岭树多,像“绿色的海洋”,还因为树木四季变化明显,特点鲜明。通过读书、圈画、思考,学生可以清楚地发现,作者对四季树木的描写都体现了季节的特征——“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是对春天树木生机勃发的描写;“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是对夏日树木生意盎然的写照;“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落叶在林间飞舞”一望而知是秋天的树;“树上积满了白雪……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则写出了冬天的特点。四处描写树木的语句不仅不能调换,而且没有“闲笔”,每一处都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季节的特点。
生1:我觉得春天的树是生机勃勃的,和其他季节不一样。
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
生1:因为……它有“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
生2:我补充,是“抽出新的枝条”。
师:为什么从“抽出”能体会到这是春天的树?
生2:“抽”比较快!
师:“抽”字的本义是拉出,后来引申为“拔出”的意思。现在你又想到什么?
生2:我想到大将军拔宝剑的样子,动作很快!(边说边做动作)
生3:而且很有力!
生4:新的枝条就像宝剑一样直!
生5:对,光秃秃的树等了一个冬天,终于等来了春天,树木的新枝条就赶紧长出来了。
师:一个“抽”字写出了春天树木的特点,让我们看到生动的画面,让我们读出这样的画面,读出这样的生机吧!(学生读)
师:夏天的树木又有怎样的特点?
生1:夏天的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看,“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能不能也抓住其中的词语来说说体会?
生1:“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树木到了夏天枝叶茂盛的样子。
生2:我觉得“封”字用得特别好。“封”就是密密地盖住,像瓶口、信封这样,一点也不透气,可见枝叶长得多密啊!
生3:“挡”和“遮”也写出了夏天树木很茂盛。夏天来到小兴安岭,往前看,眼前只有绿色;向上看,也只能看见绿色。
师:可见,“封”“挡”“遮”这三个动词也不能互换位置。
教师适时引领、点拨,让学生驻足于文字,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获得规范语言,并在交流、朗读中深化对树木四季特点的感受,同时,学生在读书、体会的过程中悄然领会到——观察,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
二、溯源品析,异中寻同
古人早有“炼字”“炼句”之说,也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佳话,遣词造句的匠心源自对字音字义的理解和运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不乏运用精妙的词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游客”身份走入文中情境,交流分享小兴安岭四季景物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溯源品析的方式感受作者用词之考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泛泛地说“这个词好在哪里”。
师:季节不同,景物不同,但都很美,这是一个共同点。仔细再读课文,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用的词语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作者用词很生动。比如写树木的“抽”“封”“挡”“遮”。
生:写积雪时,作者用了“融化”“汇成”也很好。
师:好在哪里?(学生答不出)
师:“融化”和“熔化”“溶化”读音相同,意思和用法却不同。(溯源演示“融”的字形演变)左边的“鬲”是个象形字,一看就知道,它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烹煮食物。“融”字的本义就是在蒸煮食物的时候蒸汽往上冒。现在你明白“融化”妙在哪里了吗?
生:“融化”才能写出冰雪是因为天气变暖化成了水。“溶化”适合用来写糖、盐在水里化开;“熔化”或许是指比较坚固的东西受热变形了吧?
师:正是这样。再来看“汇”,(溯源演示字形演变)雪水一点一滴地聚到一起,渐渐地,会合、聚拢成了小溪、河流!它的意思就是河流会合。
生:我好像看到水流从小变大的画面!
(学生读书,想象画面)
……
师:这些词语能不能用其它词语代替?
生:不行。没有更合适的了。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每个季节,作者选择描述的景物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在用词造句上都非常用心。不论是“抽”“封”,还是“融”“浸”……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汉字历史悠久,字形、字义浸润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随着汉字的演变与简化,许多信息逐渐被遮蔽或丢失了。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适当地溯源,说文解字,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汉字特有的灵性与价值,在加深理解文本的同时,显化形象,使之更深刻领会作者语言文字运用之准确,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三、角色演绎,实践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言语实践的情境与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言语能力。在学生充分感悟小兴安岭四季景物特点,并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感受作者用词造句之准确的基础上,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语言能力毕竟尚弱,教学中不妨设置情境,让学生代入“角色”,说说、写写,譬如:
我是小鹿,春天(夏天/秋天)来了,我在溪边散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小松鼠,冬天(春天/夏天/秋天),我在枝头散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选择任一季节,将自己“化身”为任一种小动物,可以化用文中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无疑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同时明确要求:要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介绍,用词要准确。这样立足于语言情境的小练笔,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降低了难度,又避免了内容分析的繁复。学生可将读到的语言文字化为鲜明可感的内心视像,又尝试模仿、重组课文的语言或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造的画面,促进了学生巩固、内化语言,提升了语言实践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