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不良提问及其改善策略

2013-04-29 00:44:03陈庆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改善策略课堂教学

陈庆安

〔关键词〕课堂教学;不良提问;改善策略

课堂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有利于教师更为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提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的不良提问

(一)只提问自愿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认为提问时应提问那些有所准备、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当学生有所准备时,不仅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还能通过回答满足表现的愿望,这样既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当学生没有准备、不希望回答问题时,对其提问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影响其思维,损伤其自尊,并且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确,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收获,而那些不够投入的学生却失去了很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这样,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那些最善于表达的学生参与了课堂交流,而其余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而且,当善于表达的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其他学生,特别是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便终止了思考问题的过程。

(二)学生不会回答时给予提示。在具体教学中,当学生不会回答某问题时,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思路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教师普遍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学生不会回答时给予一定提示,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回忆出所学的相关内容,而且可以维护学生的面子,节省教学时间。这一观点似乎很正确,可是你会发现,当学生已经习惯教师的提示时,就不再会自己主动思考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因为没有回答不出问题带来的压力,在应对课堂提问这一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上,回答不出明显是一个更省力的方式。

(三)“我不知道”等于不理解。在课堂提问中,总会出现学生回答“我不知道”的现象,教师对此往往很无奈。很多教师虽然清楚有些学生可能只是不想回答该问题而不是不会,可又担心继续追问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只好到此为止,或停止提问,或转向其他学生。当学生认为回答“我不知道”要比回答错误有更大的好处(比如可以避免同伴的嘲笑和教师的讥讽),而且课堂上已经形成说“我不知道”的氛围时(即学生大都会在课堂提问时回答“我不知道”),学生就会更倾向于说“我不知道”。

二、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宽松的学校与班级氛围。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越来越在意外在标准对其的评价;二是在课堂上遭遇提问尴尬的次数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多。这两点都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分不开。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更倾向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成员们相互信任、支持,不需要担心说出个人看法后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后果(如丢面子、受到嘲笑与批评等),所以更勇于、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要想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少批评、多支持,少对人、多对事,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增强学生的情绪安全感,提高其参与意识。

(二)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找学生回答,而要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低级的事实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两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增加到三至五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问题,成就感会明显增强等。需要注意的是,等待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常,很多学生思维会开始游荡,偏离课堂提问。

(三)应对“我不知道”回答的策略。针对学生回答“我不知道”的原因,除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学校和班级环境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改变这种状况。

1. 重复该问题。当教师感觉学生其实可以回答该问题,可是却用“我不知道”来逃避回答时,一字不变地重复该问题比仅仅消极接受学生“不知道”的反应更有效。重复该问题时,教师应注意不能带有消极情绪或明显的对抗意味,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与焦虑情绪。虽然这个策略有效果,但也需慎重选择。

2. 原意不变。恰当的做法是适当改变原有问题的措辞,这样既没有立即降低问题的难度,保证对全体学生提问的要求标准,而且也能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促使其认真思考该问题,作出尝试。

3. 缩小提问的范围。当重复问题和改变问题的措辞都不能使学生作出回答时,那说明学生真的不理解该问题或只是部分理解该问题,这时恰当地缩小提问范围是合适的。当上述策略都不奏效时,教师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判断:只是他一人不会,还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继续提问其他学生,如果其他学生能正确回答,就继续课堂教学活动,但需在课下为不会的学生单独进行补习,坚持在学习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如果其他学生也不能正确回答,这时教师就要调整教学进度,对该问题涉及的内容进行回顾,以找出学生没有理解的环节,重新释疑,使学生完全理解。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魏庄中心校,临沂,273312)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改善策略课堂教学
关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研究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1:00:01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质量的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14:25
影响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