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2013-04-29 00:44高中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解决对策多媒体教学

高中华

【内容摘要】近年来多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进入了历史课堂,给传统的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旧貌换新颜”。但另一方面,在历史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盲目追求现代化和高科技,无条件地使用多媒体,出现了多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果出现负面效果。本文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总结出多媒体教学中的四大“误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教学误区 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逐渐装备了中小学历史课堂,大大革新了历史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在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历史的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一些“病态”特征,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推行。那么在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误区呢?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对策呢?

二、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四大“误区”

1.重先进手段、轻进步思想

有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就是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学手段先进就体现教学思想的先进。于是他们忽视对历史学科规律的把握,忽视对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含义的理解,忽视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分析,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一种做秀,由“满堂灌”变成了“屏幕灌”。这样不仅历史课堂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新课程理念更无从谈起。

2.重制作课件、轻全面备课

有些历史教师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他们置教学目标、内容于不顾而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课件制作上,大量地搜集课外资料、视频,却忽视对教材图片、文献资料等资源的挖掘;强调课件的精美,却忽视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强调课件的程序化操作,忽视对学生教法、学法的指导。殊不知,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应该建立在全面备课基础之上,而制作课件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备课。

3.追求信息丰富、忽视思维空间

利用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包含的信息量大,于是有的教师把历史课搞得满满溢溢,史料堆积无数,习题漫天飞舞。有时为了讲清一个问题,展示大量内容重复的图片,缺乏对素材的精选;有时设置材料题,字数太多,只能分布在不同的页面,造成学生阅读障碍。如此繁多的资料,在学生眼中和头脑中停留的时间短,使学生目不暇接,理解、分析和消化的时间少,常常会造成教师对着屏幕讲课,学生不停抄笔记而没有经过思考的现象,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倦,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大大降低多媒体教学效果。

4.重多媒体展示、忽视师生交流

一些多媒体课堂只是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也只是做了些“书本搬家”、“习题搬家”的工作,过分依赖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声音的悦耳的现象非常普遍,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教师为了操作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只能拘于三尺讲台,而不能走到学生之中,减少了亲和力,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三、历史多媒体教学走出误区的对策

多媒体教学之所以陷入上述几种误区,主要是因为没有理解现代教育理念,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有鉴于此,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来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改进教学观念

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一堂历史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得到了没有,学生思考了没有,学生成长了没有,而不是关注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备课,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整合课程资源,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2.科学设计课件

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简单、实用和高效的原则,不要单纯追求课件制作的新奇生动,课件内容要简洁、扼要,重点突出,应符合课堂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和合理美观的要求,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切忌喧宾夺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3.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去讲、自己去归纳,教师要注意引导,增强师生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信心。这样学生会不期盼着上历史课吗?

4.注意现代媒体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大多数历史教师生动直观不乏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都能够既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在多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化课堂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历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可见“适时、适度、适当”才是治疗多媒体“病态”教学的良药,历史教师应该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找最佳切入点和时机,设计出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效果明显的优质课件,真正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年轻、更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慧民. 浅谈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J]. 文理导航(下旬),2010(08).

[2] 丁海霞. 浅谈历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 内蒙古电化教育,2003(3):26-27.

[3] 邹军萍. 网络教学也是一柄双刃剑[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12):22-23.

[4] 庞戈芳.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解决对策多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