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荣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而光靠科学课内的探究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不断地拓展科学课外活动,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科学素养对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应该充分利用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家庭科学教育的丰富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共同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家庭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那么,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展那些科技活动呢?1.家长引导下的科技阅读。2.开展为科学课学习活动所做的准备工作。3.开展科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4.开展家庭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调查、改善活动。5.开展儿童的兴趣性活动和探究性活动。6.开展利用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不断拓宽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外科技活动,特别要加强新产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逐步发展为志趣,转为科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课外科技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知识运用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验科学知识、技能的巨大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课外科技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资源,组织小观察、小采集、小种植、小饲养、小调查、小辩论等活动,开展科技讲座、考察活动、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展评、科技兴趣小组,出科技专栏、办科技小报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提高科学教育效果。
三、转变科学课外活动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日常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无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材所安排的所有环节。有时候学生提出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一一进行探究。有时候,课本中所建议使用的实验材料或实验方法刚刚引起学生的兴趣,下课的铃声却在耳边响起了。“同学们在课外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的话会经常挂在我们科学老师嘴边,但如果课外探究没有整体的计划、步骤,没有老师的引领指导,没有有效的成果反馈,那么这只会成为老师的一句口头禅,成为一句空话,课外活动探究也就只是流于一种形式。
科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集实践性、实用性、活动性、技能性,创造性于一体,又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把科学活动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在科学课外活动教学中应转变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从简单地灌输现成的科学结论,转变为指导学生通过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程中要求掌握的科学知识主要内容有: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科学知识形成时的情境与所探讨的问题的关系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实验、分析,从科学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
2、从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揭示自然规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思考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栽培、饲养、制作等操作方法。在科学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从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转变为注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和效果。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有热爱科学的情感,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用自己热爱科学的圣火去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之美(崇高的价值、无穷的奥妙、不断的创新)。让这种美成为一种永恒的魅力,吸引学生不断地参与科学探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与价值,形成认真、细致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灌云县陡沟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