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奕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侵袭性检测治疗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及病原菌构成情况,采取相对于的护理措施以期减少侵袭性感染的发生。结果重症监护室侵袭性导管感染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留置导尿感染(65.32%),其次为气管导管感染(58.29%),造成感染的病原菌最常见的为革兰阳性菌(53.19%)。结论重症监护室各类侵袭性导管监护措施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易引发各类感染的发生,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侵袭性导管;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34-02
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采用多种侵袭性导管进行监测,其可能带来一系列相关感染的发生[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因及护理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住院收治的采取侵袭性导管检测的ICU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性73例,女性55例,年龄26-78岁,平均(59.87±10.53)岁,其中深静脉穿刺置管105例,置导尿管76例,气管导管插管58例,留置胃管46例。
1.2 护理方法:
ICU护理人员应重视室内空气的消毒,在家属探视时间过后,指定时间内进行严格消毒,保持ICU室内空气的清洁性;护理人员应当确保ICU设备与床位的一对一性,避免不同床位之间的器械交叉使用;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洗手,戴无菌手套;定期采集侵袭性导管的分泌物或者血液等做细菌培养,预防性合理使用敏感性抗生素[2]。
1.3 观察指标
1.3.1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所有患者中各类侵袭性导管中发生感染的几率。
1.3.2感染中病原菌比例:
观察所有发生感染的比例中各类病原菌所占的比例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所得结果按P<0.05判断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
重症监护室侵袭性导管感染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留置导尿感染(65.79%),其次为气管导管感染(56.90%),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衡量医院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机体的营养状况较差、免疫功能低下、伴发多种疾病,若护理不慎将直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更好更直接的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采取侵袭性导管监护,如中心静脉穿刺、气管导管、导尿管等。此类侵袭性导管虽然在实时监控患者病情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导致了许多ICU感染的出现[3]。
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接触时间最长, ICU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护理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患者侵袭性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保持ICU空气的清洁是护理首要步骤,必须严格规范家属探视制度,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来人员流动,探视时间结束后应及时对空气进行消毒。若出现重症患者在ICU死亡后,应及时进行单间隔离,避免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4]。同时护理人员对自我也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应严格吸收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时应戴无菌手套。每个患者的个人设备应消毒后指定床位使用,避免不同床位之间交叉使用,定期对各类管道进行细菌培养。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导致院内侵袭性导管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完全不使用抗生素又会直接导致患者严重感染的出现。因此,应正确留取各类培养标本,准确分离病原菌,做到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为了优化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明确ICU不同侵袭性检测治疗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及病原菌构成情况,本次研究选择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感染患者中留置导尿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最多(65.79%),其次为气管导管感染(58.29%),可见这两类侵袭性导管最易引发患者的内部病原菌感染,也是ICU护理的薄弱点。在对所有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后发现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最多,因此在ICU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应优先使用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生素以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松彬,廖冬梅,邓莺ICU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6):686-687.
[2]张明,钱俊英,解建.521例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674-675.
[3]邵陆军,陈国强.静脉导管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4): 513514.
[4]孙瑞珍.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的相关性感染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9): 2559-2560.